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大帝的桌布

查理曼大帝的桌布

作者:[英]尼科拉·弗莱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7-10-01

评分:7.3

ISBN:978710802669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尼科拉·弗莱彻过着三重生活:她是一位活跃的艺术家和金匠,她经营着一家高档邮购野味店,她还是一位技巧娴熟的厨师和宴会制作人。她已经写作了四本关于文化、历史和野味烹饪的书。她有时居住在佩里戈尔的角塔中,但她通常住在奥齐塔玛契提附近一个鹿园中,在那里她充分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她与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唯一的一位)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并育有两个女儿。

作品目录

致谢第一章 什么是宴会?第二章 天堂:宴会的起源第三章 黄金时代:中世纪宴会第四章 宴会竞赛:令人不安的成分第五章 迈达斯国王的最后一餐第六章 宴会的原料:鱼第七章 中国宴会:一种古老的饮食文化第八章 宴会的原料:肉第九章 逆境中的宴会:超超平凡第十章 来自地狱的宴会第十一章 宴会和斋戒:肥美的星期二第十二章 圣休伯特的宴会:狩猎,以及九道菜的鹿肉宴第十三章 宴会中的蜉*:香熏和鲜花第十四章 圣安东尼的宴会:猪——农夫们的宴会第十五章 野兽般的宴会第十六章 文艺复兴:欧洲宴会改革第十七章 感恩:赞美救难第十八章 维多利亚宴会:大不列颠环境适应协会的晚餐第十九章 茶席:日本饮茶仪式上的素食宴会第二十章 浴中宴会:何等失礼第二十一章 成年仪式:世界性的符号第二十二章 罗斯金的花粉宴会:乔木林中的宴会第二十三章 彭斯晚餐:兄弟般的宴会,男人举止恶劣第二十四章 吃人:同类相食的宴会第二十五章 马背上的宴会第二十六章 冬至宴会:黑暗中的光明第二十七章 为死人举办的宴会:战胜恐惧第二十八章 除夕的天鹅:千禧年宴会第二十九章 查理曼大帝的桌布:后记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尼科拉·弗莱彻过着三重生活:她是一位活跃的艺术家和金匠,她经营着一家高档邮购野味店,她还是一位技巧娴熟的厨师和宴会制作人。她已经写作了四本关于文化、历史和野味烹饪的书。她有时居住在佩里戈尔的角塔中,但她通常住在奥齐塔玛契提附近一个鹿园中,在那里她充分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她与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唯一的一位)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并育有两个女儿。

精彩摘录

呈上茶水的冗长仪式又经过训练的人以“茶道”这种饮茶方式来进行,“茶道”的原意是倒在茶里的热水。日本曾经广泛种植茶叶,茶道也成为一种高雅的贵族娱乐形式,贵族们享受着饮茶聚会和饮茶竞赛,同时也让它在禅园中如最初那样起着仪式作用。对艺术造型,尤其是陶器的赞赏,与中国宋朝相似,并引进了美学元素,从而在武士阶层中形成了如何展示茶叶的规则。四百年的时间过去了,饮茶的两种方法——宗教和智力娱乐——合并到了一起,并更加精炼,到了16世纪,茶学大师千利休使之定型为今天的茶道。他的哲学和教义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以至于丰臣秀吉将军认为他过于强大,最后逼得他自杀了。但是千利休的三个孙子每人都建立了一个学校来教授茶道,至今仍在延续,几乎没有改变。若在正餐之后进行茶道仪式,整个程序便被称为茶会。正餐——“席”,今天意为日本宴会,直译是“怀石”,指差总僧侣在漫长冥想过程中,抱在怀里取暖的加热过的石头。因此茶席是整个茶会仪式的宴会部分,但它只是主要活动的若干附属之一,而主要活动是分饮一碗茶。千利休的指导原则包括和、敬、清、寄,这四项元素在活动中贯穿始终。他教导他的信徒如何通过选择食物和花卉或为茶室加热或降温而与季节相协调;如何细致精确地专心准备这一活动;如何凭直觉判断每样东西需要多少,免得造成浪费;如何避免炫耀;如何尊敬同伴①。茶会中的所有行为基本上都是日常的家务和准备饮食的活动,但茶会主人仍以其远见和深思熟虑设定了许多不同层次的含义,让精通哲学的客人们鉴赏。无论何时提供款待,最重要的便是主人和客人双方的行为都是适当的;在饮茶仪式上,对客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知道应当期待什么以及如何回应,对主人来说则是让活动正确的进行。这确实是互动的活动,并且如果一个人对活动的顺序知之甚少,它便是对客人而言最难的宴会之一。对客人来说,正式的茶会开始于进入茶...

——引自第188页


以穷奢极侈的宴会而闻名于世的卢库勒斯,觉得没有理由因为碰巧没有客人就将他的菜单调整得简单些,所以当他的厨子仅仅给他呈上合理的一餐时,他边咆哮着“今天卢库勒斯与卢库勒斯一起进餐!”边把厨子打发回厨房去准备更丰盛的食物。

——引自第4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