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诗文史料述要

辽金元诗文史料述要

作者:刘达科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7-07-01

评分:4.9分

ISBN:9787101057423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辽金元诗文史料述要 目录

引言
上编
**章总集和丛书
**节综合性总集和丛书
第二节诗总集和丛书
第三节词总集和丛书
第四节散曲总集和丛书
第五节文总集
第二章作家撰述
**节辽金人作品
第二节元前期人作品
第三节元后期人作品
第三章诗文理论批评
**节诗学著作
第二节词学著作
第三节散曲学著作
第四节文章学著作
第五节文论汇编和选编
下编
**章文学家资料
**节传记
第二节年谱
第二章诗文研究文献
**节诗事和诗评
第二节词事和词评
第三节曲事和曲评
第四节综合资料纂订
第五节书目
第六节工具书
第三章其他相关要籍
**节史籍
第二节笔记
第三节行记
第四节方志
第五节谱牒
第六节文集
第七节类书
第八节佛藏和道藏
附百馀年来研究书目

辽金元诗文史料述要 内容简介

辽、金、元诗文史料主要分为这样几大系列和类型:其当代人或后世人整理的这三朝别集、总集,记载作家行踪、文学活动、作品流传和文风变革等情况的各类文献,体现辽、金、元诗文思想的本时期人所编前代诗文作品集及各种诗文评撰著、资料汇编等。其形态除文字史料外,尚有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
辽、金、元三朝的文字史料散佚较多,从恢复原生态的角度来看局限性较大,因此后两类历来受到史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这三朝文学的专家也很重视实物史料和口传文学史料的价值。辽、金、元诗文史料,除了各种文集和其他有关专书外,其馀都散见于各种史籍、类书、方志、笔记、书目、金石文、家谱、年谱等,以及道藏、佛藏中。这些零散史料或记录文坛佚事,或保存散佚作品,或评论文学创作,或勾勒思潮流变,如散金碎玉,弥足珍贵。为在描述、评介史料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书把辽、金、元诗文史料归纳为三个层面。**个层面包括创作主体和客体的材料,即作家传记资料、诗文作品和诗文理论批评著述。这是*直接、*基本、*重要的内容和对象,可称为核心史料。第二个层面包括记载诗文创作、接受现象和相关史实以及录存零散作品的所有其它各类文献,可资考证诗文作家、作品和诗坛、文坛史实的文物,可称为一般史料。它不但包括辽、金、元和五代、两宋诸朝当事人、当时人的记述,也包括后人综合、考订、汇编前代遗存史料而成的著述。上述两方面内容属于狭义的史料。第三个层面包括迄今所有研究辽、金、元诗文的成果,可称为间接史料或辅助史料。虽然它不是当时的诗文作家和创作活动遗留的痕迹,但它是当时人的诗文作品在当代和后世传播与接受的痕迹。广义的史料统括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可以说,辽、金、元诗文史料的内涵极为丰富广泛。
本书主要叙述、评介属于**个层面的史料,同时兼及属于第二、第三个层面的史料。有关艺术史方面的史料一般不在评介范围之内,但稍及散曲演唱方面的文献。
本书内容、宗旨、编撰体例与原则与史料汇编、资料索引或参考、检索工具都不同。史料汇编须出具原文,但对材料有所取舍;资料索引力求囊括无馀,细大不捐,但仅列目录,不需征引材料本身;工具书则是将条目逐一阐释,然后按一定规律编排,属于提供资料出处和查找线索、介绍具体知识的书籍。相对而言,史料汇编、资料索引和工具书的体例较容易确定,而史料描述、评介则有一定的难度。“有成例者易循,而无定法者难继,此人之所知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书教下》)本书旨在有重点地介绍、评价文学史料,以备研究者参考、咨询,为初学者指示学习、研究的门径,兼有导读和指南性质,是大学生、研究生了解、掌握辽、金、元诗文史料的基础读物和参考用书。其功能和内容虽与以上三类书籍有相近之处,但又有明显区别。由于体例方面的制约,它不能完全取代这三类书籍的功能和作用。

辽金元诗文史料述要 作者简介

刘达科,男,河北人,1954年生,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元好问学会理事、中国辽金文学研究会(筹)理事。出版《辽金元绝句选》、《辽金元诗选评》和《解读河汾诸老》等。曾参与《全元曲》、《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全辽金诗》(副主编)等著作的编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