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抗El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国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四个多月里迅速沦丧。1933年初,
日军开始将侵略魔爪伸人关内,侵吞了热河省。1935年,日本又采用所谓
“谋略”手段,以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的方式开始对华北进行渗透,迫
使国民党政府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等屈辱条约,攫取了中国华北
大部主权,这就是日本企图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的华北事变。
日本侵华战争引起的中日民族矛盾的严重激化,由华北事变而上升为中国
国内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政治格局
也因此而开始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这是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
崭新纲领,又称《八一宣言》。《八~宣言》果断放弃了中共自九一八事变以
来一直执行的“左”倾关门主义的“反帝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首次提出了
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张。同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
议,正式将“反帝下层统一战线”策略发展为反日反蒋、上层与下层双管齐
下的统一战线策略。基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1936年9月,中共
中央又发布《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毅然放弃反蒋方针,确立了“逼蒋
抗日”的新方针。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无止境的侵略扩张,中国共产党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力倡导,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日益高涨,以及国
民党内部抗日派力量的不断增长,迫使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逐步由妥协向抗
日方向转化。尤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持续多年的内战局面,大大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程。1937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虽
然重弹了反共的老调,但在实际上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
治主张。这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国政局的变化,使日本侵略者感到,单凭“谋略”手段难以达到征服
中国的目的,于是将对华政策由以“谋略”为主转变为武力征服为主。日军
参谋本部制定的1937年度对华作战大纲计划以14个师团的兵力,占领中国华
北、华中、华南地区,一举灭亡中国。1937年1月,日军参谋本部又提出建
议:不再以“谋略”手段进行华北“分治”工作,“真的到了不得已时,经过
*大的忍耐后,准备给予致命的痛击”。为此,日本加紧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准
备。一方面大量增加军事工业投资,加速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另一方面,
大幅度增加直接军费拨款,使日军总兵力和武器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和战争准备的加强,预示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全面侵华
战争已不可避免。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
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宛平城搜查。在其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即向
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第29军发动进攻,这便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第29军官兵奋起抗击。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成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中国军队的七七卢沟桥抗战,则标志着中国全国性
抗日战争的开始。
在这场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的如意算盘是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
量,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为此,日军于7月底攻占北平、天津后,又以
平津为出发地,调集30万大军,沿津浦、平汉、平绥三大铁路线向华北腹地
展开战略进攻。8月13日又制造“八一三”事变,在上海燃起战火,矛头直
指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企图迫使中国屈服。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险。在这个生死
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迅速作出了反应。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
央就发表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
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
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①紧接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
蒋介石,要求全国总动员,并代表全体红军将士请缨杀敌,表示愿“为国效
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①。7月14日,又派在西安的叶剑英代
表中共中央向南京政府表示:“愿在蒋指挥下努力抗敌,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
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令出动,同意担任平绥线国防。”②15
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庐山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蒋介石。
《宣言》强调:“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
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宣言》还郑重声明,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先
生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称特区政府;取消红军番号,改编
为国民革命军,准备随时奔赴抗日前线;在特区内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和停止
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继续
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张冲、邵力子举行谈判。中共方面提议以《中共中央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并商定宣言由国民党
中央通讯社发表。
在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抗战派的积极推动下,蒋介石于7月
17日发表“庐山谈话”,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
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但此时
蒋介石并未完全放弃对日媾和的幻想,表示仍“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
得卢事的解决”,把中共的提议搁置起来。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给国民党当局以极大震动,这表明不仅卢沟桥事变失去
了和平解决的希望,就连国民党自己统治的心脏地带也变得岌岌可危了。国民
党当局遂于8月14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的
侵略所逼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这表明,国民政府决心实行全
国抗战。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终于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言》。次日,蒋介石又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申明了国共合作、
团结御侮的必要性,并指出:“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
过一切之例证”,事实上承认了中共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共产党《宣言》和蒋
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
成。
鹰击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ISBN:9787802434332,作者:张杰伟,舒德骑著目录 开篇第一章留在故乡的足迹刻骨铭心
正面战场九一八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英勇不屈的战史奇观,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国军发动大会战二十二次、战役一千一百多...
文明的温度 本书特色 1、人民日报评论部历时3年精心打造属于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送给每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中国人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要学习读本, ...
国家结构形式论(第2版) 本书特色 国家结构形式是在国家机构体系内纵向配置和运用国家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涉及划分国家组成区域、处理全国性政府与区域性政府之间以及...
政府论(最新全译本) 本书特色 1. 公民必读,看懂政府本质的**本书。2.有史以来*伟大的论述政府职能的著作,拷问到底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好政府?3.弄清民主政府...
希特勒之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中外有关历史资料,从希特勒的身世一直写到死亡,记述了希特勒凶恶、卑鄙、专横的一生。希特勒之秘 目录 序言**章希特勒出身之...
无间道-世界双面间谍档案解密 本书特色 ★间谍不止一面,煎熬永无尽头——这就是双面间谍的人生写照★他们是一批间谍中的特殊人,生活在敌人中间,每天用谎言、欺骗与敌...
常识-经典全译版 本书特色 应当活着为奴,还是死了也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压迫统治,人们该如何应对?当民族自豪感被背叛,人们到底该怎么办?到底应该继续做二...
远征军-二战缅甸正面战场亲历者口述 本书特色 震撼欧美的“帝国战争丛书”的扛鼎之作,军事类畅销书的典范! 英军少将历时五年采写的军事报告,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
中西交通史 本书特色 阎宗临先生早岁留学瑞士,究心西方传教士与华交往之史事,国人治学循此途者殆如凤毛麟角。——饶宗颐阎先生关于中西交通史,特别是明清时代基督教与...
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多年来挖掘和整理了大量有关中苏关系的俄国档案和中国地方档案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史观和实事求...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广东改革开放风雨录 本书特色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这本书集结了30年来广东所发生的一系列改革故事,展现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威力,展...
《欧罗巴计划》内容简介:欧盟是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目前世界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它的一举一动举足轻重,影响
中国军事史--兵法(第四卷) 内容简介 周代较之商代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技术也更精良,除继承了商代各种兵器、器材的制造技术外,还出现了戈矛合体的戟。在山东胶县西周...
共和国现任部长访谈录 本书特色 现任部长作答:中国向何处去?cctv重磅出击,央视四大金牌主持联袂呈现!摒弃套话、官话,关爱民生、民意,规划下一甲子中国的发展路...
长征中的重大战略决策 本书特色 面对敌人疯狂的第五次“围剿”,博古、李德等推行错误的政治、军事路线,导致红军节节失利,根据地大量丢失,中...
战略中国 本书特色 《战略中国》:*受读者喜爱的报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能代表中国的声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略中国》汇集中外名家学者对中国崛起...
於日俄的大戰爭,敵我雙方都失去了眾多的生靈及財力,對於有如目前此種的大事業,日本男子只看到它的勝利,而這場戰爭具有什麼意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史500问》是中共历史知识竞赛活动的指定参考用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权威部门编写。所有竞赛试题的答...
中国很高兴 本书特色 部分语录之一:唯有人民币可能替代美元。随着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和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国际大投资家罗杰斯等人看好人民币,放言未来唯有人民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