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唐君毅先生继《原道篇》后,论中国哲学史之作。盖明道之后,必然成教;用哲学话语来说,也就是本体论之后,须用工夫论,唐先生即依此意,定本书为《原教篇》。
在内容上,本书是从北宋儒学写起,由宋初三先生(胡安定、孙明复、石介)之讲《春秋》与《易》,目的在建立一理想政治与民族文化,以对抗佛老;然后有邵康节之象数与周濂溪之太极,立人道以通天道,下开张横渠、二程、朱子、象山、阳明……直至清儒。其中有关气、理、性、情、心、良知等问题,唐先生均有论述,阐释透彻,特别对学术史上之大事— —朱陆异同问题,作了细致分疏,指出朱陆各有知行两面,而王阳明之知行合一,虽不同于二者,但思路其实是从朱子之工夫论转出。见解深刻,不同前人。读者官细着。
**章北宋之儒学发展之方向
一宋儒之经学与义理之学
中国学术,历南北朝至隋唐之佛学之大盛,中国政治,历晚唐五代之乱、北方夷狄之患;而有宋代之儒学之复兴,以树华夏文教之统之一大运动。由宋至明,历六百年之久,而宋终之于元,明终亡于清。此整个言之,似仍为一大悲剧。然自其中之学者所表现之明道、守道、辨道、殉道之精神,及其由此精神而有之对中国学术之发明言,则又精光四溢,通于千百世之上,亦通于千百世之下,而无所谓悲剧者也。
大率吾人本哲学观点,以论宋明儒之学者,宜以周濂溪为始。其故在濂溪乃以立人极为宗,而直承易传中庸之旨,以上希孔颜之学,为后世所共推尊。然欲言宋学之渊原,则与其前或与濂溪并世之儒者之学,亦不可
一笔抹杀。而由学术史之眼光观之,宋代之儒学,亦次第发展而成。此亦当先加以通观也。
宋学之初起,乃是以经学开其先。在经学之中,则先是春秋与易之见重,然后及于诗书之经学;再及于易传、中庸、大学,及孟子、论语等汉唐人所谓五经之传记;终乃归至于重此传记之书,过于重五经。此则始于
周张之重易传、中庸,二程之重编大学、并重论孟。伊川遂言“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二程遗书二十五);乃有朱子之编订论、孟、大学、中庸,为四书。后之学者重四书,而忽五经,更不重汉人唐人之注疏。直至明末清初,如顾亭林等,乃再重之。至宋学初起时所推尊之先贤,则初为唐之韩愈、文中子,更上及于扬雄。司马光、邵康节尤尊扬雄。邵康节以皇、帝、王、霸言政,以秦汉以来之政,皆承五霸而来。苏轼乃讥扬雄为以艰深文浅陋。张横渠理窟自道篇,乃以扬雄王通不见遭,韩愈只尚闲言辞。二程更贬汉唐儒者,谓荀扬非韩愈所谓大醇“而是大驳”(遗书十六),又谓“韩愈之学华,华则涉道浅”(二程遗书六)程子于文中子之“古之学者聚道”之言,则谓“道如何聚得”?
……
本书详细地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进行了解释与评论,是第一部哲学意义上对“第二批判”的评注。作者从批判哲学的整体框架之内审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 本书特色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仍在进行,只是多了几分沉稳和冷静,对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功...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最终和最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
《导读》内容简介:本丛书将包括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选题以近代以前的名著为主,适当选取入若干已有学术界评的当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英美语言哲学概论 目录 前言导论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哲学的性质和任务**节 从谘明到描述第二节 从肯定本质结构到否定本质结构...
听林清玄讲禅意 本书特色 写给都市大忙人的心灵解压书在如诗如画般的语言里悟到生命真谛放下羁绊,跟随林清玄先生展开一段人生之旅,重遇曾经的自己听林清玄讲禅意 内容...
周易卦爻辞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详细越密的材料,首先考证论述了《周易》本经及十翼的来源、作者以及撰作时代问题,持论平允,有说服力,并立足于《周...
八卦与健康 本书特色 《八卦与健康》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挖掘八卦本身的生命健康知识,通过对八卦易理进行生命健康角度的诠释,指导现代人的身心健...
人的宗教(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
黎明前的呐喊-鲁迅语录 本书特色 1.了解大师的“后楼梯”,*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本。2.大师如海,只取一瓢,这里是*精确的提炼。3.用大师箴言编织的新公民读本。黎...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第3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张祥龙编著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
东方戏剧美学 本书特色 东方戏剧美学是一块神奇的处女地。她以婀娜多姿的身影将东方戏剧艺术诱入美的神圣殿堂。读者或观众徜徉期间,豁然发现古代东方人失常生活的高超能...
心经新诠 本书特色 “五四”以来,极端唯物论和文化西化论的盛行,摧毁了国人固有的家国意识、宗教意识和人文传统,华夏成为一个文化流浪的民族。何新的《新诠》源于中华...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 本书特色 梁启超所著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学者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叙述明清以降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
伊斯兰教-问不倒的导游 本书特色 “伊斯兰”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层意义,既可以指宗教,也可以指思想体系、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文化或文明形式。“伊斯兰”系阿拉伯...
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通过反思与还原,以呈现原本的庄子美学。在悉心研读庄子文本和系统考察庄子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方深入辨析,...
经幢是唐代发展起来的以镌刻佛教经文为主的石柱建筑。在唐代,经幢所刻大多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是释迦牟尼佛为解救善住
西西弗的神话 内容简介 《西西弗的神话/西方哲理译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哲学论述,包括“荒谬的理论”“荒谬者”“荒谬的创造”“西西弗的神话”和“附录”这几篇,...
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 本书特色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
律宗大义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制戒因缘、律藏的结集和形成、戒律在中国的弘传和发展、佛教戒律概述、佛教戒律原理、重戒守律振兴佛教六章。律宗大义 目录 总序**章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