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的真相

制药业的真相

作者:安吉尔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4

评分:7.4

ISBN:978730307936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药物价格的上涨,药品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各种药品的推陈出新,这些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多么骇人听闻的秘密?玛西娅·安吉尔(Marcia Angell)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工作了二十多年,对制药业日益腐败的现状很有发言权。

在本书中,安吉尔大胆而尖锐地披露了以欧美制药巨头为主导的全球制药业的惊人内幕,并且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改革建议。她目睹了制药公司由肩负着“研发和生产有用药物”使命的机构,逐渐蜕变为巨型的市场营销机器,它们对医药研究,教育和医生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以作者的研究和案例为基础,娓娓道来,对一个几乎失控的行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涉及了许多我们熟悉的大型欧美制药企业,包括辉瑞、强生、默克、诺华、罗氏、阿斯利康等。由于药品与面纱,因此该书在北美地区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并登上《纽约时报》和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相信书中的很多事实和观点对中国读者同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玛西娅·安吉尔博士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前主编,现在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系就职。她是健康政策和医药伦理领域内知名的专家,并且是一位对医疗保健系统直言不讳的批评家。《时代》(Time)杂志将她提名为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二十五人之一。

精彩摘录

1980年,RonaldReagan的当选可能是大型制药公司崛起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里根政府不仅在政府政策上而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大力促进商业发展。随着这种政策导向,公众对财富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那之前,人们对巨额财富的态度还有些不屑。你可以选择致富,或者选择做正确的事,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同时做到这两点是很难的。这一信念在科学家和其他知识分子当中尤其强烈。他们可以选择在学术界过一种舒服但是并不奢华的生活,寄希望于能够进行最尖端的科研,或者他们可以选择“下海”,做那些不是十分重要但是报酬优厚的工作。从里根时期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逐渐改变了论调。有钱开始变得不仅受人尊敬,而且近乎是一种美德。商业竞争中有“赢家”也有“输家”,赢家富有被认为理所当然。二战以来不断缩小的贫富差距,突然又开始扩大,但如今差距巨大。

——引自第3页


这一结论在国家卫生研究所赞助的一项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大型实验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实验中的一组人服用安慰剂,其中29%的人在三年内患了糖尿病。而第二组服用一种叫做二甲双胍(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畅销药Glucophage的通用药名)的药物,他们的情况略好些,22%的人得了糖尿病。但是,第三组人比前两组的结果要好很多。他们实施了适当的饮食控制和锻炼计划,只有14%的人得了糖尿病。换句话说,控制饮食和锻炼比药物好得多。但是,用节制饮食和锻炼代替药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我们早就被制药公司的广告套牢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更愿意去服用Glucophage。另外,保险公司可不为控制饮食和锻炼计划服务。

——引自第123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