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在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天主教传播较为广泛。明朝万历年问传教士来华最早建造教堂的四个城市中就有南京。至明朝末年,传教士在江南所建教堂数目位于全国前列。清顺治朝开始,传教士逐渐把传教重心转移至京城,拥有一技之长的传教士多集中于北京,但江南仍是除北京外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区域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容教敕令”颁布后,江南教堂数量迅速增加。雍正、乾隆中国禁教时期,大批传教士被驱除出境,而江南因河道众多,便于隐匿,仍有不少中西传教士在此进行传教活动。
由于江南在中国传教史上地位重要,故本书以这一地区作为研究的主要范围,对天主教在该区域的传播分时段做一详细考察。因评价传教成效的主要指标就是教堂的多少和信众的多寡,因此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平民信徒和女性信徒这两个互有交叉却又不相统属的奉教群体,以求更全面地了解明清时期天主教在华传播及影响。
本书由导言、正文(分为五章)、结语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概述了选题的切入点、前人研究状况、创新之处等。
第一章论述了明末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情形。被誉为近代来华传教先驱的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神父,采取适应中国情形的传教策略,为其后来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朝末年天主教在华拥有的教堂,已分布于今北京、山西、陕西等省份,江南地区更是成为传教士在华的主要传教区域。
第二章探讨了顺治、康熙时期江南天主教的发展状况。在顺治朝,皇帝对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神父的恩宠,客观上为天主教在华传播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江南地区的教堂和教徒数目均有所增加。在康熙朝,皇帝对待天主教的态度有一个从严到宽、再从宽到严的过程。康熙帝态度的变化,对天主教在华传播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康熙晚年下令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播,为雍正、乾隆朝全面禁教之肇始。
第三章论述了雍正、乾隆禁教时期江南天主教的发展情况。雍正即位以后,下令将京城之外的传教士一律驱往澳门,各地教堂或拆毁或改作他用,江南教堂也难逃此运。乾隆即位后,承袭雍正帝的禁教措施,各地相继发生教案。江南传教区在两次教案的打击下,元气大伤。但在乾隆朝的禁教政策之下,仍有不少传教士在江南偷偷传教。
第四章就平民信教做了探讨。当时构成信教主体的是广大平民百姓,本章对平民信教的原因、传教士传教的方式等做了详细分析,同时对当时仇教者指责的“传教士以金钱收买小民”一说进行了辨析。最后选取为学界研究所忽视的江南传道员何世贞作了个案研究。
第五章论及女性信徒。以“招万民为徒”作为目标的传教士发现,向中国妇女传教困难较多,但当时还是有不少妇女信奉天主教,甚至还出现了发誓终身不嫁,一心侍奉天主的童贞女。在江南,更有天主教三大“女柱石”,为传教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本章对这些情况做了较详尽的分析。
本研究认为,任何一种外来宗教的存在,必须以不危及统治者的利益为前提,以适应本土文化为策略。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采取了适应中国情形的传教方法,获得了较大成功。但罗马教廷下令禁止中国信徒“祭祖”、“敬孔”,割裂了中国人对先祖、对孔子的尊敬之情,背离了中国传统思想,导致天主教在华被禁。当时,士绅阶层真正领洗人教的人数并不多,构成信教主体的是广大平民百姓,女性信徒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从这些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人手,无疑对研究明清之际天主教的在华传播情形及影响有一定帮助。
目录
序…………………………………………………………………………………………………1
中文提要…………………………………………………………………………………………1
Abstract…………………………………………………………………………………………1
导言……………………………………………………………………………………………1
第一章明末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29
第一节利玛窦的传教策略………………………………………………………………35
第二节明末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45
第二章顺治、康熙时期江南的天主教………………………………………………………67
第一节顺治朝对天主教的态度及江南教堂数量考……………………………………70
第二节康熙朝政策对江南天主教的影响………………………………………………82
第三章雍正、乾隆时期江南的天主教………………………………………………………113
第一节雍正禁教与江南教堂命运………………………………………………………116
第二节乾隆朝江南两次教案……………………………………………………………121
第三节乾隆朝潜藏江南的耶稣会士……………………………………………………136
第四章平民信徒………………………………………………………………………………149
第一节平民信教原因……………………………………………………………………152
第二节传教士向平民传教的方式………………………………………………………172
第三节“传教士金钱收买小民”之辨…………………………………………………180
第四节江南传道员何世贞及其《崇正必辩》…………………………………………191
第五章女性信徒………………………………………………………………………………211
第一节传教士向妇女传教遇到的困难…………………………………………………214
第二节妇女信教的动机…………………………………………………………………229
第三节女性传教人——童贞女…………………………………………………………237
第四节天主教在华传播的“女柱石”…………………………………………………245
结语……………………………………………………………………………………………261
附录……………………………………………………………………………………………266
附录一南京教案中被捕教徒身份状况表………………………………………………266
附录二苏州教案中被捕教徒名录………………………………………………………267
附录三江南第二次教案中被捕教徒名录………………………………………………271
附录四中西文人名对照表………………………………………………………………272
参考书目…………………………………………………………………………………………278
后记……………………………………………………………………………………………294
周萍萍,女,江苏人,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中外关系史和宗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曾赴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访问和学习,先后参加澳门利氏学社、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意大利玛切拉塔大学等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华传教士喜欢利用宗教画像来宣传天主教义,但他们绝不使用裸体画像.特别是那些在西方很寻常的宗教裸体画像,在中国是万万不能出现的.在中国人眼里,只有<春宫图>等色情荒淫的作品中才会出现裸体女子画像.同时,在华传教士尽量不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像宣示以人,担心中国人难以接受.他们发现:"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裸体实际上禁止见于艺术,男人的身体几乎只能用作针刺的人体模型或魇咒的人体模型-为了伤害仇人,才刺小人像那个意图击中的部位,这么一具尸体双臂钉在十字架算是什么玩艺!"在中国人眼里,只有罪大恶极的犯人才会被处死.
——引自第176页
《美国生活中的同化》内容简介:《美国生活中的同化》是著名社会学家米尔顿•M.戈登的代表作,该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分析族群同化的变量
史蒂芬·霍尔姆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兼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 内容简介 阶级分析还有前途吗?本书收录的17篇论文是一场关于阶级的辩论,分为后共产主义世界中的阶级、英国社会学和阶级...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作者全面展示了10-13世纪整个中国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风貌及其发其演变过程。深入分析了不同民族和群体各自的生...
从参与全球化到打造共同体 本书特色 《从参与全球化到打造共同体》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理论与实践。作者以“和平与发展&rd...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读书(2017年合订本) 本书特色 一本富于活力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一向引入思想潮流,反映学术界、知识...
编辑视界 本书特色 《编辑视界》这一书稿是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的总编辑林阳先生的一本有关编辑出版的专业论文集,内容涉及图书 、期刊的策划、编辑、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的...
迷宫之谜:从忒修斯到博尔赫斯 本书特色 迷宫和人类一样古老,它是纯粹的游乐园,是英雄的试炼场,是朝圣者的道路,更是灵魂重生的象征。从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到圆...
海国图志丛书: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 内容简介 哲学事业究竟是一种有可能危及国家法律权威的自由权利,还是一种被国家法律权威所指令的道德义务?这是作...
中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 主要内容包括: 导论、新中国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理论与先期实践、新中国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
曹胜高,1973年生,河南洛阳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文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亚洲文明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学研究。著有《汉赋与汉代...
利昂内尔·达高,劳动心理学博士,波尔多二大心理实验室的助理教师兼研究员。他的著作涉及职业生活里的基础主题:评估,招聘,工作成效,管理。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在理性与经验之间-论技术与现代性 本书特色 安德鲁·芬伯格编著的《在理性与经验之间(论技术与现代性)》分别从各个方面关注技术与经验的关系。在此,坚持运用技术批判...
在北大听讲座:第五辑:思想的灵光 本书特色 我自以为爱好探求真理,我感到一种对知识的贪婪渴求,一种对推动知识进展的不倦热情,以及对每个进步的心满意足。我一度以为...
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社会学亦不可停滞不前。今天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极为多元,研究议题广泛多样,方法也不拘一格。在这一领域中,最为核心的是基本概念及观点的运用。这些概...
时代的旁白:十年磨一剑 我手写我心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资深媒体人高昱过去10年创作的社论作品。这里面有作者透过采访,亲身感知的中国法制、法治进程,以及“艾滋病...
《不可以》内容简介:第一章:自杀圣地弓投悬崖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了连环复仇杀人。但是,最后是谁死了? 第二章:小学生因自
中国的心病 本书特色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杂文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新作品。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在这里,读懂中国。中国的心病 内容...
学者藏书与学术研究的转型-以郑振铎为例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郑振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藏书理念、藏书内容、书籍聚散情况与文学研究成就的考察,剖析其“百科全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