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奥威尔在哪本书里说过这样的话:在专制时代结束之后二百年,散文不会产生。读后十分震撼。
自然,奥威尔的话说得太极端了,而且还颇有点宿命论的意味。但是难得的是,他揭示了散文生存与自由空间的联系,正所谓“生死攸关”;对于散文的自由品格,期待是深切的。
我国春秋时期曾被誉为“**次思想解放”时期。其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那气象似乎确为后来所未曾见;但因此,也就出现了为文学史家所惯称的先秦散文的繁荣局面。然而,毕竟是王权时代,那些散文不可避免地散发着权力的蒸人气息;一些貌似虚无超脱的,如老庄,也都是逃避权力,实则逃避自由的标本。秦汉以后,一统天下,散文论为“雒诵文学 ”。太史公的《史记》是惟一例外,恐怕这是与他身受“宫刑”的痛苦不无关系的罢?魏晋文学尚“通脱”,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自由,这时文学的自觉是以政治的麻痹为代价的。唐宋八大家多是维护“王道”和儒家正统的,惟中晚唐小品,多少露出为犬儒的刺所没有的锋芒。宋代“新儒家”的说教,明代的特务统治,清代的文字狱,造就了一种僵硬呆板,或是闲适澹荡的文风,直到辛亥一代起来,才为激烈的政论时评所扫荡。
从根本上说,自由是个体的自由,我们说的政治自由,其实也都在于赋予并维护个人的自由。在西欧,自由是一个近代的概念,在中国则是五四时代的概念。只有到了五四,中国文学才有了新的观念,新的主题,新的形式和风格。其中,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新青年》首开“随感录” 专栏,所载散文已大异于《论语》、朱子之类的语录体,而带有尼采的风味了。为向古文家示威,一代作家各自实验“娓语体”,于是有了蒙田式、培根式、兰姆式。至于那些人道的、同情或鼓动的、礼赞劳工神圣的文字,那些讽刺的、愤怒的、对抗权力的文字,显然为故家的文苑所蔑有。他们在打倒偶像、个性解放的历史罅缝间尽量地表现自己、施展自己,在五四以后的头十年里,就产生了一批个性各异的经典性文本,创造力的爆发是惊人的。
创造是自由的创造。任何有创造力的事物,都是通过对现存轨范的反叛和破坏以显示其蓬勃的生命的。文学也如此。如果作品失去了个性,作者是不存在的;如果整个时代的文学是均等的,雷同的,没有冲突也没有变化可言的话,那么,即使队伍十分宏大,一样可以视同无物。没有自由的文学,禁锢的文学,其命运注定是萎顿的,凝滞的,惟见墓室般的死气沉沉。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以及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格局。但是,无庸讳言,这其中包括对政治目的性以及工农题材的至上主义的强调,相应的对语言风格的规定等等,由于制度性措施的介入,也在不同的程度上损害了作家的艺术个性。及至文革时期,事情有了恶性的发展,致使数亿人民只有一个作家八个戏,几乎消灭了散文。三十年过后,危机依然存在,*大的威胁是语言的不纯。散文语言是自由的,个性化的,由于来自生命的丛莽深处,带有几分神秘与朦胧是可能的;又因为流经心灵,所以会形成一定的调式,有一种气息,一种调子,一种意味涵蕴其中。即从这所谓“文学的**要素”而言,五四散文也是具有范式的意义的。然而,当代散文写作使用的语言,则普遍是宣传的、流行的、大众的、简易的、乏味的语言,是多次政治运动冲荡过后留下的,而又失去应有的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修复的语言,是缺乏丰富个性和人性润泽的语言,刚性的语言,布满沙砾的语言。要建设一代散文,必先恢复精神的自由,具体一点说,必先从拯救文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语言开始。净化语言,这是*根本的工作,也是*艰难的工作。
我们有意从当代散文作家中,挑选富有自由感和思考力的,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的,有文采的分子的作品,汇成丛书陆续出版。因在此前面世的《紫地丁文丛》是以纪实见长的,为了在内容上有所区别,这套文丛,则以一般记叙的、象征的、说理或抒情的文字为主,并以“满天星”名之。按《中药大辞典》,满天星为泥炭藓科植物,茎枝舌形,枝叶披针型,上部急尖,边缘内卷,雌雄异枝;花香,白色,短柄,顶生,果球型,颇有点特异之处。但与紫地丁一样,因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在乡下人那里倒也是常见常用的。
春 本书特色 谁是巴金?★他是封建社会的富二代,有着海龟背景,却走上了反封建的路。★他胆小、怕交际,是个十足的宅男,直到四十岁才结婚。★妻子是小他13岁的女粉丝...
啤酒和鲈鱼-洁尘的秘密书架 本书特色 作家洁尘早年以其电影文艺随笔和文学创作赢得大量文艺青年的拥趸。《啤酒和鲈鱼》是她关于读书的文章集合。不同于一般读书圈作者的...
约翰:列侬书信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国内出版的首部约翰·列侬书信集,此前出版的多数为列侬的传记或回忆录,其个人书信、明信片的...
董桥小品:卷一 本书特色 1989年,作家柳苏(罗孚)在读书上发表文章《你一定要看董桥》,使大陆读者了解了董桥其人其文。此后,董桥的文章风行大陆,拥有了无数忠实...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词传-典藏版 本书特色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读他...
西洋杂志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日、德、意、奥、比、瑞士等西洋诸国经济发展、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国情。西洋杂志 目录 卷一(一)曾侯...
明清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在众多小说流派中,直至清朝中叶才出现的侠义公案小说,无疑是最为普通民众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人迹板桥霜---浅说《酉阳杂俎》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
胭脂记 本书特色 “一抹胭脂,双颊生辉。”胭脂,是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在这部《胭脂记》中,孟晖写了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胭脂,与之相关的制作配方、历史文化典故...
《非洲的青山》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海明威自评为堪与“虚构作品媲美”的“绝对真实的书”。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
賓虹诗草 内容简介 《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书(第2辑):宾虹诗草》中安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近现代以来,传统诗坛中的安徽作者纷纷崛起,诸如姚永朴、黄宾虹、吕碧...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与技术(上下册)》内容简介: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国家机
声音的密纹-城市场域中的个人音乐记忆 本书特色 要说戴冰,想到的一个词是:才子。他的作品变化多端叉保持一种自成一体的纯粹。想到的第二个词是:多才多艺。吹拉弹唱、...
《读书》1996年合订本(共2册) 本书特色 《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
郁达夫讲中国绵绣河山/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郁达夫畅游祖国山川中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以期带给人们深深的民族自豪感。郁达夫讲中国绵绣河山/大师讲堂学...
书品[二0一二·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黄松主编的《书品(2012年第1辑总第133辑双月刊)》,共分为“庆祝中华书局百年华诞专栏”、“学林往事”、“专题书...
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每回重读佩弦...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内容简介:从认识作曲家开始,通过诙谐的文字和漫画,作者带领我们逐步认识古典音乐的关键词,以及古典音
释演音 本书特色 释演音,人称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他的名字散发着神秘的辉光。他是一位全才——他集诗歌、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创作成果于一身,并且...
1847-1859卷-外国文学名著精粹全集-名家导读版 本书特色 《外国文学名著精粹全集(名家导读版)(1847-1859卷)》是毕淑敏、史铁生、张抗抗、刘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