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作者:张卓然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2007-06-01

评分:5分

ISBN:71170847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目录

绪论
一、耐药的基本概念
二、微生物耐药的产生机制
三、外界因素对耐药微生物的影响
四、重要的耐药微生物
五、耐药微生物的检测
六、耐药微生物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七、应对微生物耐性的策略
**篇 基础理论
**章微生物的表面结构
**节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表面结构
一、革兰阳性菌
二、革兰阴性菌
三、荚膜
第二节细菌L型
一、细菌L型的形成
二、细菌L型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
三、细菌L型与耐药性
第三节真核微生物的表面结构
一、细胞壁的外成分
二、细胞壁与细胞质膜
第四节病毒的表面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辅助结构
第二章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节细菌的遗传物质
一、染色体
二、质粒
三、噬菌体
四、转座子和整合子
第二节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真菌细胞的基因组和染色体
二、线粒体DNA
三、真菌中的质粒与转座子
第三节病毒的遗传物质
一、病毒基因组
二、病毒的变异与耐药性
第三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耐药性
**节DNA 突变
第二节RNA 突变
第三节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第四节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第五节病毒的遗传变异
第四章 细菌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节细菌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第二节遗传密码
第三节细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细菌基因表达调控
第五章细菌细胞生物学
**节细菌生长曲线
第二节自然环境中的细菌
第三节微生物的饥饿存活与耐受性
第四节细菌在人体的分布
第五节抗菌药物对细菌影响
第二篇细菌耐药性
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第七章大环内酯抗生素耐药
第八章喹诺酮类的耐药
第九章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性
第十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第十一章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
第十二章氯素耐药
第十三章基他抗菌药物耐药
第十四章多重耐药
第十五章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第三篇细菌耐性研究及检测方法
第十六章细菌耐药试验
第十七章耐药菌的实验室选择和生物被膜模型
第十八章质粒实验研究
第十九章细胞膜通透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章耐药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二十一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实验
第二十二章 糖肽类抗素耐药相关实验
第二十三章 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试验
第二十四章 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
第二十五章 微生物对消毒剂的耐药性
第四篇 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检测方法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耐药性及其检测
第二十七章 真菌耐药性及检测
第二十八章 支原体耐药性及检测
第二十九章 衣原体耐药性及检测
第三十章原虫耐药性及检测
第五篇 临床应用
第三十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与菌群失调
第三十三章 细菌感染症的抗菌药物治疗
第三十四章 病毒感染症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第三十五章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第三十六章 微生物耐药性的流行与发展趋势
索引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36章。**篇为基础理论,包括微生物的结构、生理、遗传变异和信息传递等,为阐述耐药性的产生打下基础;第二篇为细菌耐药性,阐述细菌对各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机制、分类和状况等;第三篇是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及检测方法,主要介绍研究微生物耐药的方法与检测药物敏感性或耐药性的实验技术;第四篇为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检测方法,介绍抗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原虫等生物药物、耐药机制和耐药性检测方法;*后一篇是临床应用,包括医生应掌握对感染症的合理治疗和微生物耐药的预防要领。本书可供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医药院校师生、研究生、临床医师、检验师、护师和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等使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