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之犬

巴别塔之犬

作者:卡罗琳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07-07-13

评分:4.8分

ISBN:9787544237017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巴别塔之犬 内容简介

“我想念我穿着白纱的妻子,是否能让她的狗告诉我,埋藏在她生命尽头的秘密……”
妻子的意外身亡,是意外还是自杀?唯一的目击者是她的爱犬“罗莉”。丈夫保罗是一位语言学家,他要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于是决定教会“罗莉”说话,道出真相。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爱情悬疑小说《巴别塔之犬》以象征语言分野、表达困境的“巴别塔”作为基调,在悬疑的背后,探讨的是关于爱情和隔膜的永恒追问。美洲人评论说,这是“一个关于回忆、语言、悲伤和赎罪的故事,一次令人心碎的探寻!”欧洲人评论说:“这是一本罕见的小说……除了古老的神话、鬼魅的精灵所营造出的奇特氛围,还有心灵治疗、神秘塔罗牌……而当你随着主角一步步走向事情的真相时,更会感到一种椎心的痛楚……”亚洲人则评论说:“人人都以为和自己*亲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别塔,以为自己*了解那个亲近的人——然而,这座巴别塔真的存在吗?”本书甫一面市便压倒畅销书《追风筝的人》迅速登上亚马逊、《纽约时报》等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感动全球22国读者,让百万美国人为之潸然泪下。
[巴别塔(又译“通天塔”)]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圣经·创世纪》

巴别塔之犬 本书特色

“人人都以为和自己*亲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别塔,以为自己*了解那个亲近的人——然而,这座巴别塔真的存在吗?”
★美国当代*耀眼的新锐小说家,将你带至未知而惊奇的境地!
★感动全球22国读者 113万美国人为之落泪
★本书在美国甫一出版,立刻压倒《追风筝的人》,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首!
★那只学说话的狗,说出了怎样的爱情秘密?
20世纪的后50年,有一本书叫《挪威的森林》;
21世纪的前50年,有一本书,叫《巴别塔之犬》
——一本50年一见的书。
一个谜样的女人、一个思念亡妻的男人、 一段永无法唤回的灿烂时光……
有多少个有理智的人,就会有多少个人拿起这本书,不忍放下;
有多少个曾深情的人,就会有多少个人拿起这本书,不忍释手。
读《巴别塔之犬》,方知大家的哀伤;它是一本中国作家写小说的范本,学习它是怎么讲故事的。
“其实我们都渴望被人了解。所以我们用尽所有方法沟通。
我们用彼此能够理解的语言交谈、用彼此能够理解的文字往返,我们温柔地拥抱、客套地馈赠,我们一起读书听音乐看电影,想藉以明了创作者的思绪,再一起讨论书籍音乐和电影,想藉以明了彼此的想法;我们翻塔罗牌试图了解自身潜藏的那一面,我们讨论星座试图了解某人真正的性格。我们甚至会同家中宠物喃喃自语,希望牠了解我们的寂寞,或者花几张钞票,希望在算命摊子的古钱和线香当中,让已然故去的亲友了解我们的想念。
《巴别塔之犬》这本书,讲的其实就是沟通,与了解。”
——《要了解你爱的那人,比教你的狗说话还难》/达利(台湾)

巴别塔之犬 目录


巴别塔之犬 节选

我之所以成为语言学家,有一部分理由是因为我这辈子一直没办法把语言说好。简单来讲就是,我生来就有点大舌头:联结舌头和口腔下部的组织长得太短又太厚,对语言活动造成了限制。这是一种很普通的情况。我常想象,当年产房的医生只要简单地替我剪开薄膜,我长大后就能像正常的小孩一样说话,不会有任何语言上的障碍。但是,这个想象一直跟着我,像是一种隐喻,只要在我碰到处理语言的麻烦问题时就会跑出来———我天生拥有一根不适合说话的舌头,也不愿以任何人工的方式矫正。它就这么根深蒂固地待在那里,破坏我生命中每个重要的时刻。
不过,关于我和露西**次约会的事,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当我们和众人一起排队准备向新郎新娘道贺时(他们已在交换信物后拿下面具彼此亲吻,现在脸上的表情真可说是容光焕发),我和其他宾客攀谈,兴高采烈地向他们介绍,让今天这场奇迹成真的人就是露西。
我们走向接待处向新人致贺,感觉好像我们也是一对夫妻。此时,露西是面具制造者的消息已在人群中散播开来,一群人带着既崇拜又兴奋的情绪围住我们,好像今天结婚的不是布兰妮和费德林,而是我和露西。我一手搭在露西的肩上,吹嘘她的工作,骄傲地扮演起她的伙伴和宣传者的角色,让她像个谦虚的艺术家般害羞地接受众人的颂扬。她红着脸,微笑着回答关于技术和灵感的问题,并顺应众人的要求,把名片发给那些艺术品收藏家、童话爱好者,以及想在万圣节精心设计一场派对的人。
等围住我们的人渐渐散去后,露西悄悄捏了我手臂一把。“真是谢谢你啊,”她说,“没想到你这么厉害。”
“好说,”我回答,“但坦白告诉你,平常我说话不是这么溜的,这一定是面具的效果。”
“这我就不知道了,”她说,“我只知道你方形蛋做得蛮溜的,那些蛋可把我迷得神魂颠倒了。”
“我敢打赌在人类语言的历史中,这些话一定从来没被说过。”
“还有另一句呢:‘你何不替我把这个狗面具拿开才好吻我?’”
“哦,这句话我倒肯定有人用过了,”我说,“事实上,我相信这句话曾出现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阳台相会那一幕的初稿中。”
但她已主动贴过来吻我了。
“我们走吧。”当我们的嘴唇分开时,我说。
“溜。”她说。我们牵着手走过草地穿出人群,经过握着香槟杯的恶龙和公主,经过翩然起舞的魔鬼和兔女郎,回到汽车、蔓草和漫长尘土路的真实世界。
“接下来去哪儿?”一坐进车上,我便问露西,“是不是该去做**次约会应做的事了?吃晚餐、看电影、到咖啡馆尴尴尬尬地谈心?”
她仰头靠在椅背头枕上,仿佛在检查车顶天花板。“呃……”她说,“让我想一下……你有没有去过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我重复了一遍。之前我忘了说,我们此时是待在弗吉尼亚州的某个郊区。不过我还是装作认真思考她的问题。“没有,我没去过。”
我当然没去过迪斯尼乐园。我还小的时候,佛罗里达州的那个迪斯尼乐园还没出现(记得那是在我十五六岁时才开业的),而且无论如何,我父母都不可能有钱到带我们去度那种昂贵的假期。成年后,我从来没想过去迪斯尼乐园一游,而每次和莫拉去度假也都是去一些城市———伦敦、罗马、雅典,因为我们都对遗迹有兴趣。莫拉喜欢把假期白天的行程排至*满,喜欢享用*精致的餐点,使得我们晚上总是又累又饱地回到旅馆。我们蜜月的时候是去加勒比海度假胜地,每天一成不变的空旷沙滩和阳光差点让她发了疯。当我们躺在沙滩上的时候,我只带了一本书,她却背了一个装满小说、杂志和填字游戏的草袋,而不到二十分钟,她就站起来在沙滩乱逛,偶尔泡泡海水,然后就缩回冷气房,躲在阴暗的酒吧里喝凤梨可乐,完全无视于沙滩上就有身穿花衬衫四处穿行叫卖饮料的男人。我问也不必问,就知道坐在巨大的旋转咖啡杯旁和扮成老鼠模样的成年人握手,绝对不会对她产生半点吸引力。所以,是的,我从来没去过迪斯尼乐园。
露西转向我,脸上出现兴奋的表情。“真的吗?”她说,“那么,我们应该去那里才对。现在,就在今晚。”
“今晚当然可以,”我应和她说,“但我们应该先去吃点东西。”
“我们是可以去吃饭,”她说,“不过只能吃一点儿开胃菜。”
“为什么?”
“因为如果我们把整套晚餐吃完,那么约会也就结束了。”
“为什么这么说?”
“哎,你想看看,我们已经参加一场婚礼了。如果我们再去吃一顿正式的晚餐,那还剩什么事能做?毕竟这只是**次约会而已。”
“好吧,”我说,“但就算今天约会结束,为什么我们不能再找一天一起去迪斯尼乐园呢?”
她转了转眼珠。“因为那太疯狂了。我们甚至不了解彼此,就要一起出发去旅行?只有疯子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我们都认为迪斯尼乐园是**次约会极佳的地点———我相信它一定是,那么以后的日子里就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可讲了。”
“你是认真的,没错吧?”我问。
“那当然。”她又露出极其兴奋的样子,“你瞧,现在是春假期间,你不用去学校教书。你一个人原本打算怎么度过这一星期?”
“呃……我有一些报告要批改,也想找时间给冰箱除除霜。”
“这就对了,你确实需要一趟迪斯尼乐园之旅。”
我不敢相信我居然会认真考虑。“那你的狗怎么办?”我问。
“我可以打电话请邻居帮忙照顾。”
“那衣服怎么办?”
她上上下下打量我,称赞我的卡其裤和扣领式衬衫。
“穿这样到那边没问题,”她说,“等我们抵达后你可以买一件米老鼠T恤。啊,不,不要米老鼠,买屹耳驴好了,你让我联想到它。我会帮你找一件屹耳T恤来穿。”
“屹耳?”我问,同时搜寻脑海中对儿童文学的记忆。“你指的是那只忧郁的驴子?我让你联想到它?”
“是呀,不过是好的方面的联想。”
在开往高速公路的路上,我们找了一间意大利餐厅停下。我一直觉得她随时会取消旅行计划,但当我们一走进餐厅,她便说要去打个电话。等她回到座位,就对我说她已经把一切事情都打点好了;她的邻居已答应替她在这几天中照顾罗丽。我拿起菜单浏览,只觉得饥肠辘辘,而菜单上的主菜又个个看似可口。“真的只能吃开胃菜?”我问。
她点点头。“这样很难让人吃饱,是不是?”她露出些许失望的表情。突然,这让我燃起要配合她到底的念头,决定和她一起完成这疯狂的计划。
“没人规定我们只能各点一样开胃菜。”我说,同时看着菜单上的项目。“这里的东西多到够当一顿晚餐了,我们可以合吃烤面包和白干酪沙拉,还有……你看,上面说我们还可以点半个比萨。重点是我们要合吃,主菜不能合吃,但大家都是一起吃开胃菜的。”
她微笑看着我。“现在你可完全掌握点菜窍门了,”她说,“不过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吃一点淡菜。这样会不会太多了?”
我连忙摇头。“很好,”我说,“这样很好。”
一小时后,我们酒足饭饱回到车上,继续往南方开。
“你每次约会都是去迪斯尼乐园吗?”我问。我们已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原本兴高采烈的谈话已渐渐和缓下来。尽管天性谨慎的我仍不免觉得这场冒险之旅有所不妥,此时却感到一股异样的平静。
“不是的,”她说,“但我的确都会带不同人去他们需要去的地方。”
“那你为什么觉得我必须去迪斯尼乐园?”
“哦,只是一种感觉。大概是你的眼睛像屹耳驴的一样忧伤,加上你说还有等着要批改的报告。我不清楚你的前妻是什么样的人,我也不会问,这并不是约会时的好话题,但我敢打赌她永远也不会跟你去迪斯尼乐园。”
“这点你说对了。”我沉默了一会儿,“那你呢?我们为什么不去你需要去的地方?”
“哦,因为那些地方我大部分都去过了。还有,我若没真正去到那个地方,就不会知道我是需要去那里的。”
“哇,”我说,“道理听起来蛮深奥的。”
“别说这个了,”她说,“我们来玩文字游戏吧。”
我们玩了一些游戏,断断续续持续了一整晚。到清晨四点的时候,我们已开到南卡罗莱纳州境内。我们已连开了七小时的车,这时我已累得想睡了。
“我没办法再开下去了,”我说,“你还有体力继续开吗,还是要找个地方停下来休息?”
“我还可以开一段路,”她说,“我是夜猫子,而且刚才也打了一会儿盹。不过我们先去买杯咖啡好了。”
我们在下一个出口离开高速公路,找到一家带有二十四小时营业便利超市的加油站。露西下车去买咖啡,我则爬到副驾驶座,尽可能把椅背放平。我舒舒服服地倒在软绵绵的坐椅上,沉思了一会儿———这确实是我想要去的地方。露西还没回到车上,我就睡着了。
我醒来时,发现一个小女孩正隔着车窗偷看我。我一时搞不清楚状况,随后才发现现在已是白天了,而我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休息站的停车场。露西并不在驾驶座上;我转过头,看到她整个人在后座椅垫上缩成了一团。
我再看向那个站在车窗旁的女孩。“妈咪,有人睡在车里面。”我听见她说。
我没坐起来,只把手举起来挥了挥。
“这个人对我挥手了!”女孩说,声音既惊恐又兴奋。
“离开那里,亲爱的,”女孩的母亲说,“别大惊小怪,人家只是在那里休息一下。”
“那我要不要也跟他挥一下手呢?”女孩问。
“不!别随便跟陌生人挥手,这样做是很不好的。”
我听见后座传来露西挪动身体的声音。“别跟陌生人挥手,”她的声音还充满睡意,“我*喜欢看这些做父母的怎么替孩子建立价值观。”
“是啊,”我说,“看来她会带着一点‘陌生人挥手情结’长大了。”我看着小女孩和她母亲一起走过停车场,朝水泥建筑的八角形厕所走去。小女孩没转身,却偷偷把手伸到背后,悄悄地、很秘密地小小挥动了一下,然后才蹦蹦跳跳朝厕所走去。
我笑了出来。“我接到她的回应了,”我说,“看来她很清楚该怎么做嘛。”
我看向时钟,现在时刻是上午九点。“我们在这里停多久了?”我问。
露西坐起来,伸展了一下双臂。“从七点到现在,”她回答,“我需要休息一下。”
“这是什么地方?”我问。
“大概快到沙凡那市了吧,我猜。走吧,我们活动一下,去吃个早餐。”
我们先去休息站的盥洗室梳洗。我泼了点冷水在脸上,然后对着镜子检视自己的模样。我没刮胡子,脸上的皮肤也留着汽车坐垫的花纹,但除此之外,我还在自己的脸上看见某个已久未出现的东西———我现在的样子看起来很轻松,十分快乐,也可说是相当平静。我看见自己的嘴角竟挂着一个小小的、充满自然的微笑,感觉整个人生气蓬勃,感觉未来的日子正在我面前展开,充满了种种可能性,而且迫不及待想和露西一起共度未来。我整理好衣服,离开厕所走到阳光底下,加入那群站在女厕所外的男人堆中,他们正在等待自己的老婆或女友从盥洗室出来。
我们在路旁的一间咖啡厅吃早餐,但露西提出了一些意见。当我们找了位子坐下后,她马上说:“我想,我们有必要先订一下基本原则,是关于吃东西方面的。”
我花了点时间才明白她的想法。“所以,”我说,“你的意思是,我们还是不能吃主菜,这样约会才不会突然在第九十五号州际公路上的某处结束?”
“没错,”她说,“我可不想见到我们的约会结束在一间早餐连锁店里。”
我低头看菜单。“呃,”我说,“上面虽然没有开胃菜,但辅菜倒有不少。”
“太好了,”她说,“但这样好像又有点矛盾,对不对?如果没有主菜,怎么能说它们是辅菜呢?既然没有主,哪来的从?”
“这是典型的文字游戏,”我说,“我可以回答你,不过我需要先喝点咖啡。”
我们吃了一顿古怪的早餐。几片葡萄柚和香肠、切成薄片沾上奶油的香蕉,以及几片吐司。再度上路前,我们买了一份地图———现在我们离奥兰多市大约还有两百八十英里远。这让我不免有些讶异,没想到我们已经开了这么远的距离。
在接下来那个与露西共度的日子,在那昏沉欲睡,却又阳光闪耀的一天中,我几乎无法停止说话。我的心中仍充满惊喜,仿佛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起,她便让我的生命起了不可思议的转变。我有一种感觉,似乎一辈子在聆听、在默默从事解构句子和分析字词用语的工作后,我**次拥有了真正的聊天。天气越来越热,当露西闭上眼睛,在从挡风玻璃透进来的阳光中睡着时,我的脑海中还塞满想问的问题和想说的故事;在我们换手开车,轮到我小睡片刻后,我醒来时又有新的话可说。在我们抵达奥兰多时,她几乎已知道我所有的事。她知道我在新罕布什尔州长大,我爸爸在屠宰场工作,每天都全身血腥味地下班回家。她知道我有一个夏天在床垫工厂打工,在那里看见一个人只为捡回掉落的铅笔而跳下电梯井,结果电梯压上他的背,也压垮了他的生命。我告诉她**位被我亲吻的女孩的名字。我还告诉她许许多多事,都是多年来我从未回想过的。
不知怎的,我们的话题落到了梦境上。露西告诉我,她从小便在床边准备一本梦的笔记,每次一醒来,就会把做过的梦写在笔记本上。她说,她有时不免这么想,只要看了这本笔记的人就会明了她的一切,知道她所惧怕的事和古怪的幻想,以及所有她醒来时去不了的地方。她告诉我,在她才只有四五岁大的某个夜里,她遇到一位国王,因为她躲在他的宝座底下而对她大声叫喊。另有一个晚上,那是她十二岁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全身赤裸出现在母亲招待客人的晚宴上。她还告诉我几个*鲜明的梦,这些梦都偶尔会再度出现,而且每次都一样令她惊心动魄。她像开清单似的列举出她的梦,提供零碎的片段让我拼凑出她的一生。她四肢并用爬过一间广阔的地下室。她看见一匹马被不断切割,直到成为一堆血肉的组合,但这匹马仍活着,还会呼吸,而且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她。她生了孩子,但孩子没了父亲。她从很高的地方坠下。她的名字每天都会发生改变。她在床上开垦了一个花园,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被繁茂的玫瑰、雏菊和常青藤紧紧包裹缠绕。她在一栋大房子里漫游,但嘴中充满了碎玻璃。她在水底下游泳,一路游到英国,一次也不需要浮上来换气。她的手臂变长,而双腿莫名其妙变短。她走进冰淇淋店,点了一种名叫“暴怒”的口味,这种冰淇淋的颜色红中带绿,冰凉、扎实又丰富,即使到现在她都还记得那杯冰淇淋的味道。她还告诉我,有一次她梦见自己的牙齿一颗接一颗掉下来;还有一次,梦见自己忽然有了神力,可以把一个大男人高举过头。她在一座大教堂里结婚,但还没见到新郎,教堂的墙壁就纷纷倾圮倒塌了。她梦到过在田野上被恶狗狂追,梦到过一种可怕的疹子突然从头到脚长满身体。她赤脚走过街道,面前出现长长的草丛。她被人追逐,却无法动弹。在梦中,她也曾见过一群蝴蝶飞来停满全身的景象……
那天相当温暖,我们把车窗降下开着车,让熏风轻拂我握着方向盘的双手。现在,我回味那一天,回味那阵清风。让当时的记忆奔流于你的唇舌吧。大声说出来吧,没有人会聆听的。说出“太阳”、“酷热”和“日子”。闭上你的眼睛,回忆那个时刻,那温暖的粉红色日子,露西就在我座位旁边,车里充满了她的声音。好好回忆吧,这一切很快就过去了。

巴别塔之犬 相关资料

《巴别塔之犬》重建通天塔
2007年07月17日 08:43:48 来源:京华时报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有一种语言,他们想要建造一座直达天庭的高塔,上帝看到后很震惊,于是就变乱了人类的语言。由于无法沟通,建造通天塔最终失败了。由于巴别有“变乱”的意思,因此在西方通天塔又被称为“巴别塔”。这个《圣经·创世记》中的传说说明了语言在人类交往沟通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保罗的妻 子露茜从后院的苹果树上摔下摔死了,唯一的现场目击者是家里的狗罗丽。保罗怀疑露茜不是死于意外而是自杀。为了了解妻子临死前的事实真相,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教罗丽说话以了解那天的情景———这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第一部小说《巴别塔之犬》(卡罗琳·帕克丝特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7月)的主要情节,保罗教狗说话,无疑是又一个重建巴别塔的疯狂计划,因此也必然会失败。
《巴别塔之犬》的主题是沟通和理解。保罗作为语言学家,却不具备用语言和妻子沟通的能力,竟然还要依靠梦境、心理咨询来了解妻子的过去,甚至异想天开地想通过教狗开口说话来了解妻子临终前的情况。一个研究人类沟通方式的专家,竟然不知道妻子自杀的原因,也不知道妻子死前已经怀孕,这无疑是一种嘲讽,也表明了人与人沟通的艰难。
不过,他虽然没有教会狗说话,但是毕竟靠着回忆和推理,特别是通过与狗罗丽的沟通,了解了妻子自杀的真相,并以“宽恕的慰藉”“冲刷我心上的裂痕和焦躁”,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似乎又暗示沟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有人将这部小说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相提并论,实际上,《挪威的森林》更多的是对青春消逝的缅怀和悲悼,而《巴别塔之犬》写的则是关于生命的尊严和无奈。露茜是一个精神上有障碍的人,她珍视与保罗的爱情,却又无法容忍保罗对自己的任何干预,她一直在同自杀的欲望作斗争,最后仍迷失在黑暗世界中。露茜的自杀让人感到心碎,读者会为露茜的不幸感叹、哀伤,她已经尽力了。
《巴别塔之犬》是一部畅销小说,作者无论在情节设置还是细节安排上都颇费心机。小说按照两条线索来进行,一条是保罗寻找妻子死因的过程,另一条是从保罗与露茜认识开始循序进行,两条线在保罗了解露茜的死因时交会。保罗寻找答案的过程有点像侦探小说的情节,而重述两人交往过程的篇章则是一段哀伤的爱情故事。
两个人的职业都充满了暗示,保罗是语言学家,却忽略了与妻子的语言交流;露茜作为一个制作面具的人,她的内心世界似乎总是隐藏在假面的背后。保罗和露茜的爱情开始于去迪斯尼乐园的路上,在狂欢节后走向死亡。小说开始时,武士坦林和仙女皇后的传说,最终成了露茜留给保罗的线索。
卡罗琳·帕克丝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婉约,将这部小说编织得极具可读性,令读者可以得到不同的阅读体验,难怪《纽约时报》会这样评论:“这本书有着不可臆测的魔力,它能将读者带往未知而惊奇的境地。”

巴别塔之犬 作者简介

卡罗琳·帕克丝特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毕业于美利坚大学创作研究所。大学毕业后,曾经在书店工作三年,而后才全心投入创作。她的作品散见于《北美评论》、《明尼苏达评论》、《夏威夷评论》、《新月评论》。《巴别塔之犬》是她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甫一出版即引起热烈回响,有书评家说她具有强烈的阿言德风格:雾气浓重的鬼魅深夜、古老的民间传说、给予人如梦般的阅读历程;更有书评家赞许她是美国新生代作家之中最耀眼的一位。卡罗琳.帕克斯特现今与丈夫及儿子住在华盛顿特区,第二本小说Lost & Found也已经在美出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