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有众多贡献卓著、影响深远的人物,胡政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近四十年的报业生涯中,他曾任《大共和日报》总编辑、《大公报》总经理等;曾创办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并同张季鸾、吴鼎昌一起创办了《大公报》新纪公司。他是一名杰出的新闻记者,更是一位卓越的报业家。作为记者,他有正直的品格、进步的思想、敏锐的眼光和犀利的文笔;作为报业家,他有宽阔的胸襟、超前的意识、勤奋的精神和出众的经营才能。可以这样说,谈中国新闻史,《大公报》是其中一座令人景仰、令人叹服的高峰;而谈《大公报》,胡政之又是其中一位可在史册上施以浓墨重彩的人物。
这部《胡政之文集》,收录了胡政之在新闻界奋斗几十年留下来的主要文章。虽然从这些文章中很难读出他在报业上的经营之道,但以此作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映照,了解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却是不可多得的**手资料。
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有众多贡献卓著、影响深远的人物,胡政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近四十年的报业生涯中,他曾任《大共和日报》总编辑、《大公报》总经理等;曾创办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并同张季鸾、吴鼎昌一起创办了《大公报》新纪公司。他是一名杰出的新闻记者,更是一位卓越的报业家。作为记者,他有正直的品格、进步的思想、敏锐的眼光和犀利的文笔;作为报业家,他有宽阔的胸襟、超前的意识、勤奋的精神和出众的经营才能。可以这样说,谈中国新闻史,《大公报》是其中一座令人景仰、令人叹服的高峰;而谈《大公报》,胡政之又是其中一位可在史册上施以浓墨重彩的人物。
这部《胡政之文集》,收录了胡政之在新闻界奋斗几十年留下来的主要文章。虽然从这些文章中很难读出他在报业上的经营之道,但以此作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映照,了解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却是不可多得的**手资料。
胡政之(1889—1949)四川成都人。名霖,字政之,笔名冷观。1911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1916年从《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手中接任《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底以《大公报》记者身份赴巴黎和会采访,为中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第一人。1921年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随后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与张季鸾、吴达诠共同接办《大公报》,任经理兼副总编辑。1945年以中国代表团团员身份赴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胡政之为旧中国报业奋斗三十余年,其中经营《大公报》二十余年,他以“文人论政”“文章报国”为目的,坚持“不私”“不盲”原则,创造了一整套办报策略和方法。他还是报业全才,精通日、英、德、法等多国语言,采访、编辑、写通讯,乃至撰写社评、吋评等,样样精通,留有大量文章论著。他视报业为生命,1948年,因过度疲劳,病倒于刚刚复刊的香港《大公报》任上,1949年病逝于上海。
★ 与现代对话的“朝鲜评传”★ 出版发行之后,备受学术界好评和普通读者的喜爱★ 在韩国国内掀起朝鲜王朝文化史研究的一波热潮朝鲜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由太祖李成...
新闻业与新媒介 本书特色 “帕夫利克……介绍了全景相机等新技术的发展,论述了数字报道的复杂性。他并未掉入技术乐观主义的陷阱,他强调了新技术对隐私权、新闻准确性和...
《纯粹理性批判》内容简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他认为当时的哲学界一片混乱:独断论者内部分
忆往谈旧录-梁漱溟回忆录 本书特色 综观(我)四五十年间,有革命思想就要革命,有出世思想就要出家,说改造社会就要下乡,说扰日就要去敌后工作,主张以联合求统一就奔...
精读刘师培 内容简介 刘申叔先生学行小传一、专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课概论第二课文学辨体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第四课魏晋文学之变迁第五课宋齐梁陈文学概略二、文论...
中国新闻史 本书特色 刘家林编写的《中国新闻史》是中国专门史文库中的其中一本,分三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公元713—1815年),中国近...
清代的外交与外交礼仪之争-(全二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开玺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清代的...
在北大听讲座(第19辑) 本书特色 经过深长地思索,使我确切见到,如果我彻底下决心,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则我所放弃的必定是真正的恶。而...
《读书》2020年合订本 本书特色 《读书》2020年合订本是全年12期杂志内容合集,2020年《读书》刊发文章三百多篇,文章整体上兼顾思想性与可读性,倡导专业...
罗伊·麦德维杰夫(Рой Медведев),男,生于1925年11月4日,格鲁吉亚梯比里斯城人,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主席之一。在长达几十年...
中国网络通史(全六册) 本书特色 中国网络的20年,从商业化的角度看,貌似群雄四起,实则浑水摸鱼;从生活化的角度看,熟人社会凋敝,陌生社会兴起。这个过程中,*鲜...
《谛听杂音》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1930年代“南来文人”的角色和贡献;第二辑:1940、1950年代之交“青年文化教养”的
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论述了自18世纪至20世纪末三百年以来,中国家族从古老衰败的封建末世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演化过程中,其观念文化...
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二卷-(上下册) 目录 一、安那其的眷恋——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流行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无政府主义以教育为革命说无政府浅说废家族...
中国艾滋病调查 内容简介 我自1996年接触**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走过十余个县市、数十个乡镇、百余个村庄,调查过数以千计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收到过万余封来信,...
《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框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新时期反恐背景下的争议之战——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的框架建构特点,检...
《自我的挣扎》内容简介:人们天生的良好道德因为忠诚、意志、理性或者悲悯而得到培养、引导和强化,这一点和伦理以及宗教的观点是
文献学讲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的授课讲义,从目录、版本、校雠三方面综合地对文献学的流变概况进行了论述。文献学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授课讲义,从目录、版本...
读库-1401 本书特色 《读库(1401)》一共包含六篇文章,《祖父的新屋》,《刘祥武相亲记》,《社会新闻内部版》,《古巴行记》,《塔窟东来》以及《舌染红尘》...
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本书特色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结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于我国之几党的思想及社会建设都起着里程碑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