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教育

美学与艺术教育

作者:帕森斯 (Mlchael J.Parsons)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8-10-01

评分:5分

ISBN:7220042485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美学与艺术教育 相关资料

书摘第2章艺术与观众1.艺术教育需要美学现在,艺术教育正经历着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这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发生变化的时期,而作为一个艺术教师也许比任何时候都觉得更有趣味,这个时期使人想到那则众所周知的中国谚语:时来运转。这种趣味来自于这样的事实:我们的艺术教育和整个世界都在迅速地变化着。其中的一些变化发生于我们的学校,一些发生于艺术世界本身,另一些则发生在我们更为宏大的文化之中。当然,这三种变化难以截然分开,因为学校和艺术都不可避免地反映着文化的变化。学校和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艺术传统主流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由一系列的运动和形式组成,并伴之以一种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倡导变化,锐意寻求新意和突变。在我们的艺术世界里,变化发生之迅速已经不再涉及问题的连续性,而是同时产生出多种运动与形式。过去曾有一种意识认为,艺术史就像一种潮流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至少可以作为参照物让人加以识别。现在,艺术史更像一块拼花图样,或者拼板玩具,五光十色、规模宏大,使人难以全面了解。我们曾经习得的认识艺术的传统方式越来越受到质疑。现实促使我们抛弃对于艺术的旧有期望、对于艺术史的旧有臆想,以及对于艺术美妙的旧有衡量标准。然而,在众多竞争性和激进的挑战当中,尚无特定的艺术理论获得广泛的接受。其结果是多种艺术理论同时成立,多种艺术运动同时并存。较新的理论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点,特别是在对于旧事物的批评方面。当然,这些理论都截然不同、各有特点。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种变化统称为“后现代主义”(Poshmod—emism),称这类理论为“后现代理论”(Postmod一emisfns)。第二类变化在我们学校中时时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背景,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与这种背景相呼应。对于美国学校中的人口统计情况人们是了如指掌,到了2000年,大约50%的学生要来自美国“少数民族群体”。美国新移民群体的数字还在迅速增长,并且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即在一个教室中学生们讲的是多种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在成为多元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文化起源的差别受到广泛的尊重与扶植,归属于一个特定文化群体成为一种荣耀。有时,这种进程看起来发展缓慢,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最有意义的是,我们的社会已经把多元文化论(multiculuralism)确认为一种目标,认为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是更为理想的形

美学与艺术教育 目录

总序前言导论第l章 美学、艺术与审美对象第2章 艺术观众第3章 艺术与其再现的世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