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穷毕生钻研的无比珍贵心得,引经据典,上山下海,五千年饮食文化的结晶,口颊留香。
高阳擅长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他的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本书是高阳穷毕生钻研的无比珍贵心得,引经据典畅谈五千年华夏饮食文化的结晶,不但有众多美味口颊留香,他还杂糅了历史的佚闻逸事,读来真是酣畅淋漓。
脚下
北平为五朝古都,土著喜自言是在“天子脚下”。天子玉食万方,水陆珍物,无美不备;地方官进贡时,当时亦要馈赠朝中大老、亲友故旧,所以士庶亦常有贡品可以一饱口福。加以四方流寓,带来各省口味,经过观摩、品尝、研究,存旧创新,往往比原来的制法更进步。我总觉得不管某省、某地的菜,一定要在通都大邑流行过,才能出色;不然总不免有些“怯”。譬如在北平吃山东菜,相信一定比在济南吃本地馆子来得好。 谈“天子脚下”的菜,唐鲁孙兄是权威;我只能从旧籍中去补唐鲁孙兄的不足。仍旧从明宫谈起。 明朝宫中的太监、宫女,上万之多。康熙幼时听前明遗留的太监谈过,晚年曾为大臣转述。据说,太监、宫女太多,送饭不能遍及,看守偏僻宫殿而又得了病的,由于无人送饭,竟有活活饿死的悲剧。由此可知,太监、宫女吃的是“大锅饭”;仅仅是白饭,菜须自备。此所以太监、宫女合作,称为“菜户”。 太监的心理,由于生理的影响,变态者多; 《酌中志》说: “内臣好吃中驴不典之物。”名目有“挽口”、“挽手”、“羊白腰”等;挽手即牛鞭,羊白腰乃羊睾丸的白称。*名贵的是白马的睾丸,称为“龙卵”。凡此食物皆富于荷尔蒙,真不知太监要荷尔蒙何用?结果只是更加深他的心理变态而已。
谢肇潮的《 五杂俎》说: “京师大内之物,元旦有牡丹花、有新瓜;古人所谓二月中旬进瓜,不足道也。”非时之花,称为“唐花”,在温室中催逼而成;非时之果亦然。所谓“新瓜”乃指黄瓜;此风至清末犹存,正二月以细长如指的小黄瓜供客,非豪门不办;有诗为证: “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这首“京师竹枝词”是夸张了些;一条值一两银子.则是事实。
太监之恶劣犹不在喜食不曲之物,非时之果,而在发明“以惨酷取味”。有种活烤鸭鹅的法子,以活鸭鹅洗净,置于铁板上,上罩铁笼;笼中置酱油葱姜等调味料一碗。一切料理妥当,就在铁板下面燃炭,活鸭活鹅的炮烙之刑开始了。 铁板加热,鸭鹅无法驻足,只有不停地走;同时由于口渴之故,不断地喝调味料。*后“毛尽脱落,未死而肉已熟矣!”我在他处亦见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以此法所烤成的鹅掌为天下的至味。潮州菜中的鹅掌,不足为美了。
家禽受炮烙之刑,家畜则受剐形; 《伍杂俎》中说: “驴羊之类皆活割取其肉,有肉尽而未死者,冤楚之状,令人不忍见闻。”又说,其时有地位的大太监与所谓“皇亲”,都有此吃法, “血海肉林,恬不为意”。
在北方有些地区通行吃驴肉,江南则绝无所闻。元朝有部书叫《饮食须知》,兽类中刊有驴肉,说它“味甘性平”,则是很好的一样兽肉;但“多食动风,脂肥尤甚”,是则驴肉以瘦为佳。至于从活驴身上割肉下锅,在谈因果报应的书上,常有记载。谈一个比较可信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做过甘肃与浙江巡抚的王囗望,酷嗜驴肉丝;据说厨房里养有肥健之驴数头,由专人喂养。王囗望一声吩咐: “炒驴肉丝”,厨子便拿把快刀,相准驴身肥腴之处下手,血淋淋地割下一块,洗净切丝,现炒上桌。驴身被割之处,则烙上红铁,自然血止。此零零碎碎,不知何日始得解脱的烙刑,惨无人道;所以谈因果的书上说王直望的不得好下场,是“现世报”。
王直望走和珅 的路子,是乾隆朝有名的贪官。事败伏法,儿孙年十二以上皆充军;不足十二岁者拘狱至及年发遣;同案而死者不下三十人,为乾隆朝有名的大狱之一。一妾苏州人名吴卿怜,后归和主申;嘉庆四年和砷抄家,吴卿怜籍没入官,作绝句八章,自伤身世, “回首可怜歌舞地,两番俱是个中人”,其情确所难堪。有一首说: “香稻人唇惊吐日,海珍列鼎厌尝时”,时人作注说: “王处查封,庖人方进燕窝汤,列屋皆然;食厌,多陈几上;兵役见之,纷纷大嚼,谓之‘洋粉’云。”燕窝在随园食单中,列于海味单之首,而实在没有什么道理。珍物中有名无实者,以此为首。
明末清初,*重鹿尾。据说“蒸熟片食”, “形似豕脂、唯味稍带甜”。随园食单说得比较详细: “尹文端公品味,以鹿尾为**。然南方人不能常得;从北京来者,又苦不新鲜。余尝得极大者,用菜叶包而蒸之,味果不同。其*佳处在尾上一道浆耳。”于此可知,鹿尾以新鲜为贵。
八珍类皆干蜡,熊掌的料理尤难,先发、后蒸、再炖。发熊掌别有诀窍,如果照一般发海参、发鱼翅的方法处理,永远都发不开。
发熊掌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内置石灰;投入熊掌后,再用石灰覆盖,徐徐加水,石灰沸滚起泡,直到石灰水完全冷却,方将熊掌取出,去毛洗净,据说熊掌非如此在石灰水中泡制过,掌上之毛,不能连根拔除。
此为初发;第二次发是浸在米泔水中,约一二日,视软硬情形而定。
再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蒸;事实上蒸亦是发。
在蒸以前仍须经过一番洗剥,凡初发、再发而仍未去净、不能入口之物,皆须此时彻底清除,才能上笼去蒸。
蒸有二法:一法用干净白布缠裹;一法用网油包起来蒸。曾听人说过而未求证的一说:张大干发鱼翅,即用网油裹蒸;或者即师发熊掌的故智。
第三步是炖了。此亦有两法,一法是砖砌烟筒,下丰上锐,口子小到仅容一碗。熊掌人碗,配好作料,封固严密,搁在口上;下点蜡烛一支,微火熏一昼夜,道是“汤汁不耗,而掌已化矣”。照此法来看,其实不必如此费事,从前的“五更鸡”,现代的陶瓷慢锅,都是极“炆”的火,只要火候够了,一样可以达成“汤汁不耗而掌已化”的效果。
上述之法,严格地说只是煨;另一法才是地地道道的炖。炖时宜加猪肉,熊掌先须撕成条。炖好之后,肉味特鲜,所以不妨留掌吃肉;下次炖肉,仍加熊掌伴煮。据说久留不坏,可与猪肉同煮十余次之多,而熊掌仍旧可食;糟过更妙。
熊掌如果没有发透,即不易炖熟,食之发胀。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一个补救的办法,内加椒盐,外裹湿面,上饭锅连蒸十余次,方始可食。
高阳(1922—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Twenty-oneyearsafterabloodydoublehomicidein1959,JerryFlynn,newpastortotheinner-c...
火候 本书特色 餐饮业老板、主管和从业人员的工具书,厨师培训手册。掌握火候是烹调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厨师的基本技能火候 内容简介 一套专为餐馆、酒楼老板、各级主管和...
舌尖上的中国之美食总攻略 本书特色 甄选各地*经典*特色的美食,奉上*能代表*国味的舌尖美食总攻略,看好片尝美食两不误。实用详尽的选材方法、做法指南,2000幅...
轻松学烘焙 本书特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很多人开始提起“烘焙”,这个在我印象中一直属于“西方”的词汇,已经不知不觉走入了我的生活。朋友报了“烘焙班”,每...
百变米饭 本书特色 《美味厨房系列:百变米饭》:用有做好菜。用心烹佳肴。百变米饭 内容简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d...
《红楼梦》中的经典美食 本书特色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更是一部反映明清时代的百科全书。洋洋大观《红楼梦》,满纸美食香。要想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读...
《交易密码3:黄金白银交易实践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是立足黄金白银投资实战的技术工具书。黄金和白银是当今交易市场上的主流交易标
《希古与幽怀》内容简介: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因景慕石涛其人其艺,自号抱石斋主
穷中谈吃 本书特色 吃,是亘古的活动;文明愈是新颖,愈是未必有利于吃。故愈不文明便利的地方,往往吃得较好。讲求划一,讲求高效率收成,则吃必然遭到简化。 本书为作...
名厨教你做小吃 内容简介 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小吃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小吃、点心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外观精美、讲究风味,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
初学者也能轻松制作的精品甜点大全曲奇、司康饼、面包、比萨、重磅蛋糕等全包括本书介绍了用松饼粉制作美式糖衣松饼、奶油乌饭子
中国饮食文化丛书-养小录 内容简介 作者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有些还介绍了保存和贮藏的方法,内容丰...
饮啄杂谭 本书特色本书是作者近年发表在报刊、专栏上的饮食随笔结集。收录共50多篇文章,分三辑:乡味、风物、食趣,涉及江南的乡土菜、小吃、食俗等,多为描摹家乡风味...
新编家常菜谱2000例 本书特色 32大类1000余种美味家常菜谱,做菜更好吃的300例厨房秘技,食品安全选购的400个实用小窍门,大厨现场演示200余例厨艺绝...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软-成就零失败烘焙的76道超人气西点 本书特色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软——成就零失败烘焙的76道超人气西点》是一本针对有烤箱的烘焙爱好...
意大利面制作大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书中缘经典美食图书“制作大全系列”(《经典面包制作大全》《西式糕点制作大全》《意大利餐制作大全》《法式西餐制作大全》)之一。1...
唯一正統法國糕點食譜簡單易懂的步驟圖片,深入淺出的解說內容,讓您在家也能坐享正統法國糕點藍帶頂級主廚邀您面對面共享法國美
每一个便当,都是一份幸福的告白。每一次打开,都有一个大大的惊喜。为爱的人认真做一份便当,让普通的日子,充满温暖的小确幸。
拿手快炒123-(第二版) 本书特色 ★来自台湾的三大名厨——施建发、张和锦、柯俊年联袂奉献。★每一道菜,只需简单3步骤,一气呵成的瞬间美味!★精美菜品图,重点...
中国好味道系列-家常面点 本书特色 精选家常食材网罗美味菜肴传授烹调技法汇聚中国好味道中国好味道系列-家常面点 内容简介 精选家常食材网罗美味菜肴传授烹调技法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