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李欣頻的創意學

推翻李欣頻的創意學

作者:李欣頻

出版社:方智

出版年:2007

评分:8.1

ISBN:978986175061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繼排行榜首、熱賣33刷的暢銷書《14堂人生創意課》後,

李欣頻以更高的視點,找出啟動創意風暴圈的方法!

十二層的人生終極且不退流行的創意學,涵括

「憂鬱創意學」、「夢境創意學」、「巧合創意學」、「杜拜創意學」等完整概念。

推翻李欣頻的創意學。

創意→創造→創世,不退流行的12層終極創意境界。

創意速度太慢,意念成真的創世法,才能瞬間改變遊戲規則!

各界名人齊聲推薦:詹宏志、南方朔、詹偉雄、王立文∕文:李欣頻

像是洞窟冥思或功夫修煉一樣,李欣頻的新<創意學>(但書名被她倒過來取了)尋求的境界,一層推向一層。後一層推翻前一層,卻又包容前一層,峰迴路轉,曲折離奇,深得辯證思想之趣,令人目眩神迷。這本書寫得創意十足,也禪意十足,不僅剝開創意真相,也示範創意思維本身。 ──詹宏志推薦

李欣頻這書從低階的「創意」始,到高階的「創世」終,天馬行空,意興遄飛,其實所談的就是那最終極的創意心靈和創意人生。──南方朔

作者简介

政大廣告系畢業。政大廣告研究所碩士。

曾任廣告公司文案、誠品特約文案

宏?數位藝術中心特約文案創意。

廣告作品包括:

中興百貨、遠東百貨、誠品書店、誠品商場、宏?數位藝術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台新銀行玫瑰卡、台北藝術節、鶯歌陶瓷博物館、加利利旅行社、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聞處、統一企業、台灣大哥大簡訊文學獎……等。

曾為聯合報、自由時報、明日報、廣告雜誌、香港ZIP雜誌、皇冠雜誌、TVBS周刊、ELLE雜誌、MEN’S UNO雜誌、北京費加洛雜誌…..等專欄作家。

台灣科技大學、中原大學、台北大學、青輔會、成功大學、學學文創…….關於廣告、創意、創作、出版課程之兼任講師。

連續四屆廣告流行語金句獎評審、誠品文案獎評審、南瀛獎動畫類評審、董氏基金會大學築夢計劃決選評審、TWNIC第五屆網頁設計大賽決選評審委員。

2004年數位時代雜誌選為台灣百大創意人...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套句《重新想象:激荡年代里的卓越商业》作者TomPeters的问法:消费者愿不愿意把你的品牌,刺青在他的身上?也就是说,最完美的版本早在创作者的心中,而不在别人的建议或看法里: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只要一心一意听自己、专心完成自己就好,不必理会别人说什么。一旦你看到了那终极的版本,你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将它完成,其他的杂音完全不必理会,因为那些都是路障,接下来,听自己的导引就行了。眼前每分每秒发现的新世界——唯有重新生出感官,才能让麻木已久的敏感度恢复,这比我之前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中提到的要多看电影、多看书、多看表演更重要。因为若感官坏死,再多的刺激,也只能引起极少量的反应;若感官敏锐了,只需要一点点的刺激,就会有很大的反应动作(此时就只需看关键性的书、关键性的情报、关键性的表演与电影,就能产生极大的转化力量),所有的创造,透过简单的一吸一呼,都能每分每秒精彩发生——每日虚拟死亡的练习,能让自己从昏迷指数3到8,这是人生终极创意第一层必须恢复的状态。虚拟死亡,是我更新自体创意系统非常重要的方法:在面对不同的广告个案时,要先把原有的自己杀死,舍弃原来的思考框架,彻底进入新案的原初生命子宫中,连接新的脐带,引进新的养分,直到胎儿顺利生下来,作品离体诞生为止。每日虚拟死亡的练习,可以再次审视此生的一思一言一行,让自己更觉察到这些微小的意念、情绪、行为,对于往后的影响是什么、影响有多大,有助于增加在生活中的敏感度,以及推理力。从别人角度再次体验事件,有助于很快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比我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中提到以主角、对手的角度去经验电影更具效果,而这也是让自己的生命根须,向下深耕到人类共同血脉的途径。一旦连接到了人类共脉层,从此处所生长出来的创意或是创作,其感动力会瞬间无碍地超越人种、国界、语言、性别、年龄...

——引自章节:不仅是创意,也是人生的重塑


当你过得很匆忙,每天必须与人大量交谈时,这样的高速生活会让你的思考、言语进入无意识的自动反应系统,久了就会麻木。所以每日的reset变得非常重要,就像定期清洗机器,除了“keepwalking”外,最重要的还要“keepquiet”。无论是在等车、洗澡、睡前,每日请至少留20分钟的全然独处的宝贵时间,不要讲话或是接打电话,彻底地安静与放松,听舒缓的音乐,或是看心灵相关书籍,思考今天一整天的收获与启示是什么。每周则需要有半天或是一天的独处全静日,也就是说,安静的时间越多,能量恢复得也越完全,就比较不会有虚耗殆尽的情形发生。这部分,可进一步阅读《聪明才智:以创意回应当下》的后记:透过静心找回聪明才智。想象自己原本是一无所有的流浪汉,现在突然继承了这个空间、这些事物、这些关系、这些钱财,自己一样一样地清点打扫,一一检视自己拥有的,就不会再把焦距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就能惜福般满足地感激生命、善用资源。

——引自第18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