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浓硫酸把武芳变成了"鬼",惨绝人寰:1988年4月26日,悲惨之夜。
大门敞开,多人参与施暴,集体围观不救。
司法机关办案不力,开脱罪犯,蹊跷环生,案件久拖三年不决,只因涉及一个副市长的二公子和陕西"精神文明"典型烽火村。武芳忍受强烈的身心痛苦,三年告状不辍。
市人大副主任拍案而起,怒斥"惨无人道",行使人大干预权力,一名罪犯被诛,一名罪犯判刑。
武芳仍然不服,认为还有参与犯罪过程的嫌疑人漏网,以超常的毅力,八年不懈伸冤。武芳由生而"死",由"死"而"生",其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奇迹,令人惊叹。烽火村好恶鲜明,厚葬罪犯,厚待罪犯家属,武芳被迫流落他乡。
硫酸毁容毁身案揭开了一段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作者从八年武芳案追踪到烽火村四十余年历史的追踪。
关于"记录历史"/卢跃刚
一个村庄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甚至一起重大的刑事案件,没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一个村庄都有这种可能。烽火与其他的村庄不同的是,它有一个非同小可的人物,有一段长胜不衰的历史,一个人和一段历史在这块土地上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种气氛酿成了武芳的悲剧,居然能把如此重大恶性又如此简单明了的案件的情节和细节瞒住,并决定了武芳案的现状。仅仅把眼光盯在案件上--虽然搞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仅仅去追踪犯罪动机并对犯罪原因作出一般性的社会解释--虽然犯罪动机和社会原因的探寻是武芳案重新调查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武芳案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对王保京和烽火村的历史清算便不可避免了。
王保京和烽火村发迹的历史,基本上是一个浮夸和弄虚作假的历史。清算过程中,*让我迷惑不解的是,撒了弥天大谎,一屁股屎,反而可以理直气壮地从历史走向今天,看那架式,还将光辉灿烂地走向未来。所以,对王保京和烽火材的历史考察,主要是围绕着与产量的浮夸和弄虚作假及其政治文化背景展开的。
当地人印象深刻的是1958年"大跃进",王保京大会小会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小麦15万"。除了烽火人,当地一般人并不知道奠定了王保京和烽火村政治基础的两次虚假产量:1952年玉米丰产地亩产玉米1200斤,1954年亩产玉米1500斤"零十三两";不知道王保京的署名文章中声称可以亩产粮食240万斤。在那荒诞的历史断面里,农民领袖要在政治台面上立足,受到当权者垂青,要害不是提供一系列说法,虽然关键的时候提供说法也很重要,要害是"产量"。注意,不是"丰收",而是"产量"。"丰收"的含义清楚,而"产量"可以有歧义。"产量"后面再跟上"科学试验",便可以蒙人唬人,便可以产量高而不丰收了,便可以永远在一亩三分地里抓革命促生产、革命(精神)生产(物质)双丰收了。科学试验,"科学"穿着神秘的衣服,"试验"又装扮成了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模样,解释起来,进可攻,退可守。
这种把戏蒙农村人不行,蒙包括记者和作家在内的城里人绰绰有余。当然,有些记者和作家不是被蒙的无辜者,而是怀着不同的动机自愿加入了蒙人帮闲的队伍。产量高才会丰收,他们之间有牢不可破的逻辑关系。官员们天天教农民们如何种庄稼的时候,经常出现两个概念:一是"提高单产",二是"增加复种指数"或"增加复种面积"。就是为了提高产量,"夺 取粮食大丰收"。王保京和烽火村*精妙绝伦的经验,是长期把"产量"与"丰收"的逻辑关系截然断开,或者是在媒体上混淆这两个概念,即使不丰收,也能获得荣誉,也能获得社会的普遍尊重。许多农民出身的官员绝对清楚里面的诀窍,不点穿罢了,各取所需罢了。
这是一场聪明人的聚会,一场聪明人的交易,一场聪明人的默契。
烽火村自助餐开始了,人们端着盘子各取所需,川流不息。烽火村自助餐丰盛而长久,是一桌场面浩大的流水席,从50年代一直吃到90年代。
"产量"是烽火村政治合金量很高的关键词。考证烽火村的产量"纪录"构成了本书主要特征。跨度整整45年,近半个世纪!产量就是一系列数字。我以往对数字充满了厌恶。然而,当我进入烽火村的数字世界时,内心充满了发现奇迹般的快乐。每一组数字仿佛就是一组会说话的历史画面。一个个阿拉伯字母仿佛就是一个个絮絮叨叨的小精灵,不厌其烦地给你讲述过去的故事,给你一页页翻开真实的历史。亩产粮食240万斤的豪言壮语便非常隐蔽地埋在了1958年王保京一篇署名文章的尾巴里。《陕西日报》的编辑也算是没昏了头的高手,既不张扬,也不得罪浮夸的时代,便那么冷冷地处理了。看得见就看,看不见就算。要是有人叫真儿,说陕西人"保守",便可出示证据反驳:"保守?我陕西人浮夸全国**!"换了湖北、河南、河北等浮夸风厉害地区的报纸便可能大炒特炒,便可能出现这样的标题:
"青年农民科学家王保京说:粮食亩产可达240万斤!"
《烽火春秋》的作者对数字也相当敏感。《烽火春秋》的考证具有颠覆性:1952年玉米亩产1200斤"纪录"不确,只打了800多斤;1954年玉米亩产1500斤,可是玉米过秤时"不干"。作者显然对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了如指掌,对烽火村的情况了如指掌。我的调查考证与《烽火春秋》结论基本吻合。
后来,我甚至把枯燥数据的考证过程并在书中展示考证过程当作了审美过程。这种做法对于一些读者来说是非常残酷的。读到这些数据时,没有耐心的读者完全可以跳开。
历史线索便这样连接起来了:从1952年玉米亩产1200斤到1995年产值和税收弄虚作假,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反右,反右倾,"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评《水浒》批投降派、学小靳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我们发现,烽火村的历史像一个发育完整延续性极好的地层剖面,每个时代层面都能找到烽火村的"标准化石"。
我敢断定,这是独一无二的。
在如此大的历史跨度下解剖一个村,由一个村的历史进程来看一个社会的历史进程,通过一个微观点的考察,"一叶知秋",来把握和描述整个社会历史演进的过程,难度可想而知。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社会力量的介入,乡村社区生活的延续既是一个超稳定的静态复制过程,又是一个口授心传的过程,事过境迁,以往的社区生活痕迹渐渐淡忘消解,*后便丢失了。烽火村不同。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检索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三家报纸,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好生了得!
我们要感谢王保京对政治的敏感和对媒体功能认识的早熟,更要感谢媒体近半个世纪时烽火村坚持不懈的关注和宣传,这种关注和宣传依年代在我们面前展开时,白纸黑字,很容易把我们带进烽火村几十年的生活,使我们可以能见度很高地观察烽火村的历史。所以,为王保京和烽火村建立一个"媒体报道编年史"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我认为,这部"王保京和烽火村媒体报道编年史"是本书有机的扩展和补充,为文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研究和认识烽火村提供了可能,也为认识特定时期媒体的社会功能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我把报告文学的文体和社会功能有意识地扩展了。工作量巨大,但是值得。
这涉及到了报告文学界长期模糊不清的一个问题,即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报告文学首要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在我看来,首要的社会功能与新闻一样,是"记录历史",选择历史和社会矛盾*激烈、分量*重大、影响*深远的现象、事件或人物来记录历史。这是由非虚构义作的真实性原则决定的。真实包括情节细节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台湾把报告文学叫做"报道文学",就是用文学的眼光和方法报道新闻事实,比"报告文学"的定位更准确。首先是"报道",其次才是"文学","文学"的余地非常有限,"文学"的价值非常有限。不能本末倒置。任何打着"文学"的幌子玩儿虚的玩儿飘的,哗众取宠,任何打着"主旋律"的幌子回避矛盾回避现实的闪烁其词,都可能严重损害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都可能严重损害报告文学的社会批判精神,从而失去现实和历史的价值。不能想象,一个作家离开了中国社会多灾多难的大转型大变迁背景进行写作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我们不能离开我们的生存处境写作。
我们不能避重就轻王顾左右而言他。
我们应该是也只能是历史的一部分。
灯灭了,门开着。武芳看见院子里有许多人。他们仿佛是来参加一场盛大的宰杀牺牲并供奉牺牲的聚会。武芳拼命想跟着王农业扑向门外,王茂新却在后面紧紧地抱住了她的腰。武芳朝门外伸出双手挣扎,早已等在门外的人紧跟着进来了,抓住她的两只手往里推。进来的人"是一个膀大腰圆的短头发女人"。
此时,她离门回只有一步之遥,离屋外的人们只有一步之遥。屋子里一片漆黑,门外院子里却是白天一样u亮。她在呼喊,她在求救,她相信全村的人都能听见她凄厉的喊叫声,但是没有人理她……她被扳倒了……王茂新在踢她的头……王茂新在踢她的腰……胖大女人骑坐在她的肚子上……胖大女人摁她的头,俯身咬她的脸……武芳衔住了胖大女人的手指头,"心里恨得想把它咬断,但是不敢"……不敢?她今天难以理解,当时为什么不敢。他们早就对暴力的后果不管不顾了,而她却要担心后果。软弱,无助,恐惧?或许心底深处还有那么一丁点希望?……她在地下侧脸一望,门仍然开着,院子里影影绰绰仍有许多人,灯光极度眩目。这灯光令人恐怖。这灯光令人惊悸。这灯光令人厌恶。这灯光令人绝望。本来她多么想扑向她的怀抱,让她来解救她,让她来温暖她,让她来照亮她的前途……她的心被这灯光一片一片撕碎了……屋里的暴力与黑暗此时已和屋外的光明沆瀣一气……一股液体冲着她的脸倒下……液体接触到皮肤的一刹那,是那春天的夜空满飘而至的清凉幻觉,转瞬便是疯狂的烧灼,刻骨铭心的烧灼……啊!硫酸!王茂新说过他带了硫酸!……一瓶浓硫酸!……硫酸流进了她那美丽的眼睛。
--武芳的母亲说:"我四个女儿芳儿长得*好看。她那双眼睛好像永远在笑。"--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给人的灵魂开了两个玲拢剔透的窗户,十分匀称地镶嵌在人的鼻翼两旁。世间万物有多少美丽的景象通过这两扇窗户摄进记忆啊!此刻,那"永远在笑"的灵魂正在迅速地消解、溃烂。硫酸分子在眼眶里肆无忌惮地渗透、扩散、弥漫,摧残着人身上*精妙绝伦的部分,摧残着人身上*美丽的部分……"啊!……救命啊!……妈呀!……你咋不来救我呀!……"……屋外屋内的人没人理她,没人在乎她……她本能地用手护住眼睛,使劲揉眼睛,结果却是更猛烈的烧灼……硫酸在不断地倾倒……硫酸又向她那茂密乌亮、每次梳洗时都像黑瀑布一般奔泻而下的长发扑去……硫酸分子贴着颅骨的曲线蔓延,毁灭性地动摇着头发的全部基础。如同刚刚铺就便要揭走的人工草坪……头颅在燃烧。头发在燃烧。她的意识已被烧成了一片空白。她的脸在剧烈地溃烂,变形……硫酸扑向耳朵,耳朵便像蚕食桑叶般地没了……"妈呀!……你咋不来救我呀!……"……撕心裂肺的嚎叫,唤来的不是妈妈,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帮凶!……她的抵抗如同她的面容,已被彻底摧毁了。但是罪恶并没有停止……除了屋里的两个凶手外,又有人进来了……又有人进来了!……她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有人脱她的外衣,把她的毛衣往上掀……有人解她的裤带,把她的裤子往下扒……有人脱她的袜子……硫酸倒向了乳房,然后倒向上腹部、下腹部、大腿根部…… 后经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诊断:
1.硫酸烧伤头、面、颈、胸、腹、背、臀、双上肢、右下肢,烧伤面积23%,具呈三度烧伤,伴颅骨烧伤。
2.双眼角膜烧伤后混浊(右眼部分恢复视力)。
3.右耳廓烧伤后缺损。外耳道烧伤,鼓膜穿孔。
4.右手背伸直肌健部分缺损。
眼前的情景,真是不忍描述:大片颅骨烧伤外露,左眼失明,右眼几乎失明,右耳已烧成了一个"焦枝",乳房烧毁,右手残废……
卢跃刚, 1958年出牛,四川人。中国青年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
小 说:《潮地》《雾域》
报告文学: 《创世纪荒诞》/ 《超越世纪:性艺术在中国》 /《关广梅现象回顾》 /
《辛未水患》 /《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 /《以人民的名义》 /《春天里的神话》 。
《乡村八记》 /《在那酒神徘徊的地方》/《在底层》
报告文学 《创处纪荒诞》获1988"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奖;《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获《中国作家》1990-1992优秀报告文学头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首届"中国报告文学奖",《时代潮》1993全国纪实文学特等奖;报告文学《以人民的名义》获《当代》1993优秀报告文学奖,《当代》1988-1996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华文学选刊》1992-1996优秀报告文学奖;《藤崎一年》获《青年文学》1989-1992青年文学创作奖。
《梁实秋散文》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梁实秋先生的文学功底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本书特色 别林斯基说:“普希金是**个偷到维纳斯腰带的俄国诗人。”所谓“维纳斯腰带”,指的是文字创作的奥秘。本书就是探讨这个奥秘的专著,...
当代国际诗坛-4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国际诗坛选集之第四辑。全书共分“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专辑”、“天空与星座”、“帕米尔之声”和“国际诗坛动态”四个栏目。...
荧光增白剂实用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叙述了荧光增白剂的概念、增白原理、命名、分类、合成技术、商品化加工技术,在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待业中的应用及加工配方...
中国当代文学图志 本书特色 杨义曾在文章中指出:“书名‘图志’,是我们探索写文学史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意味着另辟蹊径,切入文学史的独特侧面……从一个特殊的视角,透...
胡文彬谈红楼 内容简介 其实在我看来,读《红楼梦》、从事《红楼梦》研究,毕竟不同于商业广告,大可不必用“风情万种”或“火药味...
赞助,中间商促销案例大剖析 本书特色 本书以商场业主的心态、消费者行为来探讨*合宜的直销策略,具体分析赞助慈善、体育及其他活动的实际成效。精选广告实例包括:嘉士...
雨果写《钟楼怪人》时的住所,海明威跟费滋杰罗相识的咖啡馆,乔治·奥威尔当洗碗工的饭店,王尔德跟新婚妻子度蜜月的旅馆,加缪、
《希尼三十年文选(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已出版文论集《专心思考》《舌头的管辖》《诗歌的
西风落叶 本书特色 《西风落叶》是许渊冲先生有关翻译理论和实践文章的合集,集中阐述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如“三美”“三之”“三化”等,并辅有大量践行此翻译理...
王沂孙词新释辑评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沂孙全部词作六十四首。断四句,以编年为序编排,并对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注释。全书收录了自宋元以来到晚清时期历代名家的评...
陈素从农村考到大城市想改变人生的命运却遇见了王峻,他的人生也改变了。霸道专一的小攻,迷糊可爱的小受,温馨平淡的生活,流水帐
明清传奇史 本书特色 本书展示了传奇戏曲在明清两代由萌生到衰变的全过程,因此是传奇戏曲的一部分完整的生命史。广义的传奇指民间说话所讲述的各种奇异故事。狭义的传奇...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本书特色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樊骏先生曾提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的问题后。这个命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
健康白皮书 内容简介 简介详解健康四大基石,点拨健康长寿秘诀。本书切合健康四大基石的内容,全面介绍了饮食、运动、心理调适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系...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罗念生全集(第五卷) 内容简介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文学翻译家。本书罗念生全集第五卷,收的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从古希腊文用新诗体全...
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 内容简介 1930年3月2日,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北四川路窦乐安路中华艺术大学二楼召开成立大会。在所有出席会议的盟员中...
吴晗画传 内容简介 全书文字简述了吴晗的一生,图片有二百多幅,内容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吴晗本人的经历与生活。但一个人在世间的生活不是孤立的,有亲属、有朋友、有同事,...
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废名.张爱玲.施蛰存研究 本书特色“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是国内**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 ...
锦书来 本书特色作者从读者做起,选取现已公开出版的梁启超、胡适、钱穆、冯友兰、萧红、费孝通、林徽因、本雅明、以赛亚伯林、夏洛蒂勃朗特、黑格尔等四十余位中外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