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传》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实行军衔制,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之首。经中央军委批准撰写的《粟裕传》,从收集资料到定稿出版,历经十年有余,堪称“十年磨一剑”。该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传主的生平业绩、军事思想、道德情操和优良作风,成功地反映了粟裕作为军队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与崇高风范。它史料翔实,结构合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评述得当,文笔流畅,具有权威性、史料性和可读性。 粟裕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烽火硝烟的历程中,在党和人民的英勇奋斗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奇才,为夺取中国革命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以及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理论建树;不仅业绩辉煌,而且品德高尚。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称赞粟裕“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长达83万字并附有200余幅图片的《粟裕传》,记述了传主77年的生命历程,特别是再现了他从青年学生到共和国大将的成长足迹,形势转折时的处变不惊,一心为公的宽广胸怀,面对厄运的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平易近人的领导风范。许多珍贵史料是首次公开发表。 粟裕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这是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同时,又是一位在战局发展的各个关键时刻,主动提出全局战略构想的当之无愧的军事战略家,这也是早已为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粟裕以其高水平的战略眼光、灵活机动的决策运筹、能征善战和长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著称于世,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粟裕传》作者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写作,把这条主线贯穿始终,从而写出了传主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成长道路、性格爱好、辉煌战绩和卓越贡献。 作者写红军指挥员的粟裕,突出他跟随统帅毛泽东、朱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他置身一线战斗,不仅学习战术,而且认真思考战略问题:如何分析把握军阀混战的全国形势,如何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选择战略出击方向,等等,写出了粟裕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进一步的经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粟裕独立领导一个游击区、一块根据地、一支野战军全面工作的时候,《粟裕传》展示的粟裕大将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和谋划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和苏中抗战时期,作者着力表现粟裕得到进一步发挥的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的长处,突出写他在战略指导、战役指挥以及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种种创造。此时作者笔下的粟裕将军,既是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的典范,又是不唯上、不唯书,勇于从实际出发、机断专行、决战决胜的成熟的领导人。而且,他的不少决策极富远见,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解放战争,是粟裕军事生涯的辉煌时期,他组织指挥了一系列名彪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大仗、恶仗、巧仗,经略中原,驰骋华东,运筹大兵团作战得心应手,一个战役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地消灭敌人,令人叹为观止,有口皆碑。《粟裕传》作者以饱蘸深情之笔,记述了20多个战例,个个都是传主的得意之作,仗仗都有独到的战略构想。特别是对传主立足战区局部,通观战争全局,以战略上的远见卓识,“斗胆直陈”,向中央提出的一个个战略性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主力在中原地区歼敌;举行淮海战役,将敌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建立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主力打大仗;将华野主力置于徐州、宿县线西侧,在徐州西南地区全歼蒋军徐州逃敌等,作者不仅详细记述了传主在提出这些建议前的周密思考,更是酣畅淋漓地描写了这些建议被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采纳后,在中原和华东战场演出的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以及对推进解放战争胜利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粟裕无产阶级军事战略家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粟裕一生致力于战争指导规律的研究,卓尔不群,成就显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身居副总参谋长和总参谋长领导要职,更是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巩固的国防,发展我军的战略战术,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开拓性工作,如提出建设强大的空军,加强坦克机械化部队建设,组建战略预备队,组织制定作战预案,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等,他的建议和观点,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粟裕到军事科学院任职后,心系军队建设和国家安全,协助叶剑英元帅领导军事科学院工作,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积极探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将注意力放在未来反侵略战争准备和战争指导上,阐述了许多新的思想。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在军事理论领域提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晚年他抱病精心撰写战争回忆录,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完整地正确地学习,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粟裕传》作者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传主,同时牢牢把握主题,把和平年代和战争时期的粟裕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化了传记的主题思想,丰富了传主的形象。 粟裕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被错误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为粟裕平反,指出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批粟”,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 由于历史的复杂性、看问题角度不同及年代久远、记忆不清等因素,对同一件事情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结论。《粟裕传》作者对涉及到的每件事都严肃认真地作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求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做到所写材料言必有据,论从史出。例如,淮海战役的*初战略构想是如何形成的?《粟裕传》作者经过调查证明,1948年4月18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的时候,就*先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1948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几年前出版的《周恩来传》也记载:中共中央根据粟裕建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初蓝图”。 《粟裕传》奉献给读者的不仅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奇观,更有战场之外的决胜运筹。在军事实践方面,粟裕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模范;在军事理论方面,粟裕对一般战争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探索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读《粟裕传》,既是学习中国革命战争史,也是学习军事战略学。 《粟裕传》这部鸿篇巨制,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情节生动,文图并茂,夹叙夹议,文情并驰。读到精彩处,令人兴奋不已,拍案叫绝,读到传主背时困厄又教人扼腕叹息,伤心难过。人们展卷将会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受到无尽的教益。它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粟裕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成了编写组撰写。历时十六年,数十次赴粟裕家乡、青少年时期活动的地方以及战争年代的主要作战指挥地域和工作过的单位作调研,采访了数百位和粟裕一起战斗、工作过的同志,并多次深入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等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实事求是地展示了一个屡建奇功的杰出军事家,一个胸怀大局的战略家,一个坚持真理、品格坚毅的共产党人的形象。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审阅,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审定。张震为本书题写书名。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国文库 (综合.普及类) 目录 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逄先知(1)毛泽东读马列著作/逄先知(24)从《实践论》谈毛泽...
童第周的故事 本书特色 林承谟编著的《童第周的故事》内容介绍:18岁以*后一名考进宁波效实中学学习的童第周,**学期结束仍然是*后一名。校长要求他退学或...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全书
一代伟人陈云 本书特色 陈云夫人于若木为本书题词并撰写了题为《革命家风代代相传》的回忆文章。陈云当年的秘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作了近4万字的长序《为共产主义...
伊莎多拉·邓肯(1877-1927),美国现代舞创始人。1877年5月26日生于圣弗朗西斯科,1927年9月14日因一场交通事故卒于法国尼斯。她
杜月笙-人在租界 本书特色《杜月笙》,为了既定目标,杜月笙长袖善舞、上下通吃。他斗得狠、闯得凶、玩得火,别人存钱他存关系,尊重前清遗老,依靠军阀政客,结交社会名...
名人传 本书特色 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
梁启超-大家精要 目录 第1章 梁启超的生平及其家庭梁启超的早年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第2章 维新变法的主倡者初入康门参与维新宣传昙花一现的维新变法第3章 流亡海外...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本书特色 “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本书是一份令人感动的文献,它记载了一位有良知的、影响深远的、具有深刻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本书特色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被美国《时代周刊》评...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36位诺贝尔获奖得主 本书特色 本书从历年来的诺贝尔获奖者中甄选出36位杰出的“科学巨星”,横跨文学奖、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嫁给刘欢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生活在名人光环下的妻子的深情记录。与刘欢闪电式的婚姻奇特又曲折;浓烈的爱情使两地分居的他们备受煎熬;舞台上、家庭中,朋友圈里的故事,...
里芬施塔尔加忆录 本书特色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我只是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她拒不道歉。因此,大家也拒不原谅她。我们常以为,真、...
“永恒的作家”系列是古今文学家和流派小传。已经出版50余种,小开本,通过罕见的历史照片、手迹和精美的彩色图片介绍一位作家或
翁思再评说谭鑫培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他何以被尊奉为“伶界大王”?为什么京剧奠基人程长庚批评他唱的是“亡国之音”?他怎样“穷而后工”,集前人之大成?慈禧和光绪水...
红色名媛章含之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传记体的形式讲述了章含之从出生到去世的重要历史史实和她的传奇故事。作者通过整理和采访有关章含之的历史史实。给我们讲述了一位新中国...
世界名人传记--奥普拉.温费莉 本书特色 美国facts on file公司为英语学习者量身定做,读一流英文原作,看一流人物传记;词汇量在2000左右便可轻松阅...
陈炯明 内容简介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
《糖王周毅翻糖蛋糕之神话集》内容简介:世界权威性翻糖蛋糕大赛中 周毅两次获得大奖 西点这个属于西方领域的赛事 首次被中国人摘下
《玛丽·安托瓦内特传》内容简介: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法国王后,路易十六之妻,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之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