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孝图记》描绘了近百个脍炙人口、令人敬佩的行孝故事,书中所收的人物,上自五帝之一的舜,下至清代光绪年间的王萝惺,这些孝子,不论是苦孝、节孝、死孝,还是奉养、承欢、哀祭,都有值得令人称道的地方,对教育人们尊敬老人、孝敬父母,都是很有帮助的。
《百孝图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尽管人们习惯上认为“孝”属于儒家伦理文化范畴,但实际上儒、释、道都推重孝道,有所谓“三教之发源,皆孝德所自始;三教之归极,皆孝德所演成。是孝德又足以统乎三教”之说(清·李时品《百孝昏序》)。三教推重孝道,表现却各有不同,儒家主张对尊亲养生奉死,道教主张福及亲族,佛教则主张惠及众生。但是,孝道之深入人心,主要的还应归功于儒家文化的大力张扬。儒家视“孝”为仁义之本,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木与!”(《论语·学而》)传说孔子作《孝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属于“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明确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百行孝为先、孝为仁之本、孝乃立身之本等思想观念,逐渐成了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了检验或约束人们的社会文化行为的重要标准之一。笃行孝道受到了儒家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赞扬。
出于宣扬孝道的目的,史家在各种官修正史中特辟《孝友传》,勾那些孝顺尊亲、友爱兄弟的人物卡对碑立传。同样是出于宣扬孝道的目的,各种各样的《孝子传》先后问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昭之《孝子传赞》三卷,晋·萧广济《孝子传》十五卷,南朝·宋·郑缉之《孝子传》十卷,师觉授《孝子传》八卷,宋躬《孝子传》二十卷,以及佚名《孝子传略》二卷。由于战火兵燹,这些书籍早已亡佚。清代道光年问,高邮茆泮林搜集遗佚,辑得刘向、萧广济、王歆、王昭之、周景式、师觉授、宋躬、虞盘和佚名等所作《孝子传》九种,收入“十种古逸书”丛书中。近代以来,据“十种古逸书”丛书所收《孝子传》和史书《孝友传》编撰各种孝子故事的书籍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清成丰年间黄小坪编著的《百孝图说诗传》,光绪初年陈凤屏依据黄著又加增订、李时品述说的《百孝图说》,清末政治家、文学家张之洞的《百孝图说》,1937年陕中郭莲青据黄著改编的《百孝图说》,等等。就其内容来看,皆是题目下有两句诗对孝行人物进行评介,然后用文言介绍孝行人物的主要事迹,因此可以肯定基本上都是从黄小坪的《百孝图说诗传》这一系统演化而来。
《百孝图说》所收的人物,上自五帝之一的舜,下至清代光绪年间的王萝惺。作者把这些人物分为帝孝、王孝、贤孝、温清、贫养、乞养、禄养、嗜养、先馈、爱亲、敬亲、悦亲、遵教、承志、感亲、祈寿、祷疾、侍疾、食医、药医、割股、救罪、拯难、感暴、殉难、寻亲、护棺、哀毁、营葬、庐墓、像事、哀祭、哀思、报仇、孝祖、孝友、锡类、节孝、贞孝、乳孝等40类,其中许多人物的孝行颇为感人,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收入书中的这些孝子,不论是苦孝、节孝、死孝,还是奉养、承欢、哀祭,都有值得令人称道的地方,对教育人们尊敬老人、孝敬父母,都是很有帮助的。尽管作者划分较细,试图有所区别,但孝道归结到一点,不外是养生奉死,因此不少孝子故事都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但是也应该指出,书中一些受到作者称赞的孝行,其实未必符合天理人伦。如“唐俨夫妇笃孝思”、“黄家瑞割股医母”、“郭巨埋儿天赐金”等所宣扬的孝道,既违背天理,又不近人情,实际上是一种“愚孝”。再如“浣纱女殉母全贞”、“元氏女投水殉父”、“曹娥投瓜得父尸”、“饶娥痛父哭水滨”等以死殉难之“孝”。都是以极端的行为来全“孝”。类似这样的“孝”,其父母如果九泉有知,肯定不会赞许。这些所谓的孝行,表面看来似乎符合儒家的孝道观念,实际上反映出的却是宋明理学家的孝道思想,对人们的精神和肉体都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对这类所谓的“孝行”,必须予以严厉的批判。至于作者在书中宣扬的“孝感”,封建迷信成分居多,应该加以甄别,不能偏听偏信。另外,书中述及古代孝子的时候,叙其时代依据原有文献,而人物的籍贯居里则多采用清朝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人物时代与籍贯居里不一致的情况。这也是读者阅读时应该加以注意的。
汉文帝名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母亲薄后梦见苍龙,遂生下文帝。文帝自幼忠实地奉行孝道。高祖征伐代王陈稀返回洛阳之后,认为代地在常山以北,接近匈奴,经常受到侵犯,就把山两太原的属地划分一些给代郡,以扩大代郡的地盘,命令群臣从诛王中选择一个可以胜任的人,立为代王。群臣都说刘恒贤明孝顺、性情温良,可立为代王。于是,刘恒就被立为代王,建郁晋阳(今山两太原),后来又迁都中都(今山西平遥县)。汉高祖死后,皇后吕雉及吕氏兄弟专擅朝政,承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定计,除去吕,迎立代工刘恒为帝。文帝尊母亲薄氏为皇太后,侍奉太后十分恭谨,赡养之事不敢懈怠。后米,薄太后生病,卧床三年。汉文帝早早晚晚在身边侍候,眼睛不曾眨一下,也不曾解衣休息,煎的汤药必须亲口尝一尝冷热是否合适,然后才端上去。当时,天下人都称赞文帝仁爱孝顺。据史书记载,绛候周勃被人诬陷图谋造反,被捕入狱,处以死罪。朝中大臣虽知周勃冤屈,却没有人敢营救。薄太后听说后,责备文帝说:“绛侯当初诛杀诛吕姓乱臣时,身上系着阜帝玉玺,手中握有重兵,那个时候尚且不反。如今仅享一个小县的俸禄,却要谋反吗?”汉文帝意思到自己的过错,向太后谢罪,赦免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原来享受的俸邑。从这件事来看,汉文帝小心侍奉母亲,闻过能改,可以说是身居至尊之位而能够尽孝的人了。
【评说】
俗话说“人一阔脸就变”、如果贵为帝王,身居兆民之上,川剧的变脸术恐怕也不及他变得性。翻翻二十五史,看看那些一夜之间变泰发迹的人,不变脸者有几?身份变了,地位变了,所处环境变了,面对的人群变了,脸变一变似乎也无可指责。但是,在变脸的同时切记下可失却真情和诚心。如果脸随环境变,心随脸变,那就不是变脸的问题了,而是变德性了。赤子之心、纯朴之情、恭敬之意、仁义之德如果一变,那就完全失去了本真。汉文帝身居至尊之位而能小心事亲、闻过即改,说明他贵为帝王却没有丧失做人的本真。
魏主宏孝感玺文
吮痈起沉痼一片天真
临丧至毁形满腔孺慕
北魏主宏,姓拓跋氏,幼有至性。当四岁时,父弘病痈,医药不效。宏亲吮之,立愈。弘喜黄老浮屠之学,心厌尘俗,集百官传位于宏,时方五岁也,悲泣不止、父怪问之,答曰:“代亲之感,悲从中来。”父叹曰:“我儿真孝子,必能治国矣。”宏即继位,建号太和。当修筑宗庙时,掘地得一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略曰“孝思慈亲”。百官为之竦动,宏亦改容。据《北史》载,太和十四年秋,母冯氏死,宏水粒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群臣力谏,始进一粥。及表请下葬地,宏曰:“奉侍梓宫,犹思仿佛见之。山陵迁厝,诚不忍闻。”固请,乃葬方山,以母生前乐此山风景,每日“必葬我此山”,故从其愿。冯氏性悍,每忌宏英明,恐不利于己,曾于严寒闭之空室,绝食三日,继之又杖之,几死。宏无怨言,亦无恨意。十五年春,宏谒母陵,上奉祭品,追思哀哭,终日不食。侍中冯诞哭劝,至夜分,乃允。饭罢,朝夕哭。值祥期,于事前帅百官夜宿太和庙,哭极衰礼毕,易服,缟冠草带黑履,复哭至晓。次日易祭服,缟冠白布深衣绳履。既祭出庙,立哭良久,始还宫。已而祭陵,恸哭声嘶,绝而复苏者数次。拜陵既毕,乃奉神主迁于太和庙。如魏主宏者,可谓大孝终身慕父母矣。
作者:(清代)黄小坪
译者:卫绍生
老北京的风味小吃与历史渊源 本书特色 《老北京的风味小吃和历史渊源》详细介绍了老北京的粘货、烙烤、蒸煮、肉食、流食等五大类经典小吃的基本常识,以及小吃的起源、人...
在响雷中炸响-一个人的电影史 本书特色 电影是社会历史的万花筒。电影所表现的内容纷繁复杂,涉及人性深度、心理深处、伦理深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
2013-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为《咬文嚼字》2013年度的合订本(精装)。合订本保持了一贯的特色:知识实用,文字生动,材料新颖。刊物公布的年度十大语...
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1648-1806年/帝国法、宗教和文化 本书特色 1648至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可以视为一种区域性中欧。这个帝国以其联邦的形式,以其大量...
性的历程-从两宋到明清 本书特色 五千年饮食男女 中国版《性学报告》天涯热帖《性爱国学课》繁体版在台湾金石堂、诚品等网路书店荣登人文历史类排行榜前十位,持续热...
中国古代礼俗 目录 引言**章 中国礼俗的源流一礼俗的起源二礼俗的形成三礼俗的发展和演变第二章 育子礼俗一报喜二洗三朝三做满月四命名五抓周六家教七拜师第三章 成...
移民美国:中国人在美国的生存法则纪实100篇 本书特色 《移民美国——中国人在美国的生存法则纪实100篇》由曾戈著,编辑推荐:一块历经沧桑的土地,呈现百...
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第一辑总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字研究》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是“CSSCI来源...
乡土文化研究-(第一辑) 本书特色 《学津清谈讲座丛书:乡土文化研究(第1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乡土文化系列讲座文稿11篇。该系列讲座由各地方馆报送选题,...
中国民族:一 本书特色 《*国民族(1)》由孙运来主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
先秦卷-中国文化发展史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发展史》 所论述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的...
作品目录目录导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贡献第一编第一章 两大文化传统交汇——佛教输人中土的环境和土壤 第二章 佛教初传
做幸福的语文仁者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命名为《岭南教育家丛书》。“家”这一称谓,通常被赋予了某些神秘甚至神圣的色彩。其实,“家”既可以指经营某种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
精彩摘录他会因为陈泊桥不喜欢他,心中难以克制地疼痛万分,或者因为太喜欢陈泊桥而辗转反侧,但好像还是直到此刻,章决才了解心
传统文化研究:第十五辑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研究(第15辑)》自九十年代初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5辑,重在通过对吴文化的研究,彰显苏州地域特色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个性,...
中华成语故事 内容简介 成语是一种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中国文字中的成语,都有历中事迹片断的缩影;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结晶,语...
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本书特色 1994年初版的《城市季风》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城市的认知,它突破了“国家”的笼统观念,开启了地域文化和城际文化个性及特...
老照片-(第六十三辑) 内容简介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
中国古代航海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航海》系统地整理和归纳了几千年来中国古代航海历史,具体地论述和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航海活动的背景、政策、人物、事件、航路、船舶、...
饮膳肴馔-中华饮食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饮食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穆艳霞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