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篇幅不大的书,但又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在这本书中,培根广征博引,涵盖了人们所能想到的一切知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学、哲学、神话、宗教、伦理、天文、地理、民俗。有的篇目是专论,如建筑学之“论建筑”篇,植物学之“论园艺”篇,法学之“论司法”篇。是作者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培根论人生》是作者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培根论人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培根所作。在这本书中,培根广征博引,涵盖了人们所能想到的一切知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学、哲学、神话、宗教、伦理、天文、地理、民俗。有的篇目是专论,如建筑学之“论建筑”篇,植物学之“论园艺”篇,法学之“论司法”篇。
书摘论死亡人们害怕死亡,就像儿童害怕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而且儿童听到的故事越多,其天生的恐惧也就越大,人们对于死的恐惧亦复如是。当然,把死亡看作是罪孽的报应和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旅程,是圣洁而虔诚的,而把死亡看作应向大自然进贡的贡品而惧怕之,则是软弱的。然而在宗教的默想之中,有时却混杂着虚荣和迷信。在某些托钵修会修士的禁欲书里,你一定会读到这样的话:人自己会想到,如果他只不过是指头尖受到挤压或者折磨,那是多么痛苦,因而他也会想象到,当死亡之时,整个躯体都腐烂了,消解了,那又是何等的痛苦。而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中,死亡的痛苦要小于一个肢体所受到的折磨:因为维持生命的最重要的器官,并不是感觉最敏锐的器官。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是一个人:仅仅以哲学家和凡人的身份说的:“使人们害怕的。是死亡的装饰品,而不是死亡本身。”(Pompa mortis nlagis terret quam mors ipsa.)呻吟声和抽搐以及变了色的面孔,朋友们的哭泣,黑色的丧服和葬礼以及诸如此类,都表明死亡是可怕的。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头脑中的每一种强烈情感都并不软弱,而是都足以压倒和控制对死亡的恐惧;因而,既然一个人的身边有这么多的侍从能够打败死亡,那么死亡也就决非如此可怕的敌人了:复仇心令人战胜死亡,爱令人蔑视死亡,荣誉感令人追求死亡,悲伤令人飞向死亡,恐惧令人全神贯注于死亡。不仅如此,我们还在书中,读到,在奥陶皇帝自杀以后,怜悯(这是最温柔的感情)导致许多人死去,而这又仅仅是出于对他们的君主的同情,以及要做最为忠实的臣仆。不仅如此,而且塞内加还把挑剔和厌倦增加了进去:“想想吧,同样的事情你做了多么长的时间:不但勇敢的人和不幸的人会想死,而且厌倦的受害者也会想死。” (Cogita(tuamdiu eadem feceris:morivelle,non tantumfortis,autmiser,sedetiamfastidiosuspotest.)一个人尽管可能并不勇敢,也不不幸,但仅仅是因为对反复做同一件事情感到厌倦,也会想死去。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出色的人的身上,死亡的到来所造成的改变是非常之少的,因为他们似乎到最后一刻仍是依然故我。奥古斯都,凯撒,死的时候说了一句赞美的话:“永别了,利维亚,要记住我们的婚姻生活,活下去吧。” (Livia,congiugii nostri memor,vive et vale.):按照塔西佗对提比略的说法,提比略死的时候仍然掩饰自己的感情:“提比略的体力迅速衰退,但他作伪如故。”(Jam Tiberium vires et corpus,non d
培根(l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从政,历任国会议员、国王顾问、大法官等要职。主要著作有《伟大的复兴》《政治和伦理论文集》。
培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鸣锣开道者。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他对经院哲学的科学观和传统逻辑思维方式的批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中国佛学研究史 本书特色梁启超所著的《中国佛学研究史》包括的文章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观、佛陀时代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佛教与西域、又佛...
论语辨惑 内容简介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两千五百年来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论语》成书之时,印刷术尚未发明,全靠一代一代的学人辗转传抄,...
人生哲学讲义-方东美作品系列 本书特色 方东美作品系列 (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方东美先生演讲集》,《生生之德》,《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华严宗哲学...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梁漱溟所著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共5章,分别对中国、印度、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
《今日如何读新约》是一本当代新约研究力作。在英语世界的一流大学广泛被采用为基本教材。《今日如何读新约》展示了当代新约研究
瑜珈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是学佛修持者首要必读的典籍,是印度戒贤大师专为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包括了从开...
伏尔泰经典文存 内容简介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博学精深,才华横溢,一生探索人生道路的真谛,坚决彻底地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因而也遭受了...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比方说,为什么在史前时代,我们跟世界各民族走着相同...
不朽圣像100-天使报喜 内容简介 玛利亚是天主教会的圣人。她社圣受孕,以纯洁的处女之身生下耶稣。因此,耶稣没有原罪,经过受难,替人类赎罪。而神圣受孕,对玛利亚...
2008-汉藏佛教美术研究 本书特色 《汉藏佛教美术研究2008》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8-汉藏佛教美术研究 内容简介 《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是国际...
修学缘起法 本书特色 《修学缘起法》收入作者赵均府的八篇文稿:《略谈“缘起法”》、《胜解性空》、《浅谈“如实观照”》、《再谈“如实观照》、《谈谈如何修学佛法》、...
《易经》应指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本经,而不应包括战国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但是,在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如《
基督教先驱的受难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前,基督教脱离犹太教的母体而生。拉比学者保罗是基督教的立论者和守护者,却又是犹太教的叛徒。这种双重身份预示了基督教不会守在本...
哲学修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提高哲学修养的通识性著作,全书以中西方哲学史为背景,对哲学基本理论从元哲学、哲学的历程、物质本体论、辩证方法论、能动反映的认识...
透过佛法看世界-给寻找答案的人 本书特色自从《次第花开》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了解希阿荣博堪布,并通过短信、微博、邮件等方式向堪布提出各种在生活及佛法修行...
善恶的彼岸 本书特色《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晚期的重要著作之一。就这本书,尼采曾说:“这本书从根本处讲乃是一种现代性批判,包括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甚至也包括现代政治...
谈修养 本书特色 《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谈修养》由二十余篇文章组成,涉及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
孟子·仁者思辨 内容简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新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十年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本书特色 郭建宁主编的《十年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与争鸣(精)》从九个方面对1956-1966年当代中国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