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科学的层次上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升普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以尽可能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这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自然灾害》是两位资深的专家——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面向针对“中国的灾多、知识少、课程少、书少”“尽管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是东方国家,但目前教材中自然灾害的案例几乎全部来自西方社会”“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地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的高质量的教科书”的实际,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现实需求而撰写的一本自然灾害科普教材和知识读本。其目的普及自然灾害常识,提升普通大众防灾、抗灾、减灾、救灾行动能力。《自然灾害》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专业水平精深,全书以简练的文字、翔实的案例、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气象灾害)的现实灾害场景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作为一本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俱佳的图书,《自然灾害》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课教材和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生态与环境规划等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防灾减灾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开展现实工作的手册,更可作为普通大众提升灾害基本知识的基础读物。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科学的层次上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升普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以尽可能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这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自然灾害》是两位资深的专家——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面向针对“中国的灾多、知识少、课程少、书少”“尽管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是东方国家,但目前教材中自然灾害的案例几乎全部来自西方社会”“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地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的高质量的教科书”的实际,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现实需求而撰写的一本自然灾害科普教材和知识读本。其目的普及自然灾害常识,提升普通大众防灾、抗灾、减灾、救灾行动能力。《自然灾害》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专业水平精深,全书以简练的文字、翔实的案例、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气象灾害)的现实灾害场景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作为一本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俱佳的图书,《自然灾害》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课教材和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生态与环境规划等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防灾减灾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开展现实工作的手册,更可作为普通大众提升灾害基本知识的基础读物。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科学的层次上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升普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以尽可能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这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自然灾害》是两位资深的专家——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面向针对“中国的灾多、知识少、课程少、书少”“尽管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是东方国家,但目前教材中自然灾害的案例几乎全部来自西方社会”“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地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的高质量的教科书”的实际,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现实需求而撰写的一本自然灾害科普教材和知识读本。其目的普及自然灾害常识,提升普通大众防灾、抗灾、减灾、救灾行动能力。《自然灾害》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专业水平精深,全书以简练的文字、翔实的案例、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气象灾害)的现实灾害场景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作为一本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俱佳的图书,《自然灾害》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课教材和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生态与环境规划等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防灾减灾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开展现实工作的手册,更可作为普通大众提升灾害基本知识的基础读物。
`陈颙,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以后,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岩石破裂实验室,开展高温高压下岩石物性实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领导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IASPEI)与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的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将地震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进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研究。他共发表专著译著十余部,论文一百余篇,首次发表了全世界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损失图。陈颙先后担任地球物理所所长(1982~1986),国家地震局副局长(1986~1996),国家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1996年至今)。1992年任IAS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至今),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至今)。
史培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人选,教育部“跨世纪青年人才基金”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开发与减灾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重大项目,国家“973”“863”项目等。首提“特征时期环境演变的重建”“区域灾害系统由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组成”的论点,首先发现“我国北方环境演变存在2000年的准周期”。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减灾学会理事,地理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土地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AGIS)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科技顾问,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经济发展顾问。《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中国减灾》编委,《自然资源学报》常务编委,《资源科学》副主编,《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世界儿童文学理论经典书系:欢欣岁月 本书特色 1953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欢欣岁月》一书,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经典之作,重点推荐阅读书目。这是一本厚重的、...
小熊维尼管好小情绪-我更受欢迎迪士尼亲子情商教育图画书 本书特色 迪士尼五大*受欢迎品牌助力孩子成长!30个情商故事,帮助孩子解决五大情商问题!让你的孩子更欢迎...
惊奇世界-科学故事集 本书特色 咖喱为什么会辣辣的?为什么蝴蝶的嘴巴卷卷的?鱼是怎样睡觉的?南极和北极,哪边比较冷?跟随大山光晴主编的《科学故事集·惊奇...
《张应春传》内容简介: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包括《李得钊传》《骆何民传》《许金元传》《蒋云传》《张应春传》《陈履真传》《刘重民传
化石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地球上已经发现的大部分物种化石,包括植物中的藻类化石、苔藓类化石、蕨类植物化石、裸子植物化石和被子植物化石等。化石的故事 目录 ...
《Photoshop手机APP界面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以PhotoshopUI图标制作和界面交互设计为基础,通过47个学习型案例,以及2
神奇的血型-有趣的科学法庭-生物法庭-14 本书特色 人是怎么进化来的?长颈鹿的祖先也长着长脖子吗?远古马的每只脚上竟然有好几个脚趾? 父母是a型血和b型血,为...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战机篇》内容简介:本书是“黄同学漫画兵器史”系列的第4部作品。讲完“陆上霸王”坦克之后,本书将视角对准了
为什么 本书特色 本书荣获美国奥本海姆玩具金奖,入选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入选德国儿童青少年文学奖。为什么 节选 为什么鳄鱼会哭泣?为什么公狮子有威武...
科学全景图透视版 地球探秘 本书特色打开这本《地球奥秘》,一个神奇的地球世界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书中用全景图,并采用插图对地球的内部结构、火山和岩石的构造等予以详...
自然课堂:岭南城市观树笔记 本书特色 图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精美的摄影图片和手绘彩图,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南方城市常见的54种树木。并对这些树木的特点、分布、在资源...
★29个小练习,28个百科知识,帮你重新打开与自然的联结;★111种动物,64种植物,你能否在自然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你身边的每种
《脑机穿越》内容简介:《脑机穿越》讲述了“人机融合”的未来,即“脑机接口时代”即将到来!在未来科技的驱动下,科幻大片的场景
五指山区-中国地理百科 本书特色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
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昆虫 本书特色 Why?新时期少年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用当今少年喜闻乐见的读图形式,将生动的漫画、珍贵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融为一体。整套书...
昆虫记-附赠全彩导读全新译本 本书特色 《昆虫记》:附全彩导读全新译文1本详尽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劳动、婚恋及繁衍等将区区小虫写得极富多层次意味法布尔毕生的研究成...
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典藏 本书特色 李杰主编的《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作为世界史的通俗性普及读物,由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两部分组成。本书遵循着尊重史实的标...
《对天真的结局严阵以待》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作家、批评家梁鸿鹰的首部诗集,收录其诗歌作品90余首,以细腻而敏锐的通感捕捉生活
鸟类卷-我的动物园 本书特色 这套书画风唯美写实,即还原了真实动物的特点,又增加了绘画的艺术性,更有欣赏性和收藏性,而且书中每个动物名字都标上了拼音,方便读者阅...
食衣篇-野鸟放大镜 本书特色 赏鸟除了鸟种的鉴别之外,其实还可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活真貌,如鸟的食、衣各方面。作者默默观察累积了十余年的精采鸟类生态摄影,将首度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