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书中讲述屠杀发生时“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中国平民的西方人士的故事。并在书的*后部分探讨了某些势力意图将南京大屠杀从公共意识中抹去的行为。
作者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中关于大屠杀历史部分时,“将所有的回忆拼凑在一起,鉴别每一个人描述的真伪,通过这一进程,在主观和自私的认知迷雾中,去伪存真,对所发生之事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本书并非单纯地对屠杀暴行进行罗列,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探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旨在“了解该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
本书是关于真实纪录“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的纪实文学著作,这本书一方面从三个不同角度——日本人、中国受难者与当时在场的欧美人士的观点,全方位的呈现整个南京大屠杀事件。另一方面,抽丝剥茧的检视这段达五十多年的黑暗势力,并探讨日本政府如何处心积虑的抹煞世界对大屠杀的记忆。本书旨在“了解大屠杀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
2007年是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70周年。为纪念70年前在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本社特重译出版已故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10年前撰写的著名力作《南京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中文版简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首先,我们特别感谢张纯如女士的母亲张盈盈教授,她在百忙之中拨冗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讲述了其爱女成书过程及与双亲进行交流的往事,并寄语读者:“不忘历史,以史为鉴”。
本版译者杨夏鸣教授是我国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知名学者。当年张纯如女士从美国来到南京进行实地采访和资料收集时,杨教授曾陪同张女士作口头和文字翻译工作。他在翻译本书时,文风严谨,斟字酌句,对原书中提到的某些史实作了多方查证,并多次与远在美国的张盈盈教授电讯联系,他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译文质量深得张教授的赞许。本书正文中配发的全部照片也都由杨夏鸣教授提供。对杨教授为本书问世所做的一切,我们深表感谢。
张纯如女士的这本遗著,以她所掌握的大量材料和独到的视野,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作了公正、客观、详尽的论述,为世人瞩目和震撼,读后令人深思,难以忘怀。
我们在这一历史事件70周年之际重译出版此书,正是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愿望,切盼同受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共创世代友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自相残害的例子不胜枚举,令人叹息。但是,如果这类残害也有程度之分的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暴行在惨烈度和规模上能与二战期间发生在南京的暴行相足并论。美国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1941年12月7日开始的,因为这天日本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偷袭了珍珠港。欧洲人将它定为1939年9月1日,原因是希特勒的空军和坦克部队在这天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非洲人的二战开始时间则更早,始于墨索里尼1935年对阿比西尼亚的入侵。然而,亚洲人则将二次大战的起点追溯到1931年日本对满洲的占领,这是日本对东亚军事控制迈出的**步。正如希特勒德国五年后所做的那样,日本利用高度发达的战争饥器和优秀种族的心态,开始了其统治邻国的进程。满洲很快就落人日本之手,他们建立了满洲国政府。该政府表面上由他们的傀儡即被废黜的中国皇帝领导,但实际上是由日本陆军控制。四年后,也就是1935年,察哈尔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被日本占领;1937年北京、天津、上海相继沦陷,*终南京也被占领。整个三十年代对中国来说是艰难的十年;的确,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名日本人才离开中国领土。毫无疑问,日本这十四年军事统治的特点是暴行无数,罄竹难书。在征服者铁蹄蹂躏下的众多城市和村庄里,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曾经发生过的每件事。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的确知道发生在南京的事情,原因是一些外国人目睹了恐怖,并在当时就向外界透露了这一消息,另外,还有一些中国人作为目击者幸存了下来。如果有什么可以说明不受控制的军国主义所具有的绝对罪恶,那就是南京大屠杀。本书就是关于它的故事。除了日本人之间存在争论外,对南京大屠杀的主要细节没有什么争议。1937年11月,在成功地占领上海后,日本人就对刚建立不久的“中华民国”首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后,日本士兵开始了一场不是史无前例,也是旷世罕见的暴行。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子遭到围捕,押往城外,在那里他们或被机关枪集体屠杀,或被日本新兵用来练习刺杀,或是被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一连数月,南京街道尸横遍地,腐臭熏天。多年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MTFE)的专家估计,从1937年末到1938年初,在南京约有26万非战斗人员死于日本兵之手,不过一些专家认为这一数字超过了35万。(方括号注码为原注注文,在每章之后。圆圈注码为译者注,注文在每页下端——译者)本书仅仅是对日本人在南京所犯下的残忍和野蛮罪行的一个简单的摘要,因为本书目的并非是要收集大量的史料以证明该事件是人类历史上*野蛮的行径之一,而是要了解该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
张纯如(IrisChang),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1989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士学位,曾任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后于约翰·霍普金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著有《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ThreadoftheSilkworm)《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TheRapeofNanking:theForgottenltolocaustofWorldWarII)《美国华人》(TheChineseinAmerica)等。
张纯如曾荣膺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美国华美妇女协会“年度女性”奖、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名誉博士、加州大学东湾分校名誉博士。并且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及哈利-杜鲁门图书馆项目基金。她的作品也刊登在多家出版物,包括《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和《洛杉矶时报》。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州自己的轿车内自杀身亡。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
《中国公证新探:法理与案例》内容简介:公证是一种预防性法律制度,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具有的公信力方面的优越性,有助于保障
《观赏植物栽培技术》内容简介:本书以培养学生观赏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能力为主线,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观
《理学纲要》内容简介:理学兴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清时代,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唐代以来儒学思想的主流,其影响覆盖
明朝史话 内容简介 明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从牧童到皇帝——朱明王朝的建立、“挑动黄河天下反”、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逐风、红巾军大帅、削平群雄,统一中国、革旧鼎新,大...
收入书中的二十一题,时代从秦汉直到明清,皆是由名物研究人手,而在文献、实物、图像三者的碰合处复原起历史场景中的若干细节。
《人类的故事》内容简介:《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
这是一部关于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四个领袖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的研究论著。我的注意力放在19世纪90年代初到19
《全球科学数据出版态势分析报告(2016—2020)》内容简介:本书对科学数据出版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梳理了2016―2020年
内阁首辅:02:徐阶:双面宰相 本书特色 几经蛰伏,徐阶终于施巧计扳倒了严嵩父子,当上了内阁首辅。上位之后,徐阶拨乱反正,任用贤官,勉力革除严嵩时的积弊,妙救清...
麦考莱英国史-III 本书特色 英国19世纪史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西方浩繁史著当中至为辉煌的作品之一。该书所述英国史事始于詹姆斯二世时期,恰好上承大卫?休...
《埃森哲展望:智运营》内容简介:当前商业环境日趋复杂,变革往往来得猝不及防,让企业应对不及。市场上,实力强劲的竞争者不断涌
《吴让之篆书崔子玉座右铭》内容简介:吴让之(一七九九—一八七一),原名廷飏,字熙载,更字让之,别署让翁、攘翁等,江苏仪征人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本书特色 说起内务府,人人都知道,但它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如何为皇帝服务?却很少有人知道。内务府的职能,涉及到紫禁城中的一切内容。从皇...
《官德十讲》内容简介:何为官德?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
《兄弟在清华和北航的日子(第四辑)》内容简介:每一代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故事。该书记录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对亲兄弟求学奋斗的
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插图版 本书特色 1、百年中国与世界:华人圈子关注的一部历史通鉴谈——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成大事不能昧于历史大势。百年大潮,读...
历代蒙求·史鉴节要便读 内容简介 从宋代开始,我国有了以介绍历史知识为主的蒙学书,从宋到清,这类书出了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断代蒙求、韵语通史、咏史...
《企业创新方法实践》内容简介:本书重点介绍了共享集团最近这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历程。通过创新方法在整个集团的实践,共享集团取得
史学通论-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本书以导言论述历史与史学的本义,然后分论史学是否科学、史学的今昔、史学的目的、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分类、史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