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中观哲学

藏传佛教中观哲学

作者:[美]伊丽莎白·纳珀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12-1

评分:8.9

ISBN:9787300067582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伊丽莎白·纳珀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及威斯康星大学,后在新泽西州华盛顿镇的藏传佛教研究中心随原籍西伯利亚卡尔梅克的蒙古族格鲁派学僧格西·望杰(Geshe Wangyal,1901-1983)学习,并在弗吉尼亚大学的佛学课程取得博士学位。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研究的缘起
第二章 《广论》总览
第一节 《广论》撮要
第二节 “止住”(奢摩他)与“慧观”(毗钵舍那)
第三节 宗略巴讨论的脉络
第四节 宗喀巴如何研究传统
第五节 一致性的原则
第三章 经籍诠释
第四章 宗喀巴的论证
第一节 历史进程
第二节 四宗义的“所破事”
第三节 谁在挨批
第四节 宗喀巴的论证
第五节 胜义抉译
第六节 四句破
第七节 破四门生
第八节 结论
第五章 宗喀巴与现代诠释者(Ⅰ):不及派
第一节 龙树作为一个宗教家
第二节 辨别“所破事”
第三节 中观不外是破斥其他系统
第四节 中观是反正理的
第五节 中观是“语言批判”
第六节 宗喀巴的立场
第七节 共同的理解
第八节 语言分析
第六章 宗喀巴与现代诠释者(Ⅱ):过尤派
第一节 “分别”是“所破事”
第二节 中观抉择所破斥的世俗有
第三节 中观无“见”
第四节 中观不立宗
第七章 宗喀巴与现代诠释者(Ⅲ):其他议题
第一节 “正理”的角色
第二节 空性的状态
第三节 “道”的结构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总结:空性与戒行
附录1 当代西方的藏传佛教哲学研究1980-2005
附录2 迦举派八世噶玛巴·弥觉多杰与格鲁派的中观诤论

· · · · · ·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纳珀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及威斯康星大学,后在新泽西州华盛顿镇的藏传佛教研究中心随原籍西伯利亚卡尔梅克的蒙古族格鲁派学僧格西·望杰(Geshe Wangyal,1901-1983)学习,并在弗吉尼亚大学的佛学课程取得博士学位。

精彩摘录

宗喀巴的智性宗教态度被称为“经院佛学”,其系列特点如下:(1)智性对体验的引导与节制,特别表现在比量(闻、思二慧)与现量(修所成慧)之间的因果关系;(2)智性对文本传统及权威的节制,表现在理证优于经证;(3)诸法的真(空性)、俗(缘起)二谛都是现、比二量的所量境,觉悟或解脱需依上述认知为必要条件;(4)对智性,尤其概念思维的一致性或不矛盾性的承担与维护,并强烈抗拒托辞“无分别、吊诡、不可说、不可思议”纵容反智,坚持广泛使用比量从事概念分析及命题推论;(5)对载负思维与智性的符号系统(即语言)在宗教解行中所担当的角色持积极的肯定态度。

——引自章节:第一章 导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