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的传播网络构建着地球上的组织方式。被人们习惯地称作世界化/全球化与跨边界的物质流动和非物质流量合着节拍。世界化和全球化分别由Monclialisation和Globalisation来表达,前者可追溯到所有拉丁语系的语言中,后者则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这本小书打算把这种新阶段的世界开放嵌写入国际化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流逝而成为社会形式的历史。经济与社会的普遍联系实际上是世纪之交全球化运动的着眼点。传播机器通过不断地扩大人员、物质与象征财富的流动来加速逐渐扩大的整体对社会的融合,并且不停地移动物质、知识和精神的边界。
众多的私人和公共社会成员都在为世界范围内网络系统的地形图描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这种做法由于利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理想和动机:或是一种注定文明的世界性,或是一种宗教的合一运动,或是出于共同安全的要求而维系的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或是企业实用主义以及国际劳动分工的明确要求,或是被压迫者为斗争而组织起来。作为把握进步的形象,网络的世界也富含幻想。作为永久承诺,传播网络象征着一个因团结而更加美好的世界。这种信仰随着技术的出现而重新活跃起来。但是,这些网络一直是试图控制世界的斗争中心。
社会的同质化内在于市场领域的统一,而社会碎片化又是其必然的结果。因为市场理性与文化之间以及普及的科技体制与归属的确认诉求之间的距离在扩大。失调把人性趋向整合的行动变成了一个谜。
与国际空间系谱学重新建立联系。随着世界化/全球化这种称谓的令人醉迷而表现得更加具有战略性。因此,对这些相关称谓要适当地提出方法上的质疑,并反驳如此指称世界的社会鸟托邦思想,以便识别其概念赋予者与操作者所谈论的具体环境。伴随着股市与生态危机、军事征伐、重大体育赛事和其他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事件,全球化的施动者令人眩晕的实力增长似乎把历史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因而,在早已向神话开放的表达领域,人们越来越容易看到区分幻象和现实的困难在增加。
阿芒·马特拉是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的信息传播学教授。主要著作有:
《信息社会的历史》,发现出版社①,2001年版。
《全球化的乌托邦历史》,发现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0年第2版。
《传播理论史》(与M.马特拉合著),发现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2年第2版。
《传播的发明》,发现出版社,1994年第1版,1997年第2版。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发现出版社,1992年第1版,1999年第2版。
《广告》,发现出版社,1990年第1版,1994年第2版。
《国际广告》,发现出版社,1989年版。
1977-2000-广播电视文学节目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之一,主要介绍了1977-2000的广播电视文学节目,全书分为三部分,导言、广播...
传播学十年-阐释与建构-1998-2008 本书特色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
[日]桃崎有一郎,1978年生于东京,历史学者。现为高千穗大学商学部教授。2001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2007年于庆应义塾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后期博士课...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 本书特色 本书初版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知识界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种。作者采用中西对比的视角...
《知识社会》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有很多非常睿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比如,彼得·德鲁克先生指出:光有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是什么》内容简介:本书是音乐大师芥川也寸志写给大家的音乐入门书。人们欣赏音乐,演奏音乐,以不同的方式享受着它带来的乐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邂逅秦汉文明★ 通过近160件秦汉时期的文物珍品图片★ 诠释秦汉灿烂文明的形成过程与多元表现【内容简介】秦汉两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史论》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结构、传统政治哲学的
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去做呢?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呢?社会学旨在对这两个问题提供答案。尽管其他学科也试图做出回答,但社会学提供的分析视角,既有...
社会理论-(第3辑) 本书特色 脱胎于《国外社会学》的《社会理论》放眼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将所有符合以“社会生活和人类行动的文化产物”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思考纳...
从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看国军的战斗力北京大学王奇生教授、中科院近史所金以林教授推荐台湾著名近代史学者张瑞德代表作《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编辑推荐:抗...
社会城市:再造21世纪花园城市 本书特色 本书英文版是为了纪念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花园城市》出版一百周年而写的,在出版16年后,...
金石千秋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篆刻史话的专著。中国历目前出现了不少匠心独运的篆刻家,他们的篆刻艺术风格迥异,出神入化,方方印章透射出的除了内心世界的丰富,...
清华园里读旧书 本书特色 《清华园里读旧书》:苏州顾氏过云楼杭州杨氏丰华堂金天羽及其天放楼藏书徐的藏书及其目录学思想高濂的藏书及其版本学贡献四库七阁始末清华园里...
《国学论文索引》全编-(全四册) 本书特色 《国学论文索引》全编(全四册)国家图书馆在1929-1955年曾编印过五编《国学论文索引》。这套索引收录1905-1...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导言的作者是本卷的两位主编,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傅海波...
李培林自选集 本书特色 李培林编著的《李培林自选集(精)/学习理论文库》这本文集选了关于企业组织研究的几篇文章,企业组织是我的研究本行,李培林现在招的博士研究生...
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 本书特色 《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奠定了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传媒理论家和新媒体预见家的地位。1962年出版的《谷登堡星...
1680-1949-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以江南淮北为中心 本书特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江南与淮北的社会变迁可 以说是“乾坤大挪移”式的。淮北曾领先...
学者藏书与学术研究的转型-以郑振铎为例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郑振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藏书理念、藏书内容、书籍聚散情况与文学研究成就的考察,剖析其“百科全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