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结构上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分为医学心理学导论、心理健康及标准、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常见医学心理问题;以及临床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五篇。**篇主要介绍什么是医学心理学,为什么学习医学心理学,怎样学习和如何把握医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及主要理论学派,从而使学生适应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第二篇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第三篇介绍应激状态下,对机体的影响及心身疾病治疗原则。第四篇介绍常见的异常心理不良行为、病人心理及医患特点。第五篇主要介绍如何进行心理评估,以及在评估基础
本教材编写的宗旨在于使用案例式教学,并按照这一新的形式编写医学心理学教材。在系统地传授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提高学生应用医学心理学理论来认识和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总结原有教材编写经验,对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和结构进行了改革,力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处理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各章节知识点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同时精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以便提升读者学习兴趣,并从中受到启迪。
建筑给水排水 本书特色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近几年有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作了阐述和介绍。主要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热水、建筑中...
侦查程序被害人权利保护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规范分析方法,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视角,对侦查程序运作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有助于读者深入分析刑...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本书特色 李浈编写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第3版) 》以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主要结构性匠作为 重点,系统地论述了传统建筑匠作工...
作品目录蘅塘退士原序蘅塘退士孙洙简史一、五言古诗二、乐府三、七言古诗四、乐府五、五言律诗六、七言律诗七、乐府八、五言绝句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作品目录第一節 已傳授下來的(traditum):歷史的負擔 第二節 應傳授下去的(tradendum):未來的挑戰 第一章 相遇 第一節 尋找
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使社会体害...
1.“恰到好处的青春!”跃动青春,快乐与幸福常在!一部让你快乐无比的校园青春物语!无数读者感动到哭的美好故事。2.日本漫画大奖第3名!奏响温暖无数人的青春共鸣。...
❤日本 #MeToo 运动引导者伊藤诗织的首本散文随笔集,将自己的内心解剖给每一位愿意倾听她的人;❤篇首收录《致中国读者》,回忆《黑箱》出版后的中国之旅,热烈致...
《品质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品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品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提升品质管理水平的重要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本书以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概貌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为总论,按不同建筑结构和规划的特点,对中国古代土木建筑、都城规划、建筑外...
迩多,策展人,创意、策划。出生于云南,文学硕士。混迹广告、当代艺术、媒体、影视行业。曾出版《余兴派对》等。
作品目录第一回 诸葛亮江夏借兵 张翼德代理军师第二回 保子民刘泌殉难 战曹将玄德遇险第三回 张翼德两次救驾 赵子龙初冲当阳第四
冯骥才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
2006-2010-当代中国铁路信号 本书特色《当代中国铁路信号(2006-2010)》记述了2006-2010年中国铁路信号事业的发展进程,系统介绍了技术政策...
松谷美代子,1926年生。儿童文学作家。自1951年《变成贝的孩子》获得“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以来,其作品曾先后获得过“国际安徒行奖”、“红鸟奖”、“日本...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582来华,此后二十八年一直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晚年曾将其在中国的传教经...
西子绪晋江文学城亿万积分作家。文风轻松逗趣,擅长刻画热血反转的情节、真挚细腻的情感。著有《不离》《寒剑栖桃花》等。
戴尔·卡内基(1888~1955),美国著名演说家、作家和教育家,是国际著名的励志大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民家庭。中学和大学时代,他积极参加辩论俱乐部的活动...
柳宗悦(1889—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就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时,开始察觉生活中民艺品的实用美学,提倡“用之美”,并开始收集、研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