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理念

大学之理念

作者:[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7-1

评分:8.8

ISBN:978720806248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科学与学术的本性、精神、人的存在,理性、研究、教育与传授、交流、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等内容。

德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3年。

作品目录

英译本编者前言
前言
绪论
第一部分 精神生活
第一章 科学与学术的本性
第二章 精神,人的存在,理性
第三章 文化
第二部分 大学的目标
第四章 研究,教育与传授
第五章 交流
第六章 大学作为一种制度
第七章 知识的宇宙
第三部分 大学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八章 人的因素
第九章 国家与社会
· · · · · ·

作者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科学与学术的本性、精神、人的存在,理性、研究、教育与传授、交流、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等内容。

德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3年。

精彩摘录

这类讲座在传统教育中无可替代。有些杰出学者开设讲座的情形,会让一个人终生铭记在心。而印刷出来的讲稿,即便很可能是被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的,也不过是干瘪乏味的残渣。的确,讲座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它的内容,仍然在以印刷品的形式流传着。但是对演讲者本人来说,他交代这些内容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能够表达出激发他进行学术研究的所有前因后果。通过他的语调、他的手势,通过他对思维过程活灵活现的呈现,演讲者可以在不经意间把课题之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露出来。毫无疑问这种表露只能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以讲座的形式才能做到。讲座时的具体情境可以在老师心中唤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在讲座之中可能是没有办法发现的。在这里,他的思想,他的严肃,他的问难,他的困惑,所有一切都是发乎自然的。他引领我们步最入到理性思维的最深处。但是讲座一旦刻意为之,这方面的巨大价刹那间就会烟消云散。剩下来的就只有装腔作势、巧舌如簧、悲歌叹惋、矫揉造作的客套话与视听效果、天花乱坠的蛊惑、大言不惭。所以怎样才能准备出—场好讲座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一个人应该平心静气地考虑一下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把这场讲座看作是自己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里面的一个至高点,然后杜绝一切矫揉造作的东西除此以外,他没有必要做得更多。在过去这个半世纪里面,从康德到马克斯韦伯所作的经典讲座都清楚地表明:即便演讲者在表述的过程中有言语上的支吾疏失,即便他的措辞在句法上看起来有缺漏错讹,即便他的声音没有什么感染力,但是只要讲座的精神实质被传达给了听众,所有这些差池对于讲座的深远:影响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害。讲座记录只不过一场生动讲座的乏味再现但是,即便在演讲者的形象已经被淡忘的情况下,设身处地地想像一下讲座的实际情境,对我们仍然会是一个挑战。

——引自第90页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完整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三重身份。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机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但从大学的理念来看,这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将一方面从另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倘若将这三个方面割裂,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

——引自第6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