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道教-(全译彩图本)

儒教与道教-(全译彩图本)

作者:韦伯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07-01-01

评分:4.5分

ISBN:9787802085251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儒教与道教-(全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历史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论述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即“城市、君侯与神”,“封建俸禄制国家”,“行政管理与农 业制度”,“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第二部分论述中国社会正统的价值体系——一儒教。韦伯认为中国的士人阶层“无疑是中国的统治阶层”,他们所代表的正统的价值体系就是儒教,儒教“纯粹是俗世内部的一种俗人道德”,“它只不过是为受过教育的士人确立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的一部大法典”。第三部分“道教”。韦伯认为道教受到儒教的排斥,在中国被视作异端。不过,韦伯认为道教和儒教尽管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同样信奉传统主义。
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若干有利的客观条件,但*终未出现资本主义的变革的原因。韦伯认为,中 国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 资本主义,是因为缺乏一种宗教伦理可以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的杠杆。不管是道教还是儒教,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杠杆。

儒教与道教-(全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历史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论述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即“城市、君侯与神”,“封建俸禄制国家”,“行政管理与农 业制度”,“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第二部分论述中国社会正统的价值体系——一儒教。韦伯认为中国的士人阶层“无疑是中国的统治阶层”,他们所代表的正统的价值体系就是儒教,儒教“纯粹是俗世内部的一种俗人道德”,“它只不过是为受过教育的士人确立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的一部大法典”。第三部分“道教”。韦伯认为道教受到儒教的排斥,在中国被视作异端。不过,韦伯认为道教和儒教尽管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同样信奉传统主义。
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若干有利的客观条件,但*终未出现资本主义的变革的原因。韦伯认为,中 国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 资本主义,是因为缺乏一种宗教伦理可以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的杠杆。不管是道教还是儒教,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杠杆。

儒教与道教-(全译彩图本) 目录

编译者语
马克斯·韦伯 传略
童年时代
求知
重返柏林
学者风范
变故
永远的博学家
韦伯年表
儒教与道教
第1章城市、君侯与神
货币制度
城市与行会
同近东比较的君侯管理与神明观
中央君主的卡里斯马大祭司地位
第2章封建俸禄制国家
分封制的世袭卡里斯马特征
重建官僚制的统一国家
中央政府与地方官
徭役与捐税
官员俸禄与税收包干
第3章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
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军队制度与王安石的变法试验
对农民的财政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的影响
第4章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没有资本主义的依附关系
宗族经济与祖宗崇拜
宗族组织
乡村自治
经济关系的宗族制约
法律的世袭结构
第5章士等级
士的文化政治特征
《诗经》《春秋》与孔子文化精神
科举制度的历史及演变
儒学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中的地位
士的等级特征
君子的儒学教养
官员的威望
经济政策观点
士与独裁制和宦官的持久斗争
第6章儒教的处世之道
官僚制与教权政治
自然法与法律逻辑形式的欠缺
缺乏自然科学的思维
儒教的本质
儒教的入世性
礼的中心概念

经济信念与拒斥专门人才
孔子的思想
经典的意义
正教的历史发展
早期儒教的悲歌
儒教的和平主义本质
第7章正统与异端(道教)
中国的教义与礼仪
隐居修道与老庄
神秘主义的实际结论
正统与异端的学派对立
道教的长寿术
道教的历史发展及文化特征
巫术的理性系统化
道教的伦理
佛教在中国的一般地位
中国正统与异端伦理的传统主义性质
中国的教派与异端迫害
太平天国起义
发展的结论
第8章儒教与清教
两个标准和教派
儒教的现世性和不渝的巫术传统
中国人的民族素质
无处小在的礼仪
儒教的社会伦理
清教的得救理论
儒教与清教的伦理比较
两种伦理精神之分析
资本主义发展的比较结论
述评:韦伯与《儒教与道教》
伟大的社会学家
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韦伯笔下的儒教与道教
韦伯命题与中国命题
当代学者对韦伯“命题”的反思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