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概论、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原理的终极约束力、功利原理的证明、功利与正义等。
我清楚,有一种倾向认为,一个人若在道德义务中找到了先验事实即属
于“事物本身”范畴的客观实体,那么他往往比那些相信道德义务完全是主
观性的、只存在于人类意识之中的人更顺从于道德义务。然而,无论一个人
在“实体论”这点上持何种立场,真正使他受到驱使的力量无疑是他自身的
主观情感,并且驱使力量的大小无疑由情感程度来决定。没有人相信义务为
客观实体胜过相信上帝是客观实体。而即便是对上帝的信仰,除去对实际奖
惩的期望,也唯有通过相应的主观宗教情感才能作用于行为。约束力,只要
是公正的,就必然始终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而先验派伦理学家的观点无
非是认为约束力只有被相信扎根于心灵之后才存在其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扪
心自问,是什么在约束我?是什么被称为“我的良心”?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我内心的某种情感。于是他便可能得出结论:情感消失时,义务也随之消失
了。当他觉得这种情感给他带来了不利,他或许就开始忽略它,然后想方设
法除去它。然而,这样的危险难道仅限于功利主义道德么?那种认为道德义
务能够栖息于心灵之外的观点是否就能使道德义务感变得不可撼动?至少到
目前为止,事实是否定的,所有道德学家都承认这一点,并且为普遍的心灵
麻木感到扼腕痛惜,因为那会使良心受到压抑甚至窒息。“我需要听从我的
良心吗?”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功利论者们在扪心自问,许多从未听说过功利
原理的人也常常会发出如此的疑问。而那些缺乏基于良心之上情感的人是不
可能问这个问题的,如果说他们对此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也不是因为他们信
奉先验论,而是因为外在的约束力。
对于义务感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本书没有必要在这里下
定论。倘若义务感是先天性的,那么它天生依附于何种目标则是一个值得探
讨的问题。因为当下这种学说在哲学上的支持者们同意人直觉感知的是道德
的原理而非细节。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真有什么天生的东西,那么我实在看
不出有任何理由来反对义务感天生关注的是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一思想。如果
说有什么道德原理凭人的直觉就知道是义不容辞的,那么我说这样的原理必
定是促进普遍幸福。倘若事实如此,那么直觉派伦理与功利主义就是一致的
,相互之间无须再争论不休。而实际上,直觉派伦理学者尽管认为还存在其
他直觉上的道德义务,但确实业已承认上述原理乃其中之一。因为他们一致
同意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们同类利益的考虑。所以,如果说信奉道
德义务源于先天这种信仰能够赋予内在约束力任何额外效力的话,那么在我
看来功利原理已经是受益者。
相反,倘若道德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
那么也并不会因此而有损于道德感的自然性。说话、思考、耕地、筑城,对
于人类而言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尽管这些都是后天获得的能力。道德感并
非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察觉到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讲它确实不是我
们本性的一部分,只是很不幸,那些一意孤行相信道德感源于先验的人对它
是人的本性体现深信不疑。就像上述后天获得的能力一样,道德能力与其说
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人本性的自然产物——如同其他能力一样,逐
步地自然成长,并且通过培养可以达到很高的层次。然而,同时它也很容易
受到外在约束力和早期人生印象的影响而可能朝任何方向发展。故认为道德
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会以良心的权威性对人们的心灵施加作用,无疑是
再荒谬和幼稚不过了。同样,哪怕功利原理不基于人的本性,怀疑外在约束
力和人生印象因素不会对功利原理产生同样强大的作用,无疑是完全无视人
类的一切经验。
然而,道德关联是纯粹主观臆断的事物,随着个人智育水平的不断成熟
,将逐步被分析的力量所消解。假如义务感与功利原理的关联看上去同样充
满随意性,假如我们本性中的主导因素和情感中强有力的一面无法与这一关
联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就不会认同这种关联,既不会珍惜自己身上的这种关
联,也不会提倡他人发展这种关联(涉及我们诸多有利害关系的动机)。总之
,假如功利道德缺乏一种自然的情感基础,那么即使通过教育灌输,这种关
联也很可能被分解。
但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强大的自然情感基础,并且一旦普遍幸福被
认可为道德标准,这一情感基础将构成功利道德的力量源泉。这种坚实的基
础便是人的社会情感,即渴望与同类和谐统一。而这种渴望已经成为人性的
一大原则,并在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的影响下,正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无
需加以谆谆教导。由此,人的社会状态对一个人而言将变得非常自然、非常
必要、也非常习惯,除非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无意识下的分离倾向,否则他将
始终视自己为群体的一员。而随着人类进一步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上述关
联将变得日益牢固。
P69-73
中国行草名帖一百讲 本书特色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 中国行草名帖一百讲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作者:朱以撒译者:开本: 16开定价...
德语词汇说文解字 本书特色 《德语词汇说文解字》是德语名师王京平继获得读者极佳评价的《德语词汇巧学妙记》之后隆重推出的一本“超级字典”式的词汇学习手册。本书按照...
妙语短篇-(A1) 本书特色 《上外-朗文学生系列读物?妙语短篇A1》编辑推荐:“上外一朗文学生系列读物”是专门为学生编写的一套阅读理解教学参考图书。内容循序渐...
苹果与粉笔灰 本书特色 它会把你带回缤纷多彩的校园和激动人心的课堂,带你重温那平凡而熟悉的日子,如果你不能忘记那曾感动过你的老师,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奉献给他们的*...
小学数学(六年级)-能力培优举一反三 本书特色 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得力助手紧扣,立足新教材;启发新思路,掌握新方法。小学数学(六年级)-能力培优举一反三 内容简...
四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整合集训随堂检测天天练-朔枫林新课堂-进阶版 内容简介 本书芝麻开门和二点就通栏目,就是针对课文要点和难点,由名师来进行解析和点拨,教你...
感悟美国文化的魅力(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这里是美国》丛书分为四册,全方位、多层次、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探索美国。《感悟美国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多...
五年级-小学生同步描摹字帖 内容简介 本书练习的内容与*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同步,并辅以生字的部首、笔画、笔顺、结构以及生字的拼音、组词、造句等。五年...
留学教育管理的嬗变 目录 总序 **章 晚清及民国前期留学教育管理述评 **节 晚清时期留学教育管理 一、晚清时期留学教育概况 二、新旧观...
数学-七年级上册-配人教教材-中学奇迹课堂-教材解析完全学习攻略 内容简介 《中学奇迹课堂》是《英才教程》编写组经多年实验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
《历史无间道》内容简介:吕不韦、霍光、尔朱荣、严嵩…… 这是几个曾经让天地变色、令历史改辙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原本至高无上的
阿拉丁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第二级)(全八册) 本书特色 《阿拉丁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第2级)》:本套英语分级系列读物共分三级每级八册,由英国伦敦阿拉丁图书公司设计出...
俄语姓名译名手册 本书特色 辛华编著的这本《俄语姓名译名手册》收俄语姓名约46000条,并加以汉译,可供从事翻译和外事工作的同志参照使用。本手册男女人名兼收,但...
高中化学奥赛培训教程 本书特色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知识内容除了中学的化学基础知识以外,不少内容涉及大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
小窗幽记-涵养心性与为人处世之道 本书特色 《青少年经典阅读书系?国学系列:小窗幽记》属于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明代陈继儒撰。原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
无土栽培教程 本书特色 本教材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包括营养液配制与管理、基质混配与处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无土育苗、水培、雾培、基质培、...
"Simulation,"writesGaryFlakeinhispreface,"becomesaformofexperimentationinauniver...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十二五)综合教程 4 学生用书(附光盘) 本书特色 李荫华编著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附光盘4学生用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
沈洪成,1983年生,安徽怀远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一文,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几何原本-全新修订版-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有价值的一部数学巨著,欧式几何的奠基之作。徐光启曾评价此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