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作者:[美] 熊彼特(J.A.Schumpeter)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1979

评分:9.1

ISBN:301723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目录:

导论

初版序言(1942年)

第二版序言(1946年)

第三版序言(1949年)

大步进入社会主义

第一篇马克思的学说

前言

第一章先知马克思

第二章社会学家马克思

第三章经济学家马克思

第四章导师马克思

第二篇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吗?

前言

第五章总产量的增加率

第六章似乎合理的资本主义

第七章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第八章垄断的做法

第九章禁猎期

第十章投资机会的消失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文化

第十二章倒塌中的围墙

Ⅰ.企业家职能的过时

Ⅱ.保护层的毁坏

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结构的毁坏

第十三章日益增长的敌意

Ⅰ.资本主义的社会气氛

Ⅱ.知识分子的社会学

第十四章解体

第三篇社会主义行得通吗?

第十五章准备行动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蓝图

第十七章几种蓝图比较

Ⅰ.前言

Ⅱ.讨论比较效率

Ⅲ.社会主义蓝图优越的理由

第十八章人的因素

一个警告

Ⅰ.论据的历史相对性

Ⅱ.关于神人和天使长

Ⅲ.官僚机构管理问题

Ⅳ.节约和纪律

Ⅴ.社会主义中的权威性纪律;俄国的教训

第十九章过渡

Ⅰ.识别两个不同的问题

Ⅱ.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

Ⅲ.不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

Ⅳ.立法前的社会主义政策;英国的事例

第四篇社会主义与民主

第二十章问题的背景

Ⅰ.无产阶级专政

Ⅱ.社会主义政党的记录

Ⅲ.一次心理实验

Ⅳ.探索定义

第二十一章民主政治的古典学说

Ⅰ.共同福利和人民意志

Ⅱ.人民意志和个人意志

Ⅲ.政治中的人性

Ⅳ.古典学说存在的理由

第二十二章民主的另一个理论

Ⅰ.竞争政治领导权

Ⅱ.应用的原则

第二十三章结论

Ⅰ.上文分析的几点含义

Ⅱ.民主方法成功的条件

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

第五篇各社会主义政党史略

前言

第二十四章未成年期

第二十五章马克思面对的形势

第二十六章从1875年到1914年

Ⅰ.英国的发展和费边主义精神

Ⅱ.一方面是瑞典另一方面是俄罗斯

Ⅲ.美国的社会主义团体

Ⅳ.法国的状况;工团主义分析

Ⅴ.德国党和修正主义;奥地利社会主义者

Ⅵ.第二国际

第二十七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Ⅰ.“大叛变”

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主义政党前途的影响

Ⅲ.共产主义和俄国成份

Ⅳ.管理资本主义?

Ⅴ.当前的战争和社会主义政党的未来

第二十八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Ⅰ.英国和正统社会主义

Ⅱ.美国的经济可能性

Ⅲ.俄国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

人名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或譯為熊彼德(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是一位有深遠影響的政治經濟學家,1883年出生於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省(今捷克共和國),1893年遷居維也納,1906年獲維也納大學法學博士,1919年任奧國財政部長,1926年回任德國波昂大學。戰間期納粹興起,1932年移居美國取得公民資格,任教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系。

因主張自由主義資本經濟制度,與凱恩斯理論間相互對立,雖然他的經濟學說並不如凱因斯在生前就獲得很大的迴響,但研究者咸認為他對於經濟學科的思想史有著很大的貢獻,於哈佛任教期間引介計量經濟理論的研究,豎立該校於經濟研究的重鎮地位。

精彩摘录

但我们能够合理地期望社会主义社会可容忍的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在周期阶段平均产生的投资率。即使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也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投资率,它必须得到公司积累和“创造的”银行信用的增援,这些方法既不是特别自动的,也不是独特决定的。

——引自第275页


(4)不过,假如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学说讨论的一般水平上继续探索,我们将会陷入越来越深的困难,或者毋宁说,对于马克思主义信徒试图遵循老师指出的道路时遇到的困难,我们也会察觉到。首先,剩余价值学说并不能让解决上文提到的问题变得容易,因为这些问题是劳动价值理论与经济现实的一般事实间的差异造成的。而且相反的是它加重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为根据它,非工资的资本即不变资本变成产品中的价值正好跟它在生产中失去的价值相等;只有工资资本增加价值,而因此获得的利润,在各企业之间要按照它们资本的有机构成而有所不同。马克思对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带来剩余价值“总量”的再分配深信不疑,这样,每家企业应赚得的利润与它总资本成比例,或者说,各企业的利润率将趋于平均。我们很容易知道,这个困难属于不合逻辑问题哪一类,它常常是因为试图运用不健全的理论而产生的,而解决办法只能说是无解。马克思相信,竞争不但有助于统一利润率的出现和有助于解释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偏离它们的劳动价值的原因,并且他的理论为另一个在经典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律”提供解释,即利润率有存在固定下降的内在趋势。实际上它好像是非常有利的从工资-商品产业中总资本的不变部分的相对重要性有所增长推理得出的;如果就像如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通例一样,那些产业的厂房和设备的重要性增加了,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程度不变,那么总资本收益率一般将下降。这个论点赢得很多赞美,对此,马克思本人也可能以非常满意的心情来看待,假如我们自己的理论能解释一个原来不曾被解释的观察结果时,我们对这种心情也会深有体会。如果不理会马克思对它做推断时所犯的错误,仅讨论这个论点本身的优点,它是让人感兴趣的。因为这个论点受到它诸前提的足够指责,可是我们也不需要一直这么做。但是还有一个同源但不完全相同的命题积累理论。它既提供了一种马克思动力学最重要的“力量”,又提供了剥削理论和马克...

——引自章节:第一篇马克思的理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