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作者:陈江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11-01

评分:4.6分

ISBN:7563362037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亘古而来的、以北极为中心的天文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原型,通过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文化模式、传统环境理论、天道与哲学、宇宙观与思维模式、天体崇拜与民风民俗、天道与文学、哲理与养生等层面揭示出观念信仰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就直面传统、继往开来地创建新文化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深入探讨。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本书特色

本书凝聚了作者近年来研究文化学的心得和文化建设的思考。各章从不同的文化门类出发,以原型理论为核心方法,观照并揭示中国文化演变的诸种现象,为了可读,写得有点散文化。第十二章回顾中国文化选择的过程,探讨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则使全书结束在凝重的思考之中。本书也是探索中国文化演进与建设的尝试,是文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块铺路石子。本书基于亘古而来的、以北极为中心的天文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原型,通过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文化模式、传统环境理论、天道与哲学、宇宙观与思维模式、天体崇拜与民风民俗、天道与文学、哲理与养生等层面揭示出观念信仰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就直面传统、继往开来地创建新文化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深入探讨。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目录

绪论
**章天国世界
——一个神秘的文化原型
**节天的文化含义
第二节天国的框架
第二章天与人
——天人关系流变
**节天命隐显与沧桑之变
第二节“帝”的历程
第三节“天”的再造
第四节历史的凝结
第三章法天而治
——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
**节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节天生血缘
第三节人格与道德
第四章时空宇宙
——天道与哲学
**节阴阳五行臆说
第二节“河图”、“洛书”探源
第三节八卦与天体宇宙模式
第四节天体论争的文化含义
第五章象天设都
——天文观念与中国建筑
**节传统的形成
第二节形式的嬗变
第三节故宫的建筑观念透析
第六章负阴抱阳
——中国传统环境理论
**节风水流派与代表人物
第二节形势宗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理气宗的基本理论
第七章知天必胜
——军机与星占
**节由“初恋”到“结缘”
第二节知天与神机妙算
第八章则天观念的活化石
——天体崇拜与民俗
**节天体崇拜与祭祀风俗
第二节天体崇拜与岁时节令
第三节天国世界与丧葬风俗
第九章养生与修炼
——养生中的传统哲学
**节哲理与养生
第二节道家长生术
第三节房中养生术
第十章诗乃天地之心
——天道与文学
**节俯仰与腾飞
第二节同源同构
第三节文象同源
第十一章字宙蛋的辐射
——宇宙观与思维样式
**节混沌与思维
第二节直觉体悟
第三节理性思辨
第十二章文化传统评价与新文化建设
**节开掘观念与文化传统中的文化资源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传统文化的前景
第四节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节选

三蕴含哲理的物质世界:自然之天
“道德之天”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原始先民对天体自然蕴含道理的了悟
。了悟总结与发现,使之上升为理论,又反过来强化人的心理。此外,中国
文人的心灵,常与自然共振,常在山水中流连,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诱发
创作灵感,产生社会人生的联想。因此,当孔夫子临川视水,触景情生,发
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生慨叹;当嵇叔夜遥想兄弟嵇喜秣马华山
、目送归鸿时,有“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吟咏;陶渊明采菊东篱,悠悠
然望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景象,蓦然领悟人生真谛,产生
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物我两忘境界。
这些触及自然景物的联想,显现了中国人的天赋。具体到天体观照,古
人更是联想丰富。群星与北极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等,都成为观照、吟咏
的对象,并由此升发出形形色色的文化、政治、哲学理论。
浓烈的文化氛围,濡染文人学士,陶冶人的性灵。执著的文化传统,悄
悄然把人们引向大自然的怀抱。在纵情山水,流连忘返的过程中,熟悉了自
然的属性,于是,人们对天的性质有了客观认识的前提。
时至东汉,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季彦去拜见老朋友刘公,恰巧遇上一位
客人送鱼来。刘公很高兴,发感慨说:“天生五谷,给人当粮食,天育鸟兽
鱼类,给人做菜肴。上天仁德,于此可见。”在座的客人大都随声附和,对
皇天上帝感恩戴德。听了众人的话,孔季彦说:“万物的产生,各禀其气,
各有其因,自然而然,并不需要上天的仁德,天也无意生出万物供养人。伏
羲尝百草时,上天并没有给人指示——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为
了获得这些知识,伏羲一天中毒七十二次,然后才知五谷可食。于是,教民
稼穑,人才开始试播百谷。同样,蚊子叮人,蚯蚓吃土,是自然的。是不是
上天为显示他对蚊子的仁慈生了人让它叮,造了土让蚯蚓吃呢?懂得这个道
理,五谷鸟兽并非神明之天为了人的生存而创造,也就明白了。”
刘公和众宾客都相信天有意志,大仁大德,可见天人感应神学观念的普
及深入。孔季彦否认上天有意志、有目的,代表了一种正在发展的新思想。
所谓“新”思想,其实渊源甚远。萌芽期不说,早在战国时期,硕儒荀
子已有了明确的观点。他在《天论》一文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
为桀亡。”荀子强调天体运行自有规律,既不受尧舜这样的圣君贤王所感动
,也不受桀纣这样的暴君影响。战国人有如此卓见,实属难能可贵!荀子笔
下那个有常规的“天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作者简介

陈江风,1953年生,湖南宁乡人。文学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中国文化概论》、《天文与人文》、《古俗遗风》、《汉画与民俗》等专著1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