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态审美论

文艺生态审美论

作者:盖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7-01-01

评分:5分

ISBN:9787010064321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文艺生态审美论 内容简介

《文艺生态审美论》将艺术审美与现代生态学进行学理性的整合,以生存论为切入点,致力于在生态系统结构与生命共同体中探讨文艺的生态审美问题,并从中认识人的生态性生存问题。《文艺生态审美论》从生态审美存在论、生态审美思维方法论、主客体生态艺术结构论、生态审美价值论以及自然审美、环境审美、文艺的生态审美创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逻辑地运演至未来的生态文明的构成并表现对“大美”之境的畅想。

文艺生态审美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生态美学”的专著,书中从生态审美存在论、生态审美思维方法论、主客体生态艺术结构论、生态审美价值论以及自然审美、环境审美、文艺的生态审美创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逻辑地运演至未来的生态文明的构成并表现对“大美”之境的畅想。

文艺生态审美论 目录

引言生态审美“合法性”一、生态觉醒的必然性二、生态亲和的包容性三、绿色追寻的功能性四、自然审美的基础性五、文艺审美的启示性六、人文智慧的关怀性**章诗意与澄明:文艺生态审美构成论第二章文艺生态审美存在论第三章生态审美思维与方法论第四章主客体生态艺术结构论第五章生态审美价值论第六章自然生态艺术审美论第七章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艺术审美论第八章生态艺术一审美创化论第九章未来探求:走向“大美”之境后记

文艺生态审美论 节选

nbsp; 序
山东理工大学以文学院为依托,于2002年末成立了“生
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体现了学校在学术研究上的前
瞻性。中心成立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
目前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态美学丛书》(共五本)。这是迄
今我所知道的一个科研机构在生态美学研究中所集中出版的第
一套丛书,从其覆盖面来说,既有韩德信教授论述生态文艺学
产生的必然性的史论式的论著,也有盖光教授有关“文艺生态
审美”的专论,还有岳友熙博士的“生态环境美学”、张艳梅
博士等人的“生态批评”、王立等人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
外文学作品”。在立论上,则主要凭借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
事实证明,生态、审美与人文三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在当代生态
存在论“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中才有可能,而在传统的
“主客二分”的在世结构中,三者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哲
学理念之由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的转变,成为当代生态美学与
生态文艺学成立的前提。我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当代
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生态美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历经13年
之久,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迄今为止已经召开有关学术会议
七八次,出版专著10余部,有10多名博士生进行这方面的研
究,有的已经写出博士论文并答辩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大约有
4个与之有关的项目获得立项。目前,生态美学的发展面临着
许多有利的条件与良好的机遇。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目
标的确立、“以人为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都为我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开拓了现实的空间;从国际学术
界来说,生态美学于20世纪中期产生以后,在人们越来越体
认到环境问题对于人的生存威胁倍加严重之时,包含生态美学
在内的各种生态理论日益勃兴。如果我们将1950年海德格尔
发表《物》一文,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作为其开端,那
么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作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寂静的
春天》的发表与1978年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
诗学”概念则是生态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伴随着生
态批评成为“显学”,20世纪90年代“环境美学”得到长足
发展。2006年,国际美学学会会长、荷兰美学家海因兹·比兹
沃德在我国参加学术会议时指出,当前艺术美学、生态环境美
学与生活美学构成了美学的热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
们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正是对于国际美学发展的一种呼应。何
况,我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无论是儒家的
“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善待众生”
等生态智慧,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成为我们构建当
代生态美学理论与进行中西对话的宝贵财富。
当然,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仍然处
于建构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特别是对其特有内
涵的探索更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生态美学理论形态更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但生态美学的发
展很可能是我国美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但愿山东理工大学
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与文学院的同行能在丛书出版的
基础上再接再厉,在生态美学理论的严整与完备上作出更多努
力,为我国这一新兴学科生长点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使
其逐步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
响。
当年,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
时邀请我加盟,我也欣然同意,曾经有幸去参加过几次活动,
但终因杂务繁忙没有尽责,深为遗憾。现在看到该中心与文学
院的同行写出系统的丛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实感欣慰,所
以写了以上的话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同行共勉。
曾繁仁
2007年3月lO日
于济南六里山下

第五章生态审美价值论
生态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在于自然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共生
及其权利的认同。共生指涉生态价值的本源,权利认同创制自
然对于人类生态性生存状态下的价值结构。简单地说,价值本
身应该是属人的,是由人对对象认同前提下表现出来的需要与
满足需要的关系;生态价值是由人对自然生态及生命共同体的
价值认同与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生态价值认同不同于
人类中心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因为这必然得自于人类与自然互
生、共生条件下的价值体验。生态审美价值功能呈示必然要追
问生命的自由,寻求气之氤氲、阴阳弥合、刚柔相济的价值意
义,并艺术化地诠释生命多样性的共生共荣、和谐圆融、互惠
互利。
**节 自然与精神:生态审美价值基础
自然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意义上看,
存在着自然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自然价值对人的生存和永续
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
既可以满足肉身肌体的需要,也可以满足精神体验的需要。人
是能够从事精神活动的生命体,人的精神价值并不是与生俱有
的,而是建基在自然价值基础上的人类精神大厦。自然价值和
精神价值实际上构筑了生态审美价值的两大基础。
一、自然价值与生态审美价值
在我看来,自然价值的精神作用和意义及其对人的精神需
要的满足更多的是自然的内在价值,或者说,是自然对生命的
作用、意义及目的的内在运行机理,是人对自然的这种价值意
义的评价。我们所讨论的生态审美价值是从自然价值那里汲取
的,更多的是自然价值的内在机能,也是我们常说的“无为自
然”的价值。
1.天然自然价值与生态审美价值
天然自然是本源存在的自然,是未经人改造的自然。从天
然自然的外在价值方面说,它作用于人的物质肌体的活动,满
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永续性;天然自然的内在价值主
要体现在天然自然存在的意义所引发的人们对其进行的价值评
价。从审美活动说来,审美中的生命体验性不仅受益于天然自
然的外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这种价值体验所作出的审
美评价。
首先,天然自然构成生命体存在的自然价值基础。天然自
然是审美主体作为生命体存在的自然价值基础,天然自然*基
础的价值意义莫过于成就生命共同体,成就人的感性肉身之
躯,为多样存在的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滋养,满足生命体的
活力生成,为生态审美体验提供物质需要,促发其精神一心灵
体验的能量。天然的自然价值能量发挥的程度,不仅决定着人
的生命质量与能量的发挥,同时还决定着主体的艺术与审美能
量发挥的程度。同时,这又是一个循环,即人的主体审美能量
的发挥,直接促动着人的生存质量的提升以及获取生态生存的
*佳途径,人的生存质量的提升又可以推进天然的自然价值能
量的*优发挥。
其次,天然自然是审美活动存在的自然价值基础。天然自
然是艺术生态审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其源泉价值
不仅仅是直接奉献其物质实体的有形存在,而更多的是希求艺
术生态审美主体从中汲取其未出场的“隐蔽的东西”,获得无
形化、精神性及生命体验的滋养。即便是对出场的、有形的物
质实体,在艺术生态化的审美体验中,不过是起到媒介的作
用,如阳光的明媚、月的清澈、水的灵性、海的浩淼、山的高
迈、松的稳重、荷的洁净、竹的韧性、石的刚性与怪异、马的
狂放、牛的稳健、虎的雄健等等。在其融入审美活动中时,它
们更多的还是被剪取、提炼与转换而为主体所用,或者是润化
到主体的生命机能中,主体主要是截取自然物象所蕴聚的生命
精神,并且与人类所祈望的那种精神品质,进行生态审美化的
合成。

文艺生态审美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盖光,男,1956年10月出生,山东烟台人,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
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
讲授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比较
美学、生态美学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其中15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