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作者:吕瀓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1979.8

评分:9.5

ISBN:201815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吕澂 (1896-1989),原名吕渭,字秋逸,或秋一、鹫子,江苏丹阳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有名的佛学家、佛教居士,与其师欧阳渐共同创办支那内学院,复兴了唯识学。吕澂精于英、日、梵、藏、巴利文等语言,长于佛教文献比对与义理探讨。吕澂对印度佛学及藏传佛学有深入的造诣,在佛学研究方面上与印顺法师齐名。

作品目录

目录

第一講 佛學的初傳
第二講 西域傳本佛典的廣譯
第三講 般若理論的研究
第四講 禪數學的重興
第五講 關河所傳大乘龍樹學
第六講 南北各家師說(上)
第七講 南北各家師說(下)
第八講 宗派的興起及其發展
第九講 南北宗禪學的流行
余論
附錄
四十二章經抄出的年代
安世高
支婁迦讖
支謙
朱士行
竺法護
毗曇的文獻源流
談談有關初期禪宗思想的幾個問題
三論宗
天台宗
慈恩宗
華嚴宗
禪宗
宋代佛教
· · · · · ·

作者简介

吕澂 (1896-1989),原名吕渭,字秋逸,或秋一、鹫子,江苏丹阳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有名的佛学家、佛教居士,与其师欧阳渐共同创办支那内学院,复兴了唯识学。吕澂精于英、日、梵、藏、巴利文等语言,长于佛教文献比对与义理探讨。吕澂对印度佛学及藏传佛学有深入的造诣,在佛学研究方面上与印顺法师齐名。

精彩摘录

头陀行共有十二种戒,其中特别规定不许在一地久居,以免发生留恋,所以他们是住无定处的。

——引自章节:第九讲南北宗禅学的流行


以早期译籍的传习事实为旁证,同目录相对照,中国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世高,一是支娄迦谶。【p27】安译限于小乘上座一系,支译则专属大乘经类(当时大乘兴起不久)。另外,从学说方面看,安世高所译的小乘上座部的经,重点是放在“禅数”上;支谶所译大乘经虽是多方面的,但重点在“般若”。小乘,特别是上座系最讲究“禅数”,他们认为戒定慧三学中,戒是根本,实践就是定与慧,定指“禅”,慧即是了解“数”。所谓“数”,即“数法”,指毗昙而言。毗昙即阿毗达摩,有种种译法,一般译为“对法”,也可译为“数法”。叫它“数法”是因为它:一,释经的名数分别:经中的法相繁多,名目不一,要将它整理分类,一般就以数为分类的标准,把相关联的法分成一类,然后依序数的次第排列为一法、二法、三法等等,这种分类办法叫做“增一”;在毗昙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对于法的诸门分别:即对某依法,既归于这一类,又可归于另一类,如地水火风,既在四大中讲,也在六界中讲;对于某一法在此处讲,在彼处亦讲,这就叫“数数分别”,也与数相关。总之,凡阿毗达摩都与数有关系,所以叫数法。安世高所译,除“数”外就是“禅”。禅法也有种种,其中一种叫“安般守意”,后来也译作“持息念”——“安”指入息(吸),“般”指出息(呼),“持息”就是控制呼吸,“念”就是说专注一心。“守意”既指“念”而言,也即当作“持”解。总之,这种禅既要求有意识地控制呼吸,同时又要求专注一心,思想集中,此即上座系的十念之一。支译着重在大乘“般若”,既包括理论,也注意时间。般若的“缘起性空”理论,是指法的自性空,这原是反对小乘有部执名相为实有说的,因此,与名相发生关系的“自性空”,是般若的特点之一。般若的时间也是针对小乘讲的,小乘讲禅为十念,大乘则讲般舟(念佛)三昧与首楞严(健行)三昧;前者是借助于智慧,专心念佛,可以使佛现前,小乘则不承认有佛的形象呈现。后者是健步如飞之意,...

——引自章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