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宪政?我*早的认识结晶为《宪政初论》,名之曰“初论”,实为“初识”,不过是将我博士期间读过的有关知识融会在一起而已,考虑到建国以后还没有系统地、正面地介绍宪政概念的文章,所以整理发表出来。多年以后在《法制日报》写了六期专栏(因为懒散,没有继续下去),在课堂上和会议上谈过宪政,见识略长,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形成论文。我对宪政的基本认识是:**、宪政主义是一种政治结构理论,是对政治体的结构性认识,其理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结构决定功能”;第二,宪政是有限政府,所谓有限政府就是对绝对主权的对抗,因此本质上是“国家——社会”二元论,虽然未必可以归入自由主义,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独立空间;第三、宪政主义是法治主义,就是用法律的思维方式言说、商讨国家政治。
为了深化对宪政的认识,特别是为了探求中国宪政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观察、评判中国的实际权力运作。“国家权力篇”收录的文章分别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包括法律程序)、政治腐败。这些论文事先并没有体系规划,*终的结果却基本覆盖了几个基本的权力问题。我有意地设想过写一篇《中国行政权观念批评》和一篇《中国司法正义观批评》,但偏偏没有落实。
在中国,宪政如何发端?《对峙》一文揭示了行政诉讼制度反传统的精神图式,文章的标题已经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行政诉讼把政府和公民的对峙公开化、正当化、仪式化,从而颠覆了压制型秩序的精神结构,开启了宪政的“侧门”。原计划写作“对峙、互动与平衡”的三部曲,后来不了了之。
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具有宪政意义的一部行政立法是《行政许可法》,但它注定会遭受意义挫折,而只能具有纲领性价值。《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一文在资源配置效益之外另辟一径,从个人自由的角度论证了行政许可的本质。作者应用分析法学的方法,解析了许可、行政许可的法律意义,认为行政许可就是通过行政程序创设个人自由或财产性权利的构成性事实。在这个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将行政许可权推归本原——个人自由,提出行政许可权的合理性与正当限度在于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中国司法为什么不能独立?我以为我们在两个观念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正义观,另一个是民主观。就前者我只完成了一篇《法律程序价值观》,就后者曾经发表过《司法与民主》。法律程序是否具有独立的价值?《法律程序价值观》一文没有自己立论,而是总结了西方学者的观点,用一种中国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输了只鳞片甲的知识。这方面我原本打算深入研究,后来也胎死腹中,我主编《法律过程与行政程序译丛》时,由于种种原因竟然连我*喜爱的著作也没有收编。关于司法与民主,我认为现行司法制度的一个病因是:错误地将司法和民主直接扭接在一起,从群众与司法的关系到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和方式,再到司法与代议机关的关系,民主观念从内部到外部都扭曲了司法。
政治腐败的制度根源何在?《国家权力作为财产》认为腐败的根源不在于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也不在于人民,而在于权力结构不合理,即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者退隐了,占有制取代了所有制。按照卢梭的意思,主权者不活跃,国家必然涣散。
何为宪政?我*早的认识结晶为《宪政初论》,名之曰“初论”,实为“初识”,不过是将我博士期间读过的有关知识融会在一起而已,考虑到建国以后还没有系统地、正面地介绍宪政概念的文章,所以整理发表出来。多年以后在《法制日报》写了六期专栏(因为懒散,没有继续下去),在课堂上和会议上谈过宪政,见识略长,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形成论文。我对宪政的基本认识是:**、宪政主义是一种政治结构理论,是对政治体的结构性认识,其理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结构决定功能”;第二,宪政是有限政府,所谓有限政府就是对绝对主权的对抗,因此本质上是“国家——社会”二元论,虽然未必可以归入自由主义,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独立空间;第三、宪政主义是法治主义,就是用法律的思维方式言说、商讨国家政治。
为了深化对宪政的认识,特别是为了探求中国宪政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观察、评判中国的实际权力运作。“国家权力篇”收录的文章分别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包括法律程序)、政治腐败。这些论文事先并没有体系规划,*终的结果却基本覆盖了几个基本的权力问题。我有意地设想过写一篇《中国行政权观念批评》和一篇《中国司法正义观批评》,但偏偏没有落实。
在中国,宪政如何发端?《对峙》一文揭示了行政诉讼制度反传统的精神图式,文章的标题已经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行政诉讼把政府和公民的对峙公开化、正当化、仪式化,从而颠覆了压制型秩序的精神结构,开启了宪政的“侧门”。原计划写作“对峙、互动与平衡”的三部曲,后来不了了之。
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具有宪政意义的一部行政立法是《行政许可法》,但它注定会遭受意义挫折,而只能具有纲领性价值。《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一文在资源配置效益之外另辟一径,从个人自由的角度论证了行政许可的本质。作者应用分析法学的方法,解析了许可、行政许可的法律意义,认为行政许可就是通过行政程序创设个人自由或财产性权利的构成性事实。在这个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将行政许可权推归本原——个人自由,提出行政许可权的合理性与正当限度在于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中国司法为什么不能独立?我以为我们在两个观念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正义观,另一个是民主观。就前者我只完成了一篇《法律程序价值观》,就后者曾经发表过《司法与民主》。法律程序是否具有独立的价值?《法律程序价值观》一文没有自己立论,而是总结了西方学者的观点,用一种中国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输了只鳞片甲的知识。这方面我原本打算深入研究,后来也胎死腹中,我主编《法律过程与行政程序译丛》时,由于种种原因竟然连我*喜爱的著作也没有收编。关于司法与民主,我认为现行司法制度的一个病因是:错误地将司法和民主直接扭接在一起,从群众与司法的关系到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和方式,再到司法与代议机关的关系,民主观念从内部到外部都扭曲了司法。
政治腐败的制度根源何在?《国家权力作为财产》认为腐败的根源不在于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也不在于人民,而在于权力结构不合理,即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者退隐了,占有制取代了所有制。按照卢梭的意思,主权者不活跃,国家必然涣散。
《辛弃疾传》:辛弃疾(稼轩)不仅是学识博洽、才气磅礴的南宋词坛巨孽,也是具备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早年投身抗金起义,归宋后力主恢复,为国家生民贡献出全部的智计韬...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速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积极转型,以变化拥抱变化,成为每个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必将属于“既懂传统产...
国际知名画家、作家、演讲家。1949年生于台北,祖籍北京,号梦然。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诺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现任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保罗•利科(Paul Ricœur,1913—2005),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与研究跨越于多个人文学科领域,比如现象学、诠释学、精神分析学、符...
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任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专门从事舌诊研究多年,博士论文亦为...
民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司法考试辅导教材,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民法学理论卷》配套,为真题系列图书。结合讲义抽取重点考点,解析历年真题,包括重点考点、真题解析...
Usingoriginaldata,ManagersintheMakingpresentsathoroughanalysisoftheprocessesbywh...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张皓宸,四川成都人。你看到的或许不是我的全部。90后。天然呆。会写会画。曾出版《回忆是眼睛里的海》。
实用砭石疗法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有关砭石疗法专著。本书的特点在于“实用”。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砭疗实践,结合古书记载和前人的经验,对砭石疗法...
虞云国,1948年生,浙江慈溪人。著名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和理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著名文史...
这本书混合了《1995-2005夏至未至》以及《梦里花落知多少》,并巧妙的添加了大尺度段落若干,封面模仿《1995-2005夏至未至》,可谓向郭敬明致敬的一大力...
作品目录自序——关于本书的构成序原中文版前言第一部 天人诞生图像研究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研究一 序论二 关于人中像的记载三 人中
郭敬明中国畅销小说家,导演,编剧。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杂志主编,《文艺风象》《文艺风赏》杂志出品人,“80后”作家群的代表人物,青春文学市...
伴随一生的女人美丽健康宝典!范志红教授最新作品,怀孕备孕,减肥美容,防三高缓衰老,围绕女性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一一详细解读,健康美丽过一生。本书是人气营养学家范...
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 本书特色 雅各布斯是世界上*著名的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之一,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名。该书以其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
赵松,作家。辽宁抚顺人,现居上海。出版作品:《积木书》《抚顺故事集》《空隙》《细听鬼唱诗》《最好的旅行》《隐》。
《孔子的故事》内容简介:《孔子的故事》是李长之的经典代表作。全书用通俗而富有情感的笔法讲述了孔子的出生、讲学、周游,删《诗
隧道力学概论 本书特色 《隧道力学概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隧道力学的基础理论、解析模拟、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参数估计与不确定性分析。正文分八章,依次阐述了:固体力...
附光盘一张。本书为中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袁岳和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关于职场方面的漫谈。本书采用对话体,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