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 清代的历史,和以往有很大区别,中国被突然卷入了世界潮流,用什么样的政治智慧应付外忧内患的局面,是摆在清政府面前的严峻难题,应付这种局面的历史,值得我们今天研究思考
★ 此套书是辽宁人民版绝版后的修订新版,是建国后史学界仅有的几部全清史编撰之一,市面极为少见
★ 本套书汇聚国内清史研究专家,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呈现一部更完整、更全面的清代史
★ 本书不设总主编,采取分卷主编负责制,**卷主编李洵、薛虹,第二卷主编王戎笙,第三卷主编郭松义,第四卷主编王戎笙,第五卷主编韦庆远、叶显恩,第六卷主编喻松青、张小林,第七卷主编龙盛运,第八卷主编宓汝成,第九卷主编徐彻、董守义,第十卷主编刘克祥,均为领域内专家学者
《清代全史》共计10卷,内容如下:
《清代全史(第1卷)》
本卷叙述清代前期的历史,包括满族的先世,满族的兴起和后金汗国的建立,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后金汗国,女真各部的统一。皇太极统治时期后金国社会的变化与政策的调整。入关前的社会状况.明与清之间的战争与双方实力的消长。皇太极之死与中国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本卷共分满族的先世、金国努尔哈赤时期在辽东的统治、金国在天聪时期的发展、入关前夕清朝势力的形成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2卷)》
本卷叙述顺治元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44~1683年)间的历史,包括清政府通过军事手段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遍及全国的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抗清运动。清初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清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中外关系。本卷共分清朝的建立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抗清民族运动的兴衰与南明的覆亡、清初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及各项政策、清初的统一大业、清初的政治制度、中外关系、清初的思想文化等七章。
《清代全史(第3卷)》
本卷主要叙述康熙中后期的历史,内容包括康熙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康熙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清朝统一漠北、青、藏的进程。反击沙俄的武装入侵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顺、康时期的典章制度,吏治与财政。学术文化与科学技术,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本卷共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康熙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统一漠北与青海、清朝驱准保藏的斗争、康熙中后期的中外关系、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及租佃关系、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和吏治废弛、各地的抗租抗粮斗争和武装反清、康熙中叶以后的学术文化等九章。
《清代全史(第4卷)》
本卷叙述雍正元年至乾隆六十年(1723~1795年)的政治史、包括雍乾时期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军机处的设置与执掌、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以及生活的日趋腐化。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统一,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概况。本卷共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统治阶级的日趋腐朽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统一、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概况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5卷)》
本卷叙述雍正元年至乾隆六十年(1723~1795年)的经济史,包括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整顿与改革,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采矿业的空前发展,官私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人口增长。清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以及这一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本卷共分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劳动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品交换的形式与内容、对外贸易与对外关系、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基层社会组织与乡绅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6卷)》
本卷叙述嘉庆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796~1840年)的历史,包括清朝军事力量的衰落.财政状况的恶化.手工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变化,社会状况和社会危机的深化.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乾嘉道时期的学术文化。本卷共分嘉道时期政治概况和统治的衰弱,经济状况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嘉道时期的基层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清中叶的学术文化等六章。
《清代全史(第7卷)》
本卷叙述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三年(1840~-1874年)的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与沙俄侵华、中外关系的大变局,太平天国与各地的反清起义.咸丰朝的危局和湘淮军团的崛起地方分权的增强,慈禧垂帘听政体制的形成。本卷共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与各地各族反清起义、成丰朝的危局和湘淮军集团的崛起、同治朝的内政与外交、道成同三朝的思想和文化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8卷)》
本卷叙述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三年(1840~1874年)的经济史包括道光*后十年衰敝的社会经济和河工等废弛,长期濒于破产的财政和财政结构的演变,太平天国统治地区的经济状况,长期战乱造成社会的破坏,自强新政的经济措施,清政府在列强暴力挟制下的国土开放和不利于中国的国际贸易结构的形成。本卷共分国土开发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通国被迫开放和特权让许、财政制度的演变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和财经政策措施、战乱后的废墟和给予封建秩序的冲击、清政府“自图振兴”国策的经济实践等六章。
《清代全史(第9卷)》
本卷叙述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1年)间的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史。包括光绪政局,边疆的规复与建设,清政府与周边各国的关系,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瓜分危机,政体改革的波折,光绪军制的变革。本卷共分光绪前期政治、边疆规复与发展、从唇亡齿寒到瓜分危机、整体改革一波三折、光宣军事制度的改革、光宣思想文化的流变、清帝国的崩溃等七章。
《清代全史(第10卷)》
本卷叙述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1年)的经济史。包括清王朝面临的国际新形势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的经济措施,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势.清末手工业的局部发展和解体趋势。光绪时期外商在华投资的扩张,清末资本主义新式企业的发生与发展,清末国内商业和城乡市场,金融和财政,此起彼伏的反清斗争和清王朝的覆亡。本卷共分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各族人民大起义失败后封建生产关系的延续和变化、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势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微弱增长、手工业的局部发展和解体趋势.外国在华投资的扩张和中外贸易、资本主义形式企业的发生发展、国内商业和城乡市场、清末的金融财政等八章。
燃烧的远征:十字军东征简史/欧洲中世纪系列 本书特色 1. 历史作家、“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作者拉尔斯·布朗沃思的新作。布朗沃思的前作《拜占庭帝国》《维京传奇》和...
中国历史研究法-跟大师学国学 本书特色 历史学家张荫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虽未达西洋史学方法,然实为中国此学之奠基石,其举例之精巧亲切而富于启发性,西方史法...
《大分离》内容简介:○接续《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线索,重述人类的大分离故事 ○为什么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不是相反?探究现
华工史话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时期的海外华工史,主体上是一部苦力贸易史,它是殖民主义的罪恶产物。大量华工被贩卖到海外,过着猪狗不如的苦役生活,及至30年代,华工作...
《世界小史》内容简介: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撰写,一经出版便受到热烈欢迎。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
胡适一生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政治人,都饱受争议。本书于学界热衷讨论之胡适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等论题之外,独辟蹊径,对胡适的
史记:百家汇评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史记》白文本的基础上,以旁批的形式对《史记》的研究评注性文字进行汇集辑录而成的一个新的《史记》版本。史记:百家汇评本 内容...
《礼仪金说:社交礼仪》内容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
中华生活经典-阳羡茗壶系 骨董十三说 本书特色 《骨董十三说》从“骨董”字义谈起,进而论其本义、类别极其见识与杂说,是我国收藏史上一部较早探讨骨董收藏的专论。《...
女真源流史(2004/2) 内容简介 女真诸部出自东夷,由肃慎流变为诸申、女真、女直、满洲,还有其他东夷诸支,如勿吉演变为靺鞨,挹娄演变为伊娄(后加入鲜卑集团形...
(甲骨文)德川幕府与御三家:三百年的野心与权术 本书特色 德川家康的子嗣中,始于义直的尾张家、始于赖宣的纪伊家,以及始于赖房的水户家,这三大门第合称德川御三家。...
《缅甸荡寇志(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讲述了一九四二年日军连破星、马,席卷中南半岛,长驱入缅,声言将与希特勒纳粹军队会师中
《崔炳元音乐作品集:歌剧《貂蝉》钢琴缩谱》内容简介:《崔炳元音乐作品集(套装版共4册)》包括歌剧《貂蝉》管弦乐总谱、歌剧《貂
《共演战略:重新定义企业生命周期》内容简介:北大“光华思想力”重头作品,一部现代战略管理集大成著作,光华管理学院MBA、EMBA、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内容简介: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
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外一种:辛亥革命时期洪门人物传稿 内容简介 《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从海外洪门的起源、分布和复杂的内部关系谈起,接着论述在保皇和革命...
【内容简介】尊严是一种以它自身为目的的道德价值,它并不为达到任何其他目的服务,更不能为其他目的而被牺牲掉。失去尊严的人不
牛津少儿世界历史 本书特色 《牛津少儿世界历史》针对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知识结构,将漫长的世界历史划分为5个时间段,精心选择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内容,通过讲述一位...
《顶级悬案》内容简介:恶魔是否一直逍遥法外? 正义是否永无实现之日? 有人会毫无动机地犯罪吗? ★FBI心理画像师约翰·道格拉斯
《共谋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内容简介:由中联部主办、福建省委承办的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于2017年6月10-12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