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孝图记》描绘了近百个脍炙人口、令人敬佩的行孝故事,书中所收的人物,上自五帝之一的舜,下至清代光绪年间的王萝惺,这些孝子,不论是苦孝、节孝、死孝,还是奉养、承欢、哀祭,都有值得令人称道的地方,对教育人们尊敬老人、孝敬父母,都是很有帮助的。
《百孝图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尽管人们习惯上认为“孝”属于儒家伦理文化范畴,但实际上儒、释、道都推重孝道,有所谓“三教之发源,皆孝德所自始;三教之归极,皆孝德所演成。是孝德又足以统乎三教”之说(清·李时品《百孝昏序》)。三教推重孝道,表现却各有不同,儒家主张对尊亲养生奉死,道教主张福及亲族,佛教则主张惠及众生。但是,孝道之深入人心,主要的还应归功于儒家文化的大力张扬。儒家视“孝”为仁义之本,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木与!”(《论语·学而》)传说孔子作《孝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属于“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明确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百行孝为先、孝为仁之本、孝乃立身之本等思想观念,逐渐成了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了检验或约束人们的社会文化行为的重要标准之一。笃行孝道受到了儒家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赞扬。
出于宣扬孝道的目的,史家在各种官修正史中特辟《孝友传》,勾那些孝顺尊亲、友爱兄弟的人物卡对碑立传。同样是出于宣扬孝道的目的,各种各样的《孝子传》先后问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昭之《孝子传赞》三卷,晋·萧广济《孝子传》十五卷,南朝·宋·郑缉之《孝子传》十卷,师觉授《孝子传》八卷,宋躬《孝子传》二十卷,以及佚名《孝子传略》二卷。由于战火兵燹,这些书籍早已亡佚。清代道光年问,高邮茆泮林搜集遗佚,辑得刘向、萧广济、王歆、王昭之、周景式、师觉授、宋躬、虞盘和佚名等所作《孝子传》九种,收入“十种古逸书”丛书中。近代以来,据“十种古逸书”丛书所收《孝子传》和史书《孝友传》编撰各种孝子故事的书籍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清成丰年间黄小坪编著的《百孝图说诗传》,光绪初年陈凤屏依据黄著又加增订、李时品述说的《百孝图说》,清末政治家、文学家张之洞的《百孝图说》,1937年陕中郭莲青据黄著改编的《百孝图说》,等等。就其内容来看,皆是题目下有两句诗对孝行人物进行评介,然后用文言介绍孝行人物的主要事迹,因此可以肯定基本上都是从黄小坪的《百孝图说诗传》这一系统演化而来。
《百孝图说》所收的人物,上自五帝之一的舜,下至清代光绪年间的王萝惺。作者把这些人物分为帝孝、王孝、贤孝、温清、贫养、乞养、禄养、嗜养、先馈、爱亲、敬亲、悦亲、遵教、承志、感亲、祈寿、祷疾、侍疾、食医、药医、割股、救罪、拯难、感暴、殉难、寻亲、护棺、哀毁、营葬、庐墓、像事、哀祭、哀思、报仇、孝祖、孝友、锡类、节孝、贞孝、乳孝等40类,其中许多人物的孝行颇为感人,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收入书中的这些孝子,不论是苦孝、节孝、死孝,还是奉养、承欢、哀祭,都有值得令人称道的地方,对教育人们尊敬老人、孝敬父母,都是很有帮助的。尽管作者划分较细,试图有所区别,但孝道归结到一点,不外是养生奉死,因此不少孝子故事都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但是也应该指出,书中一些受到作者称赞的孝行,其实未必符合天理人伦。如“唐俨夫妇笃孝思”、“黄家瑞割股医母”、“郭巨埋儿天赐金”等所宣扬的孝道,既违背天理,又不近人情,实际上是一种“愚孝”。再如“浣纱女殉母全贞”、“元氏女投水殉父”、“曹娥投瓜得父尸”、“饶娥痛父哭水滨”等以死殉难之“孝”。都是以极端的行为来全“孝”。类似这样的“孝”,其父母如果九泉有知,肯定不会赞许。这些所谓的孝行,表面看来似乎符合儒家的孝道观念,实际上反映出的却是宋明理学家的孝道思想,对人们的精神和肉体都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对这类所谓的“孝行”,必须予以严厉的批判。至于作者在书中宣扬的“孝感”,封建迷信成分居多,应该加以甄别,不能偏听偏信。另外,书中述及古代孝子的时候,叙其时代依据原有文献,而人物的籍贯居里则多采用清朝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人物时代与籍贯居里不一致的情况。这也是读者阅读时应该加以注意的。
汉文帝名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母亲薄后梦见苍龙,遂生下文帝。文帝自幼忠实地奉行孝道。高祖征伐代王陈稀返回洛阳之后,认为代地在常山以北,接近匈奴,经常受到侵犯,就把山两太原的属地划分一些给代郡,以扩大代郡的地盘,命令群臣从诛王中选择一个可以胜任的人,立为代王。群臣都说刘恒贤明孝顺、性情温良,可立为代王。于是,刘恒就被立为代王,建郁晋阳(今山两太原),后来又迁都中都(今山西平遥县)。汉高祖死后,皇后吕雉及吕氏兄弟专擅朝政,承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定计,除去吕,迎立代工刘恒为帝。文帝尊母亲薄氏为皇太后,侍奉太后十分恭谨,赡养之事不敢懈怠。后米,薄太后生病,卧床三年。汉文帝早早晚晚在身边侍候,眼睛不曾眨一下,也不曾解衣休息,煎的汤药必须亲口尝一尝冷热是否合适,然后才端上去。当时,天下人都称赞文帝仁爱孝顺。据史书记载,绛候周勃被人诬陷图谋造反,被捕入狱,处以死罪。朝中大臣虽知周勃冤屈,却没有人敢营救。薄太后听说后,责备文帝说:“绛侯当初诛杀诛吕姓乱臣时,身上系着阜帝玉玺,手中握有重兵,那个时候尚且不反。如今仅享一个小县的俸禄,却要谋反吗?”汉文帝意思到自己的过错,向太后谢罪,赦免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原来享受的俸邑。从这件事来看,汉文帝小心侍奉母亲,闻过能改,可以说是身居至尊之位而能够尽孝的人了。
【评说】
俗话说“人一阔脸就变”、如果贵为帝王,身居兆民之上,川剧的变脸术恐怕也不及他变得性。翻翻二十五史,看看那些一夜之间变泰发迹的人,不变脸者有几?身份变了,地位变了,所处环境变了,面对的人群变了,脸变一变似乎也无可指责。但是,在变脸的同时切记下可失却真情和诚心。如果脸随环境变,心随脸变,那就不是变脸的问题了,而是变德性了。赤子之心、纯朴之情、恭敬之意、仁义之德如果一变,那就完全失去了本真。汉文帝身居至尊之位而能小心事亲、闻过即改,说明他贵为帝王却没有丧失做人的本真。
魏主宏孝感玺文
吮痈起沉痼一片天真
临丧至毁形满腔孺慕
北魏主宏,姓拓跋氏,幼有至性。当四岁时,父弘病痈,医药不效。宏亲吮之,立愈。弘喜黄老浮屠之学,心厌尘俗,集百官传位于宏,时方五岁也,悲泣不止、父怪问之,答曰:“代亲之感,悲从中来。”父叹曰:“我儿真孝子,必能治国矣。”宏即继位,建号太和。当修筑宗庙时,掘地得一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略曰“孝思慈亲”。百官为之竦动,宏亦改容。据《北史》载,太和十四年秋,母冯氏死,宏水粒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群臣力谏,始进一粥。及表请下葬地,宏曰:“奉侍梓宫,犹思仿佛见之。山陵迁厝,诚不忍闻。”固请,乃葬方山,以母生前乐此山风景,每日“必葬我此山”,故从其愿。冯氏性悍,每忌宏英明,恐不利于己,曾于严寒闭之空室,绝食三日,继之又杖之,几死。宏无怨言,亦无恨意。十五年春,宏谒母陵,上奉祭品,追思哀哭,终日不食。侍中冯诞哭劝,至夜分,乃允。饭罢,朝夕哭。值祥期,于事前帅百官夜宿太和庙,哭极衰礼毕,易服,缟冠草带黑履,复哭至晓。次日易祭服,缟冠白布深衣绳履。既祭出庙,立哭良久,始还宫。已而祭陵,恸哭声嘶,绝而复苏者数次。拜陵既毕,乃奉神主迁于太和庙。如魏主宏者,可谓大孝终身慕父母矣。
作者:(清代)黄小坪
译者:卫绍生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 内容简介 语音学主要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更多地关注语音的物质和客观层面;而音系学主要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主要探讨语音的系统、功能等问题。这两...
《藏地白皮书》内容简介:2003年,当21岁的傅真遇到25岁的铭基时,她是即将赴英伦留学的大四女生,而他是沉默内敛的香港男生。他们
中华国学百部 中华典故故事 本书特色 典故,就是典例故实。典故多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代诗文等,虽只言片语,却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聪明睿智,揭示深刻的人生...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内容简介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首次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从宏观层面加以集中考察,尤其是着重结合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几个与之相关方面(...
写作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基础理论篇、文体写作篇两大部分。每部分既有简明通俗的“理论概说”,也有较为精当的“例文评析”,并有重在实践的“单项训练”,有些篇章的...
新华谚语词典 本书特色 一部中型谚语词典,收录常用谚语约5000条。☆条目分正条、副条,反映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释义准确、简明,充分揭示深层意义。例句丰富...
当那些小小的好奇心可以解释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这本书再次把我们拖入了历史与经济汇聚的旋涡。——法国《现实价值》杂志(Valeurs Actuelles)经济史是健...
汉语基础教程 本书特色 本教材编撰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普通语言学理论,从语音、词汇、词义、语法、修辞、文字等方面讲解汉语基本知识,在讲解过程中,稍侧重现代汉语,同...
知识与文化-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知识与文化》一书的内容共分为三编。**编阐述知识论,第二编从文化的观点来说明了各种理论知识之形成,*...
凯叔作家、声音表演艺术家、主持人。创办了超过5000万孩子喜爱的凯叔讲故事APP,至今凯叔讲故事APP已播出数万音视频故事内容,这些故事包括科学探案、奇幻冒险、...
格萨尔王全传-(上下) 本书特色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故事,热情讴歌了正义战...
闻一多说神话 本书特色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文学家、学者。《闻一多说神话》融汇民间报告、文学、历史学及考古学,运用质询的...
中国文化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种之起原;洪水以前之制作;家族及私产制度之起原;政法之萌芽;文字之兴;洪水以后之中国等。中国文化史 目录 绪论**...
寿安宫-天堂的拐弯 本书特色 '故宫秘境丛书'描写了故宫的七处'隐秘角落':武英殿、慈宁花园、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景阳宫。 所谓的'秘境'是对大多数...
读库0606 本书特色 Mook《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
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 本书特色 英国社会的显赫人物大多在牛津或剑桥大学读过书,他们入校时未必都是国家的“千金弟子”,但毕业时肯定有特权和财富的锦绣前程。——...
十三年前,東海一戰,傲視武林的李相夷從此消聲匿跡。十三年後,東海之約,足智多謀的李蓮花如何負傷對決?最後結局會是如何?一切謎團即將在此解開!「我以為很快就能向你...
爱一个人只有两条路,给他自由,或是成为很棒的女人。风靡两岸三地2000万读者!不看张小娴,你怎麼懂得爱情?离开,原本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那些痛苦增加了你生命的...
北京阅读空间漫游指南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阅读空间意义非凡,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一环:涵盖北京所有城区的书城、书市、图书馆、新华书...
知情识趣 本书特色 ☆华语乐坛**作词人林夕*新作品。《知情识趣》不谈道,只谈心;不一本正经,而是有风格的独白,被誉为林氏随笔中“*有深度”的佳作。☆林夕的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