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审判权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

公正审判权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

作者:朱立恒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05-01

评分:5分

ISBN:978781109713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公正审判权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 内容简介

在刑事诉讼中,审判程序是否公正是决定刑事诉讼是否公正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审判公正,一系列人权公约明确将公正审判权作为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确立下来。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尽管我国在确保刑事审判公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国际人权公约相比,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在公正审判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理论界对于公正审判权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全面。公正审判权本身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理论,目前,我国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因此,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公正审判权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正审判权研究:以为基础》将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交叉学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对公正审判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除导言与结语外,《公正审判权研究:以为基础》共分5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公正审判权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

公正审判权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 本书特色

在刑事诉讼中,审判程序是否公正是决定刑事诉讼是否公正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审判公正,一系列人权公约明确将公正审判权作为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确立下来。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尽管我国在确保刑事审判公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国际人权公约相比,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在公正审判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理论界对于公正审判权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全面。公正审判权本身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理论,目前,我国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因此,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公正审判权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将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交叉学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对公正审判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公正审判权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 目录

导 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章 公正审判权概述
**节 公正审判权的由来和发展
一、公正审判权的起源
二、公正审判权的国际化
第二节 什么是公正审判权
一、公正审判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公正审判权的适用范围
三、公正审判权的主体
第三节 公正审判权的限制
一、公正审判权的保留
二、公正审判权的克减
第四节 公正审判权的监督与执行
一、公正审判权的监督机构
二、公正审判权的执行措施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公正审判权的基础理论
**节 公正审判权的性质
一、公正审判权属于权利
二、公正审判权属于人权
三、公正审判权属于宪法性权利
四、公正审判权属于程序性权利
第二节 公正审判权的思想渊源
一、自然法思想
二、正当法律程序思想
三、法治思想
第三节 公正审判权的价值分析
一、人权保障
二、权力制约
三、司法公正
四、诉讼效率
五、社会和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公正审判权的标准
**节 公正审判权的学理标准
一、国外学者对公正审判权标准的学理探讨
二、国内学者对公正审判权标准的学理探讨
第二节 公正审判权的法律标准
一、公正审判权的国内法标准
二、公正审判权的国际法标准
第三节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公正审判权标准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1款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2款
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3款

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4款
五、《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5款
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6款
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7款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公正审判权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
**节 公正审判权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中的体现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
第1款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吸收
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
第3款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四、少年刑事司法程序
五、刑事上诉制度
六、刑事错案赔偿制度
第二节 我国为实现公正审判权所进行的司法改革
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
二、刑事证据制度改革
三、法院内部改革
四、公开审判制度改革
五、死刑复核程序改革
六、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改革
七、案件请示制度改革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公正审判权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节 我国刑事诉讼与公正审判权标准之间的差距
一、关于法庭的独立性和中立性
二、关于无罪推定原则
三、关于辩护制度
四、关于直接言词原则
五、关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六、关于刑事上诉制度
七、关于刑事错案赔偿制度
八、关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第二节 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实现公正审判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实现公正审判权的必要性
二、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实现公正审判权的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如何以公正审判权为基础进行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一、直接措施
二、间接措施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公正审判权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 作者简介

朱立恒,男,吉林榆树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法律科学》、《人民司法》、《法制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传闻证据规则研究》、《公正审判权研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