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 清代的历史,和以往有很大区别,中国被突然卷入了世界潮流,用什么样的政治智慧应付外忧内患的局面,是摆在清政府面前的严峻难题,应付这种局面的历史,值得我们今天研究思考
★ 此套书是辽宁人民版绝版后的修订新版,是建国后史学界仅有的几部全清史编撰之一,市面极为少见
★ 本套书汇聚国内清史研究专家,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呈现一部更完整、更全面的清代史
★ 本书不设总主编,采取分卷主编负责制,**卷主编李洵、薛虹,第二卷主编王戎笙,第三卷主编郭松义,第四卷主编王戎笙,第五卷主编韦庆远、叶显恩,第六卷主编喻松青、张小林,第七卷主编龙盛运,第八卷主编宓汝成,第九卷主编徐彻、董守义,第十卷主编刘克祥,均为领域内专家学者
《清代全史》共计10卷,内容如下:
《清代全史(第1卷)》
本卷叙述清代前期的历史,包括满族的先世,满族的兴起和后金汗国的建立,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后金汗国,女真各部的统一。皇太极统治时期后金国社会的变化与政策的调整。入关前的社会状况.明与清之间的战争与双方实力的消长。皇太极之死与中国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本卷共分满族的先世、金国努尔哈赤时期在辽东的统治、金国在天聪时期的发展、入关前夕清朝势力的形成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2卷)》
本卷叙述顺治元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44~1683年)间的历史,包括清政府通过军事手段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遍及全国的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抗清运动。清初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清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中外关系。本卷共分清朝的建立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抗清民族运动的兴衰与南明的覆亡、清初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及各项政策、清初的统一大业、清初的政治制度、中外关系、清初的思想文化等七章。
《清代全史(第3卷)》
本卷主要叙述康熙中后期的历史,内容包括康熙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康熙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清朝统一漠北、青、藏的进程。反击沙俄的武装入侵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顺、康时期的典章制度,吏治与财政。学术文化与科学技术,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本卷共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康熙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统一漠北与青海、清朝驱准保藏的斗争、康熙中后期的中外关系、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及租佃关系、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和吏治废弛、各地的抗租抗粮斗争和武装反清、康熙中叶以后的学术文化等九章。
《清代全史(第4卷)》
本卷叙述雍正元年至乾隆六十年(1723~1795年)的政治史、包括雍乾时期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军机处的设置与执掌、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以及生活的日趋腐化。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统一,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概况。本卷共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统治阶级的日趋腐朽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统一、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概况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5卷)》
本卷叙述雍正元年至乾隆六十年(1723~1795年)的经济史,包括这一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整顿与改革,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采矿业的空前发展,官私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人口增长。清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以及这一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本卷共分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劳动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品交换的形式与内容、对外贸易与对外关系、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基层社会组织与乡绅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6卷)》
本卷叙述嘉庆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796~1840年)的历史,包括清朝军事力量的衰落.财政状况的恶化.手工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变化,社会状况和社会危机的深化.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乾嘉道时期的学术文化。本卷共分嘉道时期政治概况和统治的衰弱,经济状况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嘉道时期的基层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清中叶的学术文化等六章。
《清代全史(第7卷)》
本卷叙述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三年(1840~-1874年)的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与沙俄侵华、中外关系的大变局,太平天国与各地的反清起义.咸丰朝的危局和湘淮军团的崛起地方分权的增强,慈禧垂帘听政体制的形成。本卷共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与各地各族反清起义、成丰朝的危局和湘淮军集团的崛起、同治朝的内政与外交、道成同三朝的思想和文化等五章
《清代全史(第8卷)》
本卷叙述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三年(1840~1874年)的经济史包括道光*后十年衰敝的社会经济和河工等废弛,长期濒于破产的财政和财政结构的演变,太平天国统治地区的经济状况,长期战乱造成社会的破坏,自强新政的经济措施,清政府在列强暴力挟制下的国土开放和不利于中国的国际贸易结构的形成。本卷共分国土开发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通国被迫开放和特权让许、财政制度的演变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和财经政策措施、战乱后的废墟和给予封建秩序的冲击、清政府“自图振兴”国策的经济实践等六章。
《清代全史(第9卷)》
本卷叙述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1年)间的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史。包括光绪政局,边疆的规复与建设,清政府与周边各国的关系,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瓜分危机,政体改革的波折,光绪军制的变革。本卷共分光绪前期政治、边疆规复与发展、从唇亡齿寒到瓜分危机、整体改革一波三折、光宣军事制度的改革、光宣思想文化的流变、清帝国的崩溃等七章。
《清代全史(第10卷)》
本卷叙述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1年)的经济史。包括清王朝面临的国际新形势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的经济措施,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势.清末手工业的局部发展和解体趋势。光绪时期外商在华投资的扩张,清末资本主义新式企业的发生与发展,清末国内商业和城乡市场,金融和财政,此起彼伏的反清斗争和清王朝的覆亡。本卷共分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各族人民大起义失败后封建生产关系的延续和变化、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势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微弱增长、手工业的局部发展和解体趋势.外国在华投资的扩张和中外贸易、资本主义形式企业的发生发展、国内商业和城乡市场、清末的金融财政等八章。
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研究 本书特色 黄朴民同志的《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研究》一书是全面阐述董生思想的优秀著作。他首先探索了董仲舒新儒学产生...
《破冰:如何打破谈判僵局》内容简介:谈判,是人们相处、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价值观相左、利益相冲突的人们构建和谐关系的
东方博物:第三十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浙江丽水灵鹫石塔,浙江嘉善泗洲塔天官文物,元明清瓷器纹饰“番莲花”研究,北京新出土唐英妾可姬瓷相关宋代文献记载新思考...
中国社会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之一。全书以农工商业、财产、钱币等18个讲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对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了深入而系...
西汉文明之光-长沙马王堆汉墓 内容简介 1972年7月30日,新华社报道,长沙马王堆发掘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墓,出土大批稀世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当年...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本书特色 著名历史作家袁腾飞作长序推荐:吴钩老师的这本书,能使你对宋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打开这本书,体验一份美好。近100幅古...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套装上下卷)》:殖民帝国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海上马车夫”,英国从...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扫除了以往诸多对西方崛起所作出的错误解释,展示出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一幅清晰而可
羊城后视镜:5 本书特色 作者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以追寻羊城历史文化沉淀及再现其人文精神为目标,通过深入的探秘追踪、抽丝剥削,向读者带来了一部记载岭南历史文...
西北联大 本书特色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建校80周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泳作序并推荐西北联大 内容简介 《西...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通过对王韬的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
吴忠市地名故事 本书特色 宁夏地名故事的初稿,由全区地名工作者和地名爱好者、专家学者提供,经过筛选,将与地名有关的、具有真善美思想内涵的调研分析、故事、传说辑录...
香港方物志-(珍藏版) 本书特色 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
《大运河文化研究(第一卷)》内容简介:本书选编了2018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主题的专家文章30余篇,分8个专栏,从理论指引、实践
魂断马嵬坡-漫说中国历史-28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部荡气...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太多夸张杜撰,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戏剧化的奇谋更是子虚乌有,民间传说则给诸葛亮附上了一层出神入化的神秘
英国黑室女兵 本书特色 《英国黑室女兵》讲述了曾在布莱切利庄园工作过的15名女性的故事。布莱切利庄园,曾经是二战期间英国进行密码破译的情报中心。在1942至19...
正气文天祥-漫说中国历史-34-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靖康之耻、精忠岳飞、贾似道误国、正气文天祥等著名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内容简介: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代表作:“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灵来写和读的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