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描写个人与纽约社会之间矛盾与抗争的优秀小说,书中探索了社会在冲破旧文化束缚、创造新文化的转变时期上流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矛盾,同时也探讨了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带有根本性的普遍问题,如妇女角色的变化、家庭的重要性、感情与责任的冲突等。华顿的这部小说也告诉读者,社会无论怎样变迁,基本的社会道德是不能违背的,家庭的责任重于一切。
本书是华顿重要小说中的*后一部,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高峰,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故事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主要描绘了纽约上流社会的风俗。华顿是与纽约密切相关的,那是她出生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和*初几年的婚姻时光,用她的话来说,那是“老纽约”。这部小说是她对老纽约怀念与矛盾情绪的审视与回顾,是一次穿过时光废墟的久久凝视。
本书是华顿重要小说中的*后一部,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高峰,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故事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主要描绘了纽约上流社会的风俗。华顿是与纽约密切相关的,那是她出生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和*初几年的婚姻时光,用她的话来说,那是“老纽约”。这部小说是她对老纽约怀念与矛盾情绪的审视与回顾,是一次穿过时光废墟的久久凝视。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富贵之家,幼年时代就随父母在欧洲旅行,先后到过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1885年与爱德华·华顿结婚(1913年离婚)。婚后住在罗得岛的纽波特(Newport),1907年移居法国。华顿自幼就在家长指导下学习上流社会复杂的习俗和礼仪,对上流社会非常熟悉和了解,这为她后来描写那个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顿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一位多面写手。她一生出版了40余部作品,其中包括近20部小说、10部短篇故事集,还有诗集、游记与自传,甚至还有关于小说创作理论的文章。然而人们评判她作为一个作家的重要性还是以她的小说为基本点的。华顿是亨利·詹姆斯的崇拜者与密友。因为他们生活经历的相似(都是纽约人,后来都侨居国外),小说中主题的相似(两人都对富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在异域的美国人感兴趣),还有华顿从“詹姆斯大师”那儿吸取的美学原理,所以华顿被称为詹姆斯的门徒。这一说法甚至模糊了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深刻的作家,而华顿是一位风俗小说家。詹姆斯的写作方法是将人物从社会力量的影响中移开,将故事置于人物的心灵之中;而华顿的写作方法则是描写社会与道德力量对主要人物的影响。詹姆斯小说中的冲突通常是内在的,而华顿小说中的冲突几乎总是外在的,一个优秀的个人总是卷入到与上流社会的争斗中,个人总是显得与那些代表人物的意见、观点格格不入。
当然也有例外。《暗礁》(The Reef,1912)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是一部被评论家称为华顿“最具有詹姆斯特点的詹姆斯式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法国的一个庄园里。小说的焦点是女主人公安娜·利思(Anna Leath)的心理斗争。安娜·利思发现未婚夫与一年轻女子有染,而这个年轻女子即将和安娜的继子结婚。安娜不能接受未婚夫的乱交,但又无法放弃,因此置身于一种难以取舍的两难之中。尽管华顿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尽管这种冲突在华顿的其他作品中也比比皆是,但唯独在这部作品中,这种冲突是作为心理问题而不是作为社会问题来处理的。
在她初期的小说中,《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1905)是最成功的一部,发表后立即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并迅速畅销。小说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Lily Bart)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纽约家庭,想用婚姻改变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却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排挤与嘲弄。她徘徊于对美、对奢侈生活的追求与对道德的严格遵循之间。如果她跟所爱的人结婚,就会生活在贫穷之中;如果为了物质享受与他人结婚,又会违背她那颗不甘堕落的心。她试图挽救道德的完整,却滑入了贫困的深渊,绝望中服用过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生命为代价唱响了一曲道德胜利之歌。
《伊坦·弗洛美》(Ethan Frome,1911)与典型的华顿式小说有些不同 (以新英格兰为背景,主人公是贫穷的乡下人),但小说讲述的故事却与《欢乐之家》相似:伊坦·弗洛美与一个比他大好几岁、相貌平平、有些神经质的女子结了婚,却爱上了妻子漂亮的表妹。尽管他考虑过与这名叫玛蒂·威尔斯的女子私奔,但最后社会的压力还是获胜了。伊坦和玛蒂企图用自杀来逃避命运,结果双双致残,还得由伊坦的妻子来照料。《伊坦· 弗洛美》的姊妹篇,另一部新英格兰小说《夏》(Summer,1917》中的主人公查理蒂·罗伊尔(Charity Royal),在与所爱之人一起享受了田园般的极乐之后,便不得不与比她大得多的监护人结婚。这个监护人是一个心地善良、健壮结实的男人,在北多默镇有体面的住所,还给罗伊尔尚未出生的孩子起好了名字,但这终究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婚姻。
出版于1913年的《乡村习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中体现的对乡村居民的讽刺主题,在她1920年以后的作品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辛克莱·刘易斯的先驱。《乡村习俗))中的昂丹·斯普雷格(Undine Sprague)是女性的代表,埃尔默’莫法特(ElmerMoffat)则是男性的代表。
这两个既无品位又无道德顾虑的人向有钱的纽约贵族发动攻势,并战胜了它,然后又来到欧洲,故伎重演。昂丹与纽约的拉尔夫·马威尔(Rail Marvel)结婚,又与之离婚,再与一法国贵族结婚,又离婚与埃尔默·莫法特结婚。此时埃尔默定居欧洲,是个买得起任何奇珍异宝的千万富翁。在昂丹向上流社会攀爬的过程中,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尔夫·马威尔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并最终自杀,是昂丹的贪欲将他送上了绝路。在这部小说中,华顿小说惯常的主题——作用于敏感个人生活中的社会与经济力量的影响— —已经开始与小人物有关了。
1920年之后,讽刺的主旋律主宰了华顿的小说,如((朦胧入睡》 (Twilight Sleep,1927)、《孩子们》(The Children,1928)、《夹在中间的哈得孙河》(Hudson River Bracketed,1929)……
《满涛译狄康卡近乡夜话》内容简介:《狄康卡近乡夜话》是果戈理奠定他在俄国文学史上卓越地位的第一部小说集。这里所收集的几篇小
呼啸山庄:蒋方舟导读版/SHE经典 本书特色 ★永不过时的女性成长经典 给每一个不想被定义的你 「SHE经典」全书系共五册,出自4位里程碑式的经典名家,作品讲述...
赣第德 内容简介 “赣第德”是书中主人公的名字。这个字的意义是“老实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莱布尼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实都是...
名著名译(插图本)--红字 内容简介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社编辑出版了一套工程浩大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该文库由200种图书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世界文学的*高...
本书以浅显的故事形式,和优美的文笔向读者描述了《圣经》的主要内容:上帝如何创世人类如何乘坐挪亚方舟在洪水中幸免于难,摩西
乡野桃花烂漫,映照三生池旁一吻一诺;深宫芳菲落尽,空余凄凉山河一曲长歌。贵族出身的女子盛颜家道中落流落民间,原以为就这样
《美丽失败者》内容简介:本书问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被誉为加拿大第一部后现代小说,是集诗人、作家、歌手、画家、僧人于一身
名著名译插图本——狄康卡近乡夜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果戈理奠定他在俄国文学史上卓越地位的**部小说集。这里所收集的几篇小说大部分都取材于小俄罗斯的民间传说,充满着...
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反映现实的唯美主义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人公道连一步步走向堕落,并沦为杀人犯,在他自身
忏悔录-(上.下) 内容简介 卢梭的这部自传是这个世界上一切自传作品中*有价值的一部,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是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
《呼啸山庄(插图珍藏本)》内容简介:本书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一部震撼人心的“奇
《小王子》内容简介:小说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
海明威全集--午后之死 内容简介 作者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对斗牛做了极为详尽且十分有趣的介绍,指出斗牛是―种雕塑,更是―种“少见的艺术家处于生命危险之中的艺术...
乙女たちよ、腐れ大学生諸氏よ、本書を片手に京を彷徨(さまよ)いたまえ。妄想とリアルが錯綜する「京都捻転紀行」など、単行本未
世界文学文库(简装本)--唐吉诃德(上下册) 内容简介 《唐吉诃德》描述了一个看来是荒诞不经的骑士,但它并不仅仅是一部讽刺骑士文学的小说。它很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
爱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生活的工笔浮世绘,也是简·奥斯丁*优秀、*成熟、*能代表其风格的小说作品。它以滑稽曲折的情节而...
《魔法师》内容简介:我最初感觉到《洛丽塔》的轻微脉动是在一九三九年末,或一九四○年初,在巴黎,是我急性肋间神经痛发作、不能
我的大学(全译本) 本书特色 1.举世公认的经典之作,教育部新课标重点推荐读物,以孤独孩童“我”的视角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鼓舞几代人奋勇向前、自强不息。 2.高...
《简·爱》内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以男性化笔名柯勒·贝尔在伦敦出版了长篇小说《简·爱》。该作品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夏洛蒂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厚粲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奚恺元专文推荐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协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