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遇到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书籍。作者自小喜欢读书,带着问题或课题而读,因为要用,所以读得广、读得深、读得专心。
读书过程总是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感悟和联想,直接写在书的天头地角。常常在旅行中,尤其是乘飞机长途旅行,平稳而安静,特别容易引发思考,特别适合书写。作者也乐意接受书评的任务,几乎来者不拒,多年来,发表的书评总在百篇以上。本书集结作者多年的读书笔记,相信读者阅读之后会有一定的裨益。
笔记作为一种私人记述,本可补正史之不足,笔墨若能生动传神,则更有文学的趣味,所以作者总喜欢读笔记。人们却多以为笔记都是古人作品,是一种陈死的体裁,殊不知黄秋岳、徐一士、刘禺生等都是近几十年中人物,本书作者也是其中之一。本书便是作者多年读书笔记的精华。
作家叶梦用电子邮件发来新作的目录和文稿时,我正客居京城之西。友人刻赠的两方闲章,一日“莲花西”,一日“北漂佬”,正道出此时的位置、身份和心境。客居难免有漂泊的感觉,常常不由自主地遥望南天,想家。
家乡益阳,是黎锦晖曲中“桃花江是美人窝”的那个地方, “桃花千万朵,比不过美人多”;是周立波笔下普山普岭茶子花的山乡,楠竹绿如海,资水碧于玉;是岸芷汀兰、渔歌互答的浩荡洞庭,风月无边,美景如画;是特产松花皮蛋和水竹凉席的地方,益阳砖茶是远销西北的名茶,水产、苎麻、芦苇的品质和产量全国知名;是吃芝麻豆子茶又吃擂茶的地方,农家的好客,让你亲切难忘;益阳花鼓西湖调的热烈和益阳弹词的柔婉,唱尽了益阳人的苦辣酸甜,全世界的戏曲也不可能克隆重复。在我的意念中,益阳便是*经典的江南。
接近益阳,可以从山水人手,以行走的方式;可以从人物人手,以交流的方式;也可以从叶梦入手,以阅读的方式。
叶梦以对故乡的敏感、细腻和独特的感悟,执著不懈地创作她的故乡赞歌,从历史到现实,从风景到风俗,并逐渐形成系列。从《遍地巫风》到《乡土的背景》,让本土和外乡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块平凡土地的不凡价值。她以《羞女山》为代表作的风景谈,成为了新时期的散文名篇,以一座山点化出益阳的神秘瑰丽。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有对益阳风貌的全景白描,有对益阳民俗的文学阐释,多已成为公认的探索益阳的文化地图。这回她把笔指向了益阳的人物。
益阳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如陶澍、汤鹏、胡林翼、周扬、周立波、周谷城、叶紫、张国基……有的闻名海外,有的遗世特立。当代益阳人也表现不俗,群星璀璨。他们不仅仅推进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也为益阳拓展了文化发展的宽度与深度。叶梦感知并抓住了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推出了这部作为作家存在背景的人文风景专著。
《乡土的背景》不是一部益阳人物全书,所选人物也不单以知名度为取舍标准。他们大多是叶梦熟悉的或者采访过的人物,其中关于周扬、周立波、莫应丰的部分既是催人泪下的纪实散文,又是独家披露鲜为人知的新文学史料。比如写周扬的《七坛甘草梅》,就解释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疑惑,填补了周扬研究的史料空白。
叶梦撰写的人物系列,在提升益阳历史与人文的分量的同时,深度探析了在特定的地域文化前景下的人文精神。益阳地域文化的来龙去脉由此变得清晰、耐人寻味。这些出自叶梦不俗的史识史才,出自不嫌琐细不计工本的专注投入,更出自她与生俱来与日俱增的乡土眷念。
叶梦是公认的抒情散文好手,人物散文写得如此精到老辣真让人有些意外。那些远去和远处的人物,通过作家搜寻史料、追记采访,得到了大量细节,于是她笔下的人物一点儿一点儿复活了,变得生动、具体、活跳,充满了灵性与温情,尽管全书是由单个人物与独立章组成,感觉连贯流畅,像读一部完整的故事。也许受了前辈益阳作家周立波的影响,她平静质朴的文字背后是浓得化不开的益阳氛围、益阳情调,尤其是许多只有益阳才能听到用到的词汇,她信手拈来,读来亲切而传神。
叶梦的乡土背景是独特的。在雪峰山脉和洞庭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奔腾冲决的资江到这里已平缓而弯曲。湘人的血性隐藏在益阳人性格深处,表现出来的却不如上游的邵阳“宝古佬”那样刚烈,益阳话中的“待人小意”就是对益阳人热情而宽容、细致而谦和、善解人意、善结人缘禀性的概括。叶梦的努力,使这种乡土文化丰富了湖湘文化的整体,又揭示出其独特鲜明的个性色彩:雄阔中更见精微,豪迈中颇多文雅。有一位我敬重的长者在那里工作生活两年多,他印象*深的就是益阳人的温文尔雅,委婉平和。正是这平和之下,益阳文化蕴涵着持久与绵长,不至于在坚硬的现实碰撞中化为文明的碎片。
读完《乡土的背景》,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益阳这块土地上能够生长众多的有灵性的文人来?原来那里有一条文脉哦!
人以地载,地以人名。遥望益阳,忘不了那些真实鲜活的人物,也总是联想到承载着丰绕精神和物产的故土。好在今日益阳一如往昔的秀美、宁静。在无数城市不问情由脱胎换骨的运动中,益阳的规划与建设显得严谨而适度,山水田园风光依稀可辨,高新科技的产业导向中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慢半拍的开发节奏,当初来不及作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而今又已经引进了现代的生态和环境意识,城市化的进程更加科学和民主。过去曾被人轻慢的地方越来越显示出让人艳羡的后发价值和优势。我们由此庆幸益阳文脉的延续,更对未来滋生信心与希望。
《5G保险》内容简介:本书采用市场分析和案例阐释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5G时代保险公司商业模式升级的相关知识。本书共8章,主要
生活体验-倪匡说三道四 本书特色 《生活体验》:金庸: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黄霑:倪匡来到香港...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是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唐、五代、宋词的主要流派,撷取唐宋词中的精粹,加以精
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古典文学的世界浸润多年。爱读诗词,爱读绘本,尤其享受每天陪娃读书的美好时光。
左文襄公文集/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本书特色 清左宗棠著,杨书霖编。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影印,包含文集五卷、诗集一卷、联语一卷、说贴一卷,卷末有杨书霖《跋...
《运动与2型糖尿病》内容简介:本读本是“科学健身与健康指导丛书”的十二个模块之一,旨在提供有关运动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包括糖
安静-周国平经典散文 本书特色 《安静》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散文集,收录了他从1999年到2002年8月的散文。书中用细腻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作者所追求的平静而丰...
《花间集》原为供歌伎伶人演唱的曲子词选本,成书于公元940年,是中国最早的词选集,其内容多写男女艳情,涉及上层妇女琐碎、休闲
苏轼诗词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苏轼》选取宋代词人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性词84首。所收词以《全宋词》为底本,...
黎紫书,来自南洋的行者,北上西走,游踪在外,放情领略,记录经年心象的朝荣暮落,落笔成为《暂停键》。在《暂停键》中,黎紫书对镜自视,从想象中的自己到经由文字建立起...
陈允吉(1939—),江苏无锡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佛教文学、...
《画说成语·3~4年级(小学版)》内容简介:☆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好帮手。☆500幅成语图画,量身定制还原真实情景,让小学生更好懂、
半生为人-一代叛逆者的心灵史 本书特色 “首篇《永远的五月》,徐晓叙述的是一种生死间无能为力的悲壮——这死的缘起就因为一次误诊,一次误诊引发一场长达30年的苦难...
王重旭集 本书特色 王重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任本溪日报社编辑部副主任,本溪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长,本溪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现任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作...
无活着就要有趣洒脱 本书特色 本书是老舍先生数十年散文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品,精心甄选,倾心排版,首度集结。生的真谛不仅在于外在的获得,更在于内心的充盈和富足。这世...
扶轮问路 内容简介 身体无论强弱,快乐都是目标。而健康的精神,则不仅可以享受快乐,更能够应对苦难。扶轮问路扶轮问路前言 弱冠即扶轮,花甲犹问路。锋芒钝而折,迷途...
醉里挑灯看剑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自一九八一年设立迄今,已三十余载。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获奖作品所涉作家近四十位,影响甚巨。这些作家大多在文...
格列佛游记 本书特色 世界经典名著,精选名家译本英国杰出讽刺作家斯威夫特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内容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小说以格列佛医生的...
锁在深处的蜜 本书特色 《锁在深处的蜜》为迟子建散文系列之一,比较完整地收录了迟子建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所写的五十余篇创作谈、书评等,其中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
红房子 灰房子 本书特色 王璞编著的《红房子灰房子》图文并茂,用图片和文字讲述一段成长岁月,其实也是沧桑历史。具有时代感,容易引起共鸣;文字干净纯粹,阅读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