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作者:史应勇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年:2007-01-01

评分:4.8分

ISBN:9787807520290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内容简介

郑玄是中国古籍整理的奠基人,现存的多部儒家经典,都是经由郑玄之手,才得以定型并传世,其功甚伟。 本书主要尝试在以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如:郑玄是两汉经学的巨擘,世人称之为“经神”,人们甚至“宁道周孔误,讳闻郑服非”,他对儒家经典的总体认识到底如何?再如:郑玄的三礼体系到底是在怎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相关度?如何把这种体系的形成放在当时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加以认识?又如:郑玄通学到底呈现了怎样的学术观念取向?为何东汉以来早巳有了今古兼采的学风,唯独郑学实现了“小统一”?又如:郑王之争这场学术公案到底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史的意义?对于这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作者都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本书特色

郑玄是中国古籍整理的奠基人,现存的多部儒家经典,都是经由郑玄之手,才得以定型并传世,其功甚伟。本书主要尝试在以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如:郑玄是两汉经学的巨擘,世人称之为“经神”,人们甚至“宁道周孔误,讳闻郑服非”,他对儒家经典的总体认识到底如何?再如:郑玄的三礼体系到底是在怎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相关度?如何把这种体系的形成放在当时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加以认识?又如:郑玄通学到底呈现了怎样的学术观念取向?为何东汉以来早巳有了今古兼采的学风,唯独郑学实现了“小统一”?又如:郑王之争这场学术公案到底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史的意义?对于这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作者都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目录

**篇历史背景
**章 郑玄之生活背景及其著述
一、平民出身
二、志在读书
三、游学全国
四、学成回乡,先注纬书与三礼
五、注《论语》、《毛诗》、《尚书》
六、避地徐州注《孝经》
七、临终注《易》
八、其他著述
第二章 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郑玄通学形成之前瞻
一、关于今文经、古文经的问题
二、关于今文经师法、家法的衍变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
四、通学导向的形成及其流布
第二篇 研究史
第三章 论郑学地位的跌落
第四章 清代郑学概述
一、郑玄及其经学地位重新抬升
二、汉学中的尊郑派
三、汉学中的客观研究派
四、郑著佚文之辑录
五、郑玄年谱之撰著
六、清儒对待郑玄信纬的态度
七、晚清今文家笔下的郑玄
八、结语
第五章 近百年郑学研究述略
一、民国时期的郑学
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郑学研究略述
三、近年台湾地区及日本关于郑学的研究
四、小结
第三篇 郑玄通学新探
第六章 妖妄的“六艺”观来自谶纬
一、六艺图所生
二、图谶学兴起的背景
……
第七章 郑玄三礼体系的形成及其内容
第八章 “整百家之不奇”——析郑康成如何平衡群经异说
第九章 传世《孝经》郑注的再考察
第四篇 郑、王之争
第十章 现存郑玄、王肃经注比勘六种
第十一章 郑、王之争的文化史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作者简介

史应勇,1965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临河县,汉族。1986~1989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斯维至教授攻读先秦史方向硕士学位,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7~2001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朱维铮教授攻读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学位,200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34批资助金资助。目前供职于江南大学(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发展研究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