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虚实、营阴阳——砭术与补泻学说
中医防治疾病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整体平衡”,即我们的身体在阴阳
、虚实、寒热、表里等方面是一个和谐的、平衡的整体。如果平衡的某一部
分被外来因素所打破,如气候、饮食、劳逸等,病(邪气)就会乘虚而人,人
就会不舒服,就会生病。而中医治疗的原则就是恢复原有的平衡,进而调动
身体的“正气”,驱除身体里的“邪气”,只有这样“病”才能痊愈。
那么怎样才能使已经生病且不平衡的系统重新恢复原有的平衡呢?经络
的双向调节功能和中医的补泻学说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黄帝内经》中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的补泻原则。其具体应用于砭术疗法就是:在正确地明辨病因、循经取穴后
,运用一定的砭术手法去调整体内血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等,而不是
盲目、机械地在某一经络、某一穴位施术。
补泻得当,事半功倍。补泻相反,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补泻应用在砭
术治疗保健上有以下几点原则:
轻重补泻:施术手法轻扬,为补。施术手法沉重,为泻;
热冷补泻:砭石温热,为补。砭石寒凉,为泻;
徐疾朴泻:施术时快起慢收,为补。慢起快收,为泻;
顺迎补泻:顺着经络的方向施术,为补。逆着经络的方向施术,为泻。
一般说来,凡是补法可以增强某些人体的机能,适应于各类慢性疾病,
凡属阴证、虚证、寒证等常用之;反之,凡是泻法可以抑制某些人体的机能
,适应于各类急症、进行性炎症,凡属阳证、实证、热证等常用之。
如同是胃痛,实证用泻法施术足三里穴,可使胃弛缓,用于胃痉挛;对
虚证要用补法施术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用于胃动力不足。当然,由
于虚实证不同,尽管都是足三里穴,但采用手法不一样,一个用泻法,而另
一个用补法。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补泻之法在理论上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棘手。如想得心应手
,非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使之出神入化。
人体经络走向,可详见本书第八章。
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砭术通经络
经络本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运行气血、濡养脏腑,以使人的各部分肌
体正常、健康地运转。
但是如前所述,由于经络及所运行气血有肉眼不可见的特性,所以这一
作用不大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其实经络就好像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一样,
联系着全国的每一个城市,是负担运送各种物资的通道,以保证城市的正常
生活。如果在某一处发生了交通事故,一段高速公路被堵塞中断了,该城市
所需要的物资无法运达,想要前往的人也无法到达。需要运出的东西无法运
出,想要出去的人也无法离开。那么这个城市正常的平衡必然被打乱,整个
城市乃至全国也如同生病一般。
经络之于人体也如是,假如人体的经脉畅通无阻,气血能顺利并充足地
营养着五脏六腑,及时地吐故纳新,人体百病不生;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
畅,脏腑得不到必要的营养,以及废物不能及时地排泄,就会导致人体阴阳
失衡,百病丛生。所以说经络不可不通。
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由于人体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发
或气滞、或血瘀、或寒、热、湿邪凝滞,以至经络不通而导致的部分肌体病
变,进而产生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这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
不管部位、痛因如何,凡是新病疼痛或疼痛急性发作,一般多属实证,
表现为剧烈疼痛,而且痛而拒按;久病疼痛一般势缓,痛而喜按,多属于虚
证。
无论气滞或血瘀、实证与虚证等,砭石疗法的重点是将经络理顺、打通
,调理人体内部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其机理作用是通过以下方式
实现的:
1.活血理气,祛瘀通塞
凡疼痛的地方肌肉必然紧张,凡肌肉紧张的地方必然也会产生疼痛,其
二者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如果我们解除了肌肉的紧张,疼痛也就相应的减轻
甚至消失,病变部位也可逐渐愈合。
施术时,砭石的良性刺激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促进局部的组织
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同时,特殊材质的砭石(如泗滨砭石,见第四章)
本身就有提升肌肉组织温度,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所谓“气为血帅、血为
气母”,气虚则血行不畅,血行不畅又阻碍气的运行。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了
,血液循环加快了,被阻隔的“气”也就通顺了。
血流气通,经络顺畅,病变消失,疼痛也随之消除了。
2.调整特定部位的信息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每一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包括生物
电以及各自固有频率等。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
变化,而该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砭术疗法通过不同方式的刺激而作用于体表,将包含一定能量的生物信
息,打通经络并通过经络系统传递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
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治疗作用。而病变部位的恢复正常,也使整个
经络系统和全身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P36-38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是王朔继《致女儿书》之后推出的新作,也是他复出后推出的首部长篇小说。一个叫做方言的人自杀死亡了,没有
比较诗话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论比较诗话学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价值;诗话;诗话学;东方诗话与儒家文化;东方诗话与佛教文化;阿拉伯诗学与伊斯兰教文化;东方诗...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本书特色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早的较为完整的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了从阴阳...
现代文学研究论衡 内容简介 收在这个集子中的20篇文章,前10篇写在北京读书及河南大学工作期间,后10篇写在清华工作期间。作者*初写作学术评论,是以锻炼个人的学...
英文原版5-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 内容简介 Lemukl Gulliver,a surgeon on a merchant ship...
生物化学-第2版-(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 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第2版)》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专题医药...
解构批评探秘 本书特色 郭伟著的《解构批评探秘》既是探索解构批评的奥秘,同时也是探索文学、批评、理论的奥秘。毋宁说,对“耶鲁学派”的述评乃是一个契机,本书意欲借...
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文库》是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丛书》之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组编的又一套学科建设丛...
反洗钱法-以案说法-46 目录 **章 总则1.1 反洗钱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1.2 反洗钱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1.3 反洗钱义务主体是谁?采取什么措施履行反洗钱义...
高等中医助学助教丛书:中医外科学 本书特色 此套高等中医助学考系列丛书包括以下十三门课程,即: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医内科...
云的上面是天堂,天堂的天空也有云吗?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知道,前方某处,将会有人给我一个拥抱。《走向春天的下午》描绘了
文艺学的民族传统 目录 总序自序上篇:文艺创作理论“神思”——中国古代的艺术想象论“感兴”——中国古代的创作灵感论论意境的美学特征“意得神传,笔精形似”——论神...
中国兔子德国草(2) 内容简介 还不满十二岁的爱尔安·顾早在前几年已成为中国武汉市一家报纸的专栏作家。武汉在中国**大河长江的中游,顺着长江汉关钟楼,那报社就在...
1995-2005-跨世纪文学-精神向度与心灵困惑 本书特色 张志忠所著的《跨世纪文学:精神向度与心灵困惑(1995-2005)》从跨世纪文学的价值选择入手,不...
和声与变奏-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历史嬗变 本书特色 《和声与变奏: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历史嬗变》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声与变奏-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历史嬗变 内容简...
世说新语艺术研究 内容简介 运用文体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 志人艺术、叙事艺术、语言艺术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影响,作了系 ...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 本书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是人文译丛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 ...
曹雪芹:从太虚幻境到武陵溪 本书特色 《曹雪芹:从太虚幻境到武陵溪》从自然观的角度研究曹雪芹,对《红楼梦》中的物质文化内容、对《废艺斋集稿》的残稿内容进行崭新的...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史学通论(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促生了中华教育的圣地;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规范了中华学子的心路;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强化了...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热血豪胆-巴顿 目录 **章殷富之家第二章西点受训第三章初露头角第四章远征欧陆第五章告别坦克第六章热血与豪胆第七章火炬计划第八章北非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