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鬼”的纠葛

“人”与“鬼”的纠葛

作者:[日]丸尾常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6

评分:8.4

ISBN:978702005536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丸尾常喜,1937年出生于九州熊本县人吉市,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到大阪市立大学拜增田涉教授为师研究中国文学。增田涉30年代游学上海时,一度成为鲁迅家的常客,请鲁迅讲解创作与小说史,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增田涉除了翻译鲁迅的小说、杂文与《中国小说史略》之外,还撰有《鲁迅传》、《鲁迅的印象》等,成为日本翻译并研究鲁迅的前驱者之一。因深受恩师影响,开始了鲁迅研究的学术生涯。攻读硕士课程期间,由于父亲病故,家庭经济不支,他不得不辍学,回到故乡在一家中学任教,但鲁迅研究一直没有放弃。有一年假期旅行途中,在一个小站下车休息之际,忽然听到广播里通知他速去北海道大学。原来是著名学者伊藤漱平教授看了他的鲁迅研究的论文,聘他去北海道大学任教。1990年,同样是由于特出的鲁迅研究业绩,丸尾常喜在招聘中胜出,就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不久兼任文学部教授。在东京大学任...

()

作者简介

丸尾常喜,1937年出生于九州熊本县人吉市,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到大阪市立大学拜增田涉教授为师研究中国文学。增田涉30年代游学上海时,一度成为鲁迅家的常客,请鲁迅讲解创作与小说史,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增田涉除了翻译鲁迅的小说、杂文与《中国小说史略》之外,还撰有《鲁迅传》、《鲁迅的印象》等,成为日本翻译并研究鲁迅的前驱者之一。因深受恩师影响,开始了鲁迅研究的学术生涯。攻读硕士课程期间,由于父亲病故,家庭经济不支,他不得不辍学,回到故乡在一家中学任教,但鲁迅研究一直没有放弃。有一年假期旅行途中,在一个小站下车休息之际,忽然听到广播里通知他速去北海道大学。原来是著名学者伊藤漱平教授看了他的鲁迅研究的论文,聘他去北海道大学任教。1990年,同样是由于特出的鲁迅研究业绩,丸尾常喜在招聘中胜出,就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不久兼任文学部教授。在东京大学任...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死后每七天举行诵经拜忏的仪式。最初的七日叫“头七”,接下来是“二七”、“三七”…第四十九天称“断七”,这些仪式总称“做七”。“做七”基于“十殿阎王”的信仰:死后灵魂在冥府每七天进一大殿一第一殿秦广王,第二殿楚江王,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经四十九天过了前七殿之后,从第八殿到第十殿转轮王,分别为死后百日、一年、三年。游历完毕,方能投生。投生之早晚,由生前罪之轻重来决定。在绍兴一带,“头七”之外,最受重视的是“五七”,这段时间进第五殿一阁罗王殿,登“望乡台”遥望故乡亲人。这一天全家人应汇聚一起,在柩前守灵。

——引自第18页


“窃书不能算偷”,关于这句话,有一种说法认为,从前曾经有过为了进学即使偷书也不为耻的习惯,孔乙己就是中了这种毒。这大概是一种近于日本的“盗花人”的感觉吧,偷书者也可以叫做“雅贼”。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把应该叫“偷书”的行为故意换成一个大家不能懂的文言词“窃”,用以遮掩自己的丑行。恐怕实际上这一措辞于这两者是兼而有之吧。在这里如果不嫌穿凿附会的话,那么,可以举出《日知录.窃书》。在这部书里,“窃书”是指著书中的剽窃。晋代以后有人把他人的著作妄称为自己的著作,到了明代,剽窃行为横行,顾炎武忿而斥之:“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或者孔乙己把自己的偷书装模做样地叫“窃书”,与顾炎武所说的有某种未曾料到的暗合吧。

——引自第59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