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谅斋话

贞谅斋话

作者:刘荣升 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6-12-01

评分:4.5分

ISBN:9787543460935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贞谅斋话 内容简介

刘荣升的书房叫“贞谅斋”,挂在他书房里的斋号匾额是由已故著名书法家黄绮先生题写的。这个斋号取孔子《论语》中“君子贞而不谅”之意,故本书名曰《贞谅斋话》。收入本书的作品大多为近两年发表的哲思短章,很多是发在《燕赵晚报》副刊上的《忽然想到》系列文章。与《醒者的呐喊》不同的是,这本集子里每篇文字后面,都缀了一首好玩的打油诗,可谓又多了一景,而且还请人配了漫画,真正的图文并茂。

贞谅斋话 本书特色

刘荣升的书房叫“贞谅斋”,挂在他书房里的斋号匾额是由已故著名书法家黄绮先生题写的。这个斋号取孔子《论语》中“君子贞而不谅”之意,故本书名曰《贞谅斋话》。收入本书的作品大多为近两年发表的哲思短章,很多是发在《燕赵晚报》副刊上的《忽然想到》系列文章。与《醒者的呐喊》不同的是,这本集子里每篇文字后面,都缀了一首好玩的打油诗,可谓又多了一景,而且还请人配了漫画,真正的图文并茂。

贞谅斋话 目录

目录

**辑 文明的代价
甲申感言(之一)
甲申感言(之二)
甲申感言(之三)
被俗化的政治
“人治”与民主
德治的条件
忽必烈的兴亡观
轰轰烈烈花架子
文明的代价(之一)
文明的代价(之二)
“惑世”罪
难找的平等
死人治活人
“小私”与“大私”
民可近,不可下
“推举”的荒唐
服民的标准
民主的本义
第二辑 围师必阙
“新官”与“旧官”
戏说“扯淡”(之一)
戏说“扯淡”(之二)
戏说“扯淡”(之三)
戏说“扯淡”(之四)
戏说“扯淡”(之五)
幼儿不说谎
与猫谋尾
“油”不与“水”斗
伪来伪挡
无偏不易
倒霉的“偶然”
一片假象
大道理与小道理
真呼与假呼
监督的软与硬
“皆准”不准
围师必阙
“小姐”的外延
第三辑 滑稽登场
会“借刀”的人*可怕
借刀杀好人
借刀杀坏人
高级暴力
高级借口
角度问题
大家都……
“飞头国”的传说
滑稽登场
先治无赖
名人效应(之一)
名人效应(之二)
“和为贵”的本义
儒道相通
善循天道
短信随想
消闲与帮闲
直把“幻想”作“理想…
第四辑 祭非其鬼
两句“真理”
“困窘”先生
祭非其鬼
积顺生爱
“推”、“拉”、“溜”
“侵官”之嫌
“意气”难平
各得其所
“一阵子”与“一辈子”
不以一眚掩大德
大师走后(之一)
大师走后(之二)
大师走后(之三)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第五辑 糊涂免灾
求小异,存大同
成全他……
君子与小人
糊涂免灾
一种观念传染病
谁笑到*后
不能“太有我”
“话”随“位”变
读书医俗
书生不“练达”
“书呆子”气
拒绝“阴柔”
谨防“狂热”
“是”与“非”的条件
盗亦有道
割谁的肉
“心正”与“笔正”
性善与性恶
“瘦狗”太多
第六辑 山高天遁
山高天遁
对付“偏执”
脆弱的人性
宠辱不惊
吃亏是福
高尚的“乞人”
慎独
甘愿作鬼
与人“同醉”
真假糊涂
“曲”的妙用
心入化境
八个“未必”
茶壶与茶杯
太要好也是私心
还我头来
避免纠纷
第七辑 艺以人低
艺以人低
“无我”与“有我”
怪与俗
“时文”与“古文”
“烂时文”的功能
好文章的标准
笔之威力
多胆少魂
高人低调
“龙”不生“鼠”
不能“文人相贼”
银样□枪头
轻书重画
交流即较量
谁是“核心”
雅与俗
复兴的氛围
西方阔佬的虚荣
不能没有“野心”
诗以山川为境
无知者无畏
脱去胸中尘浊
后记

贞谅斋话 节选

监督的软与硬
某检察院检察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问我们这几年取得成绩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能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一个重要原因。”常言说得好,“听话听音”,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推想出现在“监督的强度”。按说,国家工作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应是无条件的,不可抗拒的。而从这位检察长的话中可以听出,接受监督却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自觉地”、“认真地”如何如何。若不自觉不认真呢,监督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就成了被监督者如果软下来(自觉),监督就硬起来;被监督者硬起来(不自觉),监督就软下来。不独监督,中国的其他一些事情亦大抵如此。
诗曰:自言自觉被监督,不自觉时奈何如?
法治社会法至上,岂能全赖自觉乎。
“皆准”不准
世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一切都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谁要是发誓创造或者硬性确立这样的理论,是愚蠢而徒劳的。这种做法,其实是私欲过剩。人,一旦将自己看得永远正确,就容不下其他观点的存在和流播。古代圣贤教导人们“无我”、“无私”,可他们又总是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即想把所有人的脑袋据为己有,这正是人类*大的私欲。起初,我国战国时代思想界的百家争鸣名副其实,可以后却有了条件,逐渐演变为汉代的独尊儒术了。更以后呢,百家争鸣只是以观念的空壳存留于世。有些东西,只有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实际意义。
诗曰:在天灵者地不灵,南方行者北不行。
规矩六合有同异,人同事同理不同。
围师必阙
看《孙子兵法》,看到卷七的《军争篇》,其中有一句说:“围师必阙”。细细品味,意甚隽永。它的本意是,打仗时如果包围了敌人,应围其三面,阙(同缺)其一面,为的是给他留一条生路。我们知道,打仗的目的是消灭敌人,赢得*后的胜利。既然是这样,为何还要给敌人留一条生路?我想,那原因,仁慈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不致人于必死之地,不使其坚守阵地,拼死顽抗。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虽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和悲剧,但未免把事情做得太绝。赶尽杀绝不是明智之举。
现在看来,这句话仍有其积极的意义。这个意义,不仅局限于军事方面,它对所有社会生活方面,几乎都有指导作用。这个意义和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切勿把事情做绝,要给别人留出路,要给自己留退路。坏事做绝,当然不好,好事“做绝”亦未必佳。在一个系统内,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做了,别人做什么?权力都握在一个人手里,别人岂不成了摆设?《菜根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这个涉世极乐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与围师必阙,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曰:话到舌尖留半句,得理仍需让予人。
鱼满网时须割网,围师必阙益子孙。
“小姐”的外延
有消息说,现在再也不能用“小姐”称呼年轻女子了,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小姐”就是妓女,就是“鸡”,称人家“小姐”,就是骂人。好端端的一个“小姐”,被糟蹋成人人躲避的“瘟疫”,以至成为“三陪女”、妓女的专用名词,实在可惜。与此相似,在某些地方,官员们的权威性和信誉度也大不如以前了,据说由于官员队伍里出了那么多贪官污吏,弄得人们不清哪是好官,哪是贪官了。民间有一个判断清官与贪官的标准,即:被逮住的是贪官,逮不住的就是清官。这未免有点以偏概全,不能全信的。
诗曰:小姐称谓本高雅,而今好词被糟踏。
谁识街巷良家女,难辨贪墨与清雅。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