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剑之才女,血与火之人生!秋瑾,中国近代**位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女革命家。《竞雄女侠传:秋瑾》,日本作家永田圭介参考和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中日两国人士的诗文、日记、书信、回忆录等,对秋瑾32年的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作了全面的描述。部分资料还是首次披露,使本书具有很高的资料性和研究价值。
本书参考和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中日两国人士的诗文、日记、书信、回忆录,把秋瑾的一生放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和二十世纪初中日关系与中国人留学日本潮的历史视角下。用深入细腻具体生动的叙述,把秋瑾从出生厦门,旅居台湾,故乡绍兴,婚嫁湖南,风雨北京,留学日本,以及投身革命,创办女报,筹备起义,直至壮烈牺牲的整个人生一一娓娓道来,给了我们一个清晰完整的秋瑾形象。
★32开精装,群言出版社出版
★ 永田圭介是日本作家、建筑学专家,由日本著名史家狭间直树、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王晓秋为本书题写序言
★书中还首次披露秋瑾和鲁迅、徐寿裳等人在对待日本政府压制中国留学生革命活动等问题上的冲突,对深入研究鲁迅早期思想,提供资料线索
★ 具有可读性、资料性和研究价值
序言
永田圭介先生的力作《竞雄女侠传——中国女性革命诗人秋瑾的生涯》被翻译成中文在秋瑾的祖国出版,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众所周知,日本的历史是在东亚中华文化圈中发展过来的。受中华文化影响之深,仅从我们至今仍在继续使用汉字这一点上就能体现出来。
这块东亚的土地在十九世纪中叶迎来了由西方文明世界带来的全新时代——近代时期。历史的发展诚然是按其规律循序渐进的,但时不时也会有伴随着大跳跃式前进的转换期。要说中国的大转换期,应当首推诸子百家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孕育出了以秦始皇为先河的皇帝支配的王朝体制。而中国的“近代”,是在活跃及震荡之激烈程度上一点也不亚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剧变时期。期间,产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而近代史上新旧历史的碰撞所产生的嘎嘎声响,余音至今仍在回荡。
“女革命诗人”秋瑾,就是近代史上辉煌的一页——逼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辛亥革命中活跃着许多女性,而女性登上历史舞台这一现象的本身就喻示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这些女性中,为自己的信念而慷慨捐躯的秋瑾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和突出。
秋瑾在故乡绍兴以及北京的生活中,对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开始觉醒。但是使她成为一位女革命家却是在她踏上日本东京的土地以后的事。二十世纪初的东京,是以清王朝为首、越南、菲律宾乃至印度等国向往着革命的青年们聚集的政治活动中心,因为那里是他们必不可少缺的各种情报的发信源地。秋瑾就是在东京的实践女学校学习过,当时她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位知书达理、“没有比她更好的人了”的女子的美好印象。
但是,秋瑾回国一年半后,在她的故乡绍兴策动反清武装起义,功尚未就,就被捕处了斩刑,年仅31。当时她虽然有逃生的余地和机会,但她却没有选择苟且之生,而是毅然走向了杀身成仁之路。这种凛然侠气对世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
作为秋瑾的传记,好多人手头都有武田泰淳的名作《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女士传》。这部作品*初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时候是在近40 年前的1967年。那时的日本乃至全世界,似乎正处在到处充斥弥漫着“大动荡大变换时期将要来临啦”的预感的时期。那时小说家武田氏把秋瑾及其周围的人们印象现状写了出来,就像是在向日本人民传递着连绵不断的革命和战乱兵燹,水深火热中,苦难深重的百姓在苟延残喘这样一幅画面。这样,秋瑾的事迹在东亚可以说是成了精神史交流的媒介。
促成永田先生动手写作秋瑾传的原动力,正是武田泰淳的这部小说。
作者漫步在绍兴的街头,胸中泛起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画面印象使作者萌生了写作意愿。在当今可谓是“闭塞”的时代里,作者追循着秋瑾那 “凛然侠魂的轨迹”,通过描写秋瑾这样的先知先觉者超凡的思想以及为了正义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本着一种理念和意愿,用这样一种实际行动来为“闭塞”时代的人们的内心注入一抹光明。这可称得上是继武田氏之后,在东亚通过介绍秋瑾起到了精神史上之交流作用的又一成果。
作为建筑学专家的永田先生,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实在令人吃惊。可能因经常在写作,又善于创作连句的原因吧,总之这部作品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而且作者因看到武田的小说对不具有中国近代史知识的读者来说不容易理解的缺憾,所以按照时间顺序,以通俗易懂的笔法来加以叙述。当读者在阅读时,想必也会认可作者的初衷是收到了效果的。
顺便一提,辛亥革命成功后,成为中华民国**任临时大总统的孙文,曾为埋葬在西湖畔的秋瑾题了“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巾帼英雄四字还被镌刻在了秋瑾石像的基座上。自此,因孙文的题字,“巾帼英雄” 四字也成了秋瑾的另一称号。
为能把秋瑾的遗骨埋在秋瑾生前所希望的西湖畔,冒着杀身之祸的危险而积极筹措操办的主要人物之一是秋瑾的密友吴芝瑛。她是秋瑾1903年移居北京后的邻居,也是秋瑾新思想的启蒙者。秋瑾自日本回国后,在后来成了两人永别的一个晚上,暗自怀着对前程的憧憬和希望,两人在临别前夜又歌又舞通宵达旦。那时秋瑾曾拔刀起舞,满腔悲愤地唱了一首日本歌。作者在书中推断当时唱的应该是“妇女从军歌”(见第214页),我想这个考证应该算是作者的得意之笔吧。两人死别后,生者为了埋葬死者而险罹灾祸,但我认为这也正是吴芝瑛所希望的结果吧。
神户的舞子有一所“孙文纪念馆”(旧称孙中山纪念馆)。这座馆舍原是神户华侨的代表人物、资本家吴锦堂的别墅“移情阁”,建筑风格极为典雅。该别墅建于1915年,建造当初,廉泉、吴芝瑛夫妇曾赠了一篇乐府体的祝辞“移情阁”。由廉泉撰文、吴芝瑛书写的那块匾额至今还悬挂在纪念馆的*中心,分外注目,使馆舍熠熠生辉。秋瑾与孙文的关系居然在神户也因吴芝瑛而联系在一起了。
永田先生大作中文皈的出版发行,无疑将会成为日本和中国读者之间的又一座沟通桥梁。
……
后记
拙著《竞雄女侠传——中国女性革命诗人秋瑾的生涯》由闻立鼎先生将其译成中文,以《秋瑾——竞雄女侠传》的书名在中国正式出版,作为作者真是感到无比的高兴。日文版原作自2004年9月1日由日本的出版社“编集工房诺亚”刊行以来,我陆续收到了大量来自读者的反馈信息。读者们在为革命诗人秋瑾悲壮的生与死而感动之余,给我的意见中大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完全不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我在前言中谈及,作家武田泰淳已写过关于秋瑾的小说。但是要想让一般的读者详细了解秋瑾这一人物,武田的小说似乎过于高深了一点。坦率地说,我自己对秋瑾的印象也一直很模糊。直到因偶然的机会得以访问了绍兴,接触到了秋瑾的事迹,才真正地感受到了震撼。考虑到这一点,即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容易理解秋瑾,所以我在写这部传记时,始终本着“通俗易懂”这一原则,尽量把这位罕见的女英雄和她所处的清朝末期的中国以及明治时代的日本的历史背景糅合在一起进行介绍,这样的写法应该会让更多的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本书之所以在中国得以顺利出版,是因为有众多敬慕秋瑾的人给予了我力量,赋予了我动力,对我表示了支持。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教授、孙文纪念馆馆长狭间直树先生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王晓秋先生分别为本书作了序,中日两国的两位著名学者的序言,为本书增添了不少光彩。此外,由秋瑾的故乡绍兴市的市政府外事处和侨务办公室的余一飞副处长、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的金燕处长等政府官员的斡旋、引荐,我还见到了秋瑾的兄长秋誉章的第四代孙秋晓鸥先生。在秋瑾墓的所在地杭州,我还拜会了秋瑾研究会的朱馥生先生,他编著过不少有关秋瑾的文献,还是位著名的书法家,我有幸得到了他特意为我挥毫的秋瑾的诗“对酒”的条幅。这里我还得感谢群言出版社的范芳社长,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中文版《秋瑾》才得以出版。
因此可以说,《秋瑾》的诞生是两国有关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晶。但是,作为我,还有一个始终萦翅于心头的愿望:无论在距离还是文化习俗上,被称为仅“一衣带水”之遥的日本和中国,时不时会有一段摩擦的时期,目前似乎也正处在这种阶段。我想互相缺乏了解应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我自身也是如此,到几年前在绍兴接触到秋瑾的事迹为止,对近代的中国实在是了解得非常少。日本读者们给我的意见中的“完全不知道”,我想这不仅是指对秋瑾其人其事,对整个近代的中国也同样如此。
另一方面,我想中国的读者对近代的日本似乎也同样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我的这本书如果在促使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互相理解方面能起到一点作用的话,那么我也算是为两国人民作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其实,上面所说的也正是我写作这本书的一个潜在的目的或者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吧。
除上面提到的各位外,还得到了许多各阶层的人士、企业、团体以及行政单位的支持和帮助,还有王建新、张春瑜两位女士也初译了一部分章节。谨於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但愿本书能成为日中文化交流沟通中的一座桥梁。
永田圭介记于日本大阪府茨木市2006年12月15日
永田圭介,1935年12月11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后移居东京等地。1957年毕业于大阪府立大手前高等学校。在学期间即进入了建筑装修业界。日本建筑学会会员。日本涂装工业会技术委员长。《涂装技术手册》(工文社出版)编修委员长。1996年获日本建筑装修学会奖。现在是装和技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04年加入诗文写作俱乐部(P.E.N)。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最近著有《拱形建筑技术的传人(建筑技师空海)》等专著。
《生命》内容简介:生命是什么?这本书集合了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进化理论家来思考这个问题,众多“科学明星”同台辩论
西域屯垦人物论稿 内容简介 屯垦人物是西域屯垦历史的核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域屯垦人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奋斗与奉献精神,締造了恢宏而灿烂的西域...
蒋家天下陈家党 内容简介 1926年5月,蒋因“整理党务案”有功,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这为蒋控制国民党准备了条件。但蒋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及国民革命...
民国大亨:纺织大王刘国钧的治厂之道 本书特色刘国钧是诞生于常州的民国时期的纺织大王、红色资本家,从一个赤贫儿童经过多年奋斗成为纺织界熠熠生辉的巨星。他在常州、武...
《妙趣横生的博弈论》内容简介:博弈论是一种关于选择和决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领域。传统的博弈论教材
安徒生画传 内容简介 安徒生画传:他在1840-1875年间,曾到欧洲,小亚细亚与非州旅行,他把他的感受记在游记作品中。他很少毁谟自己写的东西,他的日记和数以千...
《法律起源与国家法的形成》内容简介: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我们不能忽略法之起源与国家法形成的复杂特征。本书运用少数民族
13位著名的男性 本书特色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13位著名的男性 目录 托马斯·卡莱尔约翰·罗斯金威廉·格莱斯顿j.m.w.透...
中华将相后后妃全传(4卷)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宫墙帏幕,红墙黄瓦,富丽堂皇;高墙之内却是挥金如土,荒淫无度,尔虞我诈,陷井无数。父占子妻,子娶父妾,公主命贵,面...
周文雍和陈铁军-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中华先烈故事汇”系列图书。本书以革命家周文雍和陈铁军作为传主,以时间为序,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周文雍和陈铁...
花甲录 内容简介 《花甲录》是内山完造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理解,按照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一页一页、一件一件地将自己自出生之日起的历史——特别是...
宋庆龄画传:1893~1981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41章,记录了宋庆龄的一生,其内容包括:宋庆龄不姓宋?这得从她传奇之父说起;名门名媛、明代大教育家徐光启后裔的...
克莱因-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 本书特色 《克莱因》:今日美术馆书库,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世界100大画家》简述从13世纪乔托至21世纪波瞢画家安迪·沃霍尔,八百年...
贝多芬画传 本书特色 本书使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许多图片为首次公开,从而更加深动、形象地再现了贝多芬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音乐天涯。本书揭示了18世纪末、19世纪...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内容简介:◎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 ◎如实再现好莱坞大片《华盛顿邮报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 内容简介 目前国内唯一详尽生动描述林氏三兄弟传奇人生的传记著作,史料详实,图文并茂。林家三兄弟出身同一家族,成长于同一片大院,...
率性林语堂 本书特色 他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另一位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他曾自我评价:“我的长处是对外田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全新解读...
院士世家-钱穆-钱伟长-钱易 本书特色 《院士世家——钱穆·钱伟长·钱易 》是“院士世家”丛书的第二本,是以拥有三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 钱穆,...
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包括李斯、窦婴、赵普、蔡京、寇准、胡惟庸、严嵩、高拱、魏忠贤、温体仁、索额图、张廷玉、和珅、奕?在内的帝国重臣的人生...
《梵高传(第一部分)》内容简介:留传世间的《向日葵》和《星夜》是怎么诞生的?真的是他亲手结束了热烈的一生吗?依托梵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