本书按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篇考证;另一类为一组考证,按其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新做的考证,另一类为重做的考证。
《增补唐五代文史丛考》中的文章,按其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单篇考证,另一类为一组考证;按其内容,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新做的考证(前人未做过的考证),另一类为重做的考证(前人虽做过考证而有疏误)。所谓一组考证,指对某一作家及其作品所作的单篇考证,有若干条,吴在庆教授将它们编排在一起。如《诗文人名及作年考辨》这部分,马戴四条为一组,赵嘏五条为一组,罗隐十条为一组。这对治文学史者的用处更大。单篇考证,好比一颗一颗珍珠,在各个角落里流光溢彩;一组考证,好比零散的珍珠穿成一朵一朵珠花,更为光彩夺目了。
吴在庆,福建厦门人,1946年7月出生于厦门鼓浪屿。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历史系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著有《杜牧论稿》、《杜牧全传》、《新编宋诗三百首》、《杜牧诗文选评》、《增订注释全唐诗·杜牧集》、《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态与文学》、《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合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才子传校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唐诗大辞典》;点校《九国志》、《南汉书》、《南汉书考异》、《南汉纪》等六部史籍;在《文学遗产》、《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唐代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0多篇。
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 本书特色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壮举。它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绕过的望角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将近一个世...
林下读史 本书特色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好的清醒剂。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工作之余阅读历史的感悟和心得,叙述史实较明晰,阐发议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以史为鉴,...
本书是对李维《罗马史》前10卷的评注。是一本怀古的、品德高尚的共和派手册。马基雅维里在本书中涉及了他关于政治、道德、命运和
这本《加图决策者手册——美国智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第七版)旨在影响美国的国会议员,在削减联邦政府开支、降低税收和减少
我国十年浩劫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本书所涉及问题的是是非,早已十分明了,再谈文中这些批评、见解如何正确和基于善意,而攻击他
宋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全二册 本书特色 《宋史解读(套装上下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典籍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
世界简史 本书特色《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
《轴心时代》内容简介:“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耀千古的时代,是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发端,也是人类精神给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闻的名义Ⅰ:人文观照》内容简介:《新闻的名义》三卷本收入深圳大学新闻系自2013年以来毕业设计中的优秀作品,按照主题分为“
魂失汨罗屈子情-漫说中国历史-08-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孙膑斗庞涓、田单复国、张仪欺楚、屈原投江等著名的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
《人间四月天》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此外,还精选了她谈建筑的三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史》: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此中的原故是很复杂的。**,中西相隔很...
(1919-1949)-近代后编-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
本书从不同的人物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学影响者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他们应对所遇
《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下)》,本书探讨了苏联现代化的曲折之路,总结了其经验教训,全书分八个部分:一、俄国现代化的进程及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
这是一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论史著作。本书以风云四起的秦末为背景,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鸠集传记,增广时闻,有评有
1945年以来的中东 本书特色 中东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汇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于具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错综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和领土矛盾,再...
《阮元山左金石志研究》内容简介:《山左金石志》是清代学者阮元督学山东期间所编纂的一部金石学著作,首次将山东的金石碑刻汇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