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巫蛊之祸”与武帝晚年政局、“公孙病已立”谶言的出现与昭帝统治局势、宣帝政治与霍光家族等内容。
西汉中后期的政局既是汉代政治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汉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书稿在认真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尽可能的利用出土简牍材料,对西汉中后期的政局作一些研究。全文共设五章。**章 “巫蛊之祸”与武帝晚年政局。着重探讨了“ 巫蛊之祸”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对昭宣两朝政治的重大影响,认为“巫蛊之祸 ”的爆发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产物。戾太子之死,为武帝以后的统治埋下了种种隐患,即武帝猝崩之际不得不匆忙移玺幼子,这一举措既为霍光秉政创造了良机,也为诸子争夺皇位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为宣帝即位后昭雪祖父戾太子冤狱、加强皇权*终为铲除霍氏势力奠定了客观条件。可以说, “巫蛊之祸”绝不仅仅是影响了武帝晚年的统治,而是深深的波及到昭宣两朝的政局变动。该章还对武帝遗诏的真伪、武帝遗诏对昭帝政治的影响与作用及武帝临终托孤等问题作了探讨。第二章 “公孙病已立”谶语的出现与昭帝统治局势。该章通过对“公孙病已立”这一谶语的解析,指出:为史家所称誉的昭帝“中兴”统治,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事实上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十分激烈,不仅昭帝、霍光与各诸侯王、戾太子残存势力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霍光集团与其他大臣之间也滋生着矛盾,昭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无不与这一政治现实关系密切;“公孙病已立”谶语的出现是不同统治集团引阴阳灾异和谶语以影射政治的先声。该章还对昌邑王的废立原因作了相应的探讨。第三章 宣帝政治与霍光家族。重在探讨宣帝即位后,面对“禄去王室,政由冢宰”的政局,如何开展各项政治措施从而成就“中兴”王业的过程,认为:宣帝谨慎处理与*终铲除霍氏势力、安抚各个诸侯王、培植外戚和亲己势力等等政策的出台,其目的就在于扩张皇帝的个人权威,扭转自武帝死后形成的“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该章还对《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霍山霍云的身世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第四章、元成政局与西汉颓势。该章重在考察宣元统治思想的变动和外戚势力的崛起。认为:随着武、宣、元三帝对儒术态度的变化,朝廷中的儒生与法吏势力此消彼长,元帝以下,儒生势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儒生们的得势,则意味着西汉政治的进一步衰落。第五章、哀平政局与王莽代汉。该章重在探讨外戚王氏势力的扩张和王莽在“颂声交作”中顺利代汉的深层原因,指出:在各家外戚的权力争夺中,王氏势力能*终获胜,与王氏家族的儒生化有很大关系。王莽代汉并不是由王莽个人野心所导致的,而是儒生政治的必然产物。
本书在一些问题上颇具新意,展现了作者在历史研究中的创新能力。如《玉门花海所出汉代七棱觚新探》、《“公孙病已立”谶言的出现与昭帝统治局势》、《(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探微》等。这些文章都能在史籍记载、简帛资料、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新的认识与见解,是值得称道的。如《汉书》卷55《霍去病传》曾记载霍去病儿子死后因“无子,国除”,《汉书》卷68《霍光传》却记载霍去病有两个孙子霍云和霍山,并都地位显赫,封侯参政。作者就对霍去病这两个孙子的身世进行了探讨、推测,虽然最后由于记载的缺失,无法定论,但对人的认识仍有新的启发。
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本书特色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随着更多的史料挖掘而日益深刻和全面。在甲午战争史料挖掘中,本书的两位作...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本书特色 影响深远的文化与社会大革命以及民权运动波及1950年代的全美国,作者当时身处芝加哥大学,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持续的学生运动。此种经验,对...
深不可测帝王师 张良 本书特色 张良,汉初名臣,被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又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谋略,被后人誉为“谋圣”,与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诗圣...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本书特色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是作者唐浩明先生从曾国藩奏折中精选*有价值之部分,加以评点而成。作者从曾氏存世的二千余道奏章中精 选四十...
《寻访天山古遗址》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
两个人的江湖-大人物的党与仇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传统文化学者江南撰写★ 取近代史上风云际会,分分合合的十五对人物:王闿运与杨度、梁士诒...
明朝史话 内容简介 明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从牧童到皇帝——朱明王朝的建立、“挑动黄河天下反”、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逐风、红巾军大帅、削平群雄,统一中国、革旧鼎新,大...
《电商一本通》内容简介:本书全方位阐释了从0到1运作一个电商所需的各领域知识图谱,包括市场分析与目标客户选择、商业模式、平台
《亡友鲁迅印象记》内容简介:《亡友鲁迅印象记》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内容简介: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
古都西安:隋唐长安城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隋唐长安城选址与城市建设;隋唐长安城空间结构及特征;唐长安城建筑耗材;隋唐长安城供水系统;隋唐长安城...
MarxsaccountoftheriseofLouis-NapoleonBonaparteisoneofhismostimportanttexts.Writt...
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 本书特色 大幕垂落,历史惊变成绝唱,晚霞散尽,王朝兴替化挽歌。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
宋元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宋元时期历史研究的*具代表性的论文的汇编,收文截至20世纪90年代。作者中有很多为中青年学者。本书内容反映了...
朝鲜战争的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李元江所*的《朝鲜战争的文化解读》通过翔实的史料、大量的回忆录以及解密文档,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参战的情况以及在...
宋代内藏财政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宋代内藏库为核心探讨内藏财政制度发展变迁中的财权转移情况, 弄清楚内藏财政运作过程中财权高度集中如何模糊了“公”、“私”财权的...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 本书特色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是一部史论文集。朱东安先生毕生研究晚清政治以及与曾国藩相关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资料的占有和研究方法都有独到之处...
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 本书特色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
两晋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蔡东藩所*的《两晋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书之一,共100回。叙述自司马炎代魏至刘裕代晋,真实再现了中原汉政权衰亡时五胡十六国混战下...
前言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由于知识的存在,而得以超越单纯的感官体验。近代中国自“开眼看世界”后,西方新知大量涌入,深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