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一生所经历和思考的建军、作战方面的经验总结。通过他自己的回忆、学习和思考,把他半个多世纪从战争和建军实践中感受到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创建我军与领导我军建设、指挥我军进行人民战争的高超的领导、指挥艺术和丰富经验较系统地作些探讨。
章 切实重视和加强军事训练
一谈到训练,我常常十分动情。我这一辈子,除打仗之
外,与训练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期的训练实践使我养成了一个
爱好,就是特别喜欢训练场上的龙腾虎跃。和平时期,我看到
训练,就想起了打仗。我是个训练的受益者,也是个部队训练
的指导者。战争年代,在战斗中得到锻炼、在战斗间隙里得到
训练。和平时期,在部队受到训练,也领导过训练,在院校接
受过教育,也领导过院校教育。这使我有机会较系统地总结过
去的经验,较系统地学习研究新的军事科学知识,不停地得到
新的充实。我总觉得,作为一名指挥员,活到老,训练到老,
真是其乐无穷!我现在已离休多年了,由于军人职业兴趣的惯
性,还一直关注着我军的训练。我军训练每有发展、每有成
就、每有热潮,我总为之兴奋不已。我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
的领导下,全军上下掀起了科技大练兵的热潮。好啊,这是我
军训练跟上时代步伐的历史性的大进步!在此大好势头下,我
作为一名训练的拥护者和热爱者,也作为在训练工作上经过不
少风风雨雨的过来人,愿意讲讲自己对于训练的粗浅认识和体
会,与同志们共同研究。
一、充分认识训练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古今中外的军事史表明,训练和战争作为军事活动的两种
主要形态,始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战争必有训练,要
战胜敌人、赢得战争,必须有良好的训练。训练总是伴随着战
争及其可能性的存在而存在。和平时期,训练更为经常,更为
正规、系统。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军队训练情况如何,与战争
胜败、国家安危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
训练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追根溯源,如果有人问我是先有战争还是先有训练,是训
练好了再打仗,还是打起仗来再进行训练?这个问题不知是否
有过什么定论。我的回答和看法是,战争和训练总是形影相
随,战则需练,练则为战,无所谓谁先谁后,由于情况的差
异,有先练后战的,有先战后练的,有随练随战的,也有边战
边练的。我军在初创时期,有的地方是先建立武装,加以一定
训练后进行起义的;有的地方是先组织工农群众起义,才接着
进行训练的。就后一种情况而言,因为在那时,我党还处于地
下活动状态,起义是秘密组织的,许多情况下不允许事先公开
组织武装队伍,正式的训练是无法进行的。往往是在敌人统治
薄弱的地方,先发动群众武装起义,一举夺取政权,赶走敌
人,建立一个立足的根据地,公开打起革命旗号,正式建立革
命武装后才进行必需的训练,以提高作战能力,对付来犯之
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训练和战争有时融为一体,打仗本身
就是一种训练。毛泽东同志讲:“从战争学习战争。”就是把
战争视为一种特殊的训练,要求我军在战争中获得战斗力的进
步和提高。
但不管哪种情况,训练总是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有战争就
必须有训练;没有训练就不能进行战争,没有成功的训练,绝
没有成功的战争。它们是主从关系,打仗需要什么就练什么,
战争驱动训练,训练无条件地服从战争。在过去的战争环境
里,我军的一切行动和行为都得服从于战争的需要,连吃饭、
睡觉、走路,都要训练。训练真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包、无人
例外。那些岁月里,那种情况下,大家争着训练、抢着训练。
多一成训练成果,就多一分胜利的把握。“平时多流汗,战时
少流血”,这条*普通朴实的真理,极大地鼓动着广大官兵的
练兵热情。那个年代,训练好了,打了胜仗立功受奖,训练差
了,就会受罚,受战斗结果之罚,可见训练的意义极为重大,
因为训练好与打好仗是一致的。战争中,求胜利,求歼灭敌
人、保存自己,是军队和军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积极训练
的动力。训练是锻造、提高战斗力,打仗是运用、发挥战斗
力。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要打得好,所以要训练得好;因
为训练得好,所以打得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训练和打仗同样
重要。
训练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我军是有切肤之感的。毛泽东在
1928年11月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谈
到军事问题时说:“普通的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我们
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军事技术太
差,作战只靠勇敢。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只有设法
避开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看可能否。为着训练下级军
官,现在办了一个百五十人的教导队,准备经常办下去。希望
中央和两省委多派连排长以上的军官来。”从中我们可以深切
体会到,训练对于作战的军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迫
切。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军队的训练。抗日战争时期,他指
出:“扩大解放区的军队、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并加紧整
训,增强战斗力,为*后打败侵略者准备充分的力量。”解放
战争中,他指示我军“必须利用作战间隙,加强军事训练”,
“全军将士必须提高军事艺术”。新中国成立后,他指出:为
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我们必须掌握*新的装备
和随之而来的*新的战术。从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
东把训练问题摆到了争取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学习.赢在细节-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 本书特色 《学习,赢在细节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结合当下党和人民...
筚路蓝缕-计划经济在中国 本书特色 中国走上计划经济道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虽然打上了苏联模式的烙印,但也不乏自己的国情特点和部分变通。不能...
反法西斯-华南抗战大纪实 本书特色 《华南抗战大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了包括红军如何成功开辟了华南根据地,广东省委的正式成立,初部建立琼崖抗...
根据搜索结果,寿进文,曾为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第四届-第八届委员(1958年4月-1988年3月),兼任第四届-第七届秘书长。除本
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研究我国城市和乡村地区基层公民参与和政府合法性的论文,是一项国际合...
亚历山大战史:从战争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至公元前301年伊普苏斯会战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8年1版1印,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日本武士战争史》作者王子...
新世纪新拓展-政治学理论研究概观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治学领域*新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政治权力、民主、反腐败、国家理论、政治文化、政治文明...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与干部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用*新素材阐述理论问题,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
国际政治理论 本书特色 华尔兹的这本《国际政治理论》是自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之后*具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也是新现实主义*早和*重要的代表作。华尔兹理...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实用手册(新编本)(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修订)/组织工作基本丛书.工作手册系列 内容简介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实用手册(新编本)(根据党的精神修订) ...
论美国的民主-了解西方民主和社会制度必读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女真拥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间繁衍生息了三千余年。无论是先秦史籍中的“肃慎”
统一以后的德国外交政策(1990-2004) 本书特色 本书从国际角色的角度出发,分析德国国际角色定位和转化的内外根源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德国担任新的国际...
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原创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将率先实现社会主义。但迄今为止,只存在中国等东...
2019年7月-新时代的中国国防 本书特色 文件单行本。 经中央批准,《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将于7月24日上午10时发表,并举行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新时...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简介:本书是资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张英结合自己20余年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咨询、教学与研究总结形
君主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
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本书特色 史学界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家都比较关注。可悲的是,史学界也会出现那种为追求“文字铅印”而不在乎其它的所谓“豁达”。表面上欣欣向荣,深究...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导论和三篇,导论评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主要论域和论题,**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第二篇《思想政...
《情报发自华沙》向读者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苏冷战格局下,波兰军队最高决策机构——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库克林斯基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