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我的出世、我是一个坏学生、跟两个小水手打架、布列塔尼的春天、外省的闲逸生活、项堡的幻影等。
作者是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本书是他回忆录的节选,有他童年时代的回忆,有他对1848年革命的思考,有他与拿破仑的相识与反目的叙述,还有他在退出政坛后与退位法王的关系的描写。作者通过自己的生平,还着笔于复辟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的种种场面,描绘了一幅法国自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的完整的社会图景。一位名人曾说,作者是用“*反常的方法把18世纪贵族阶级的怀疑主义与19世纪贵族阶级的感伤主义结合在一起。”这个“反常”在于他把新旧制度的交替当成历史的必然,失去的必然是些值得怀念的东西。
代译序 布列塔尼的圣马洛港外,格朗贝岛孤悬在锚地上,一块无名的方石立于其巅、石上立着一个不高但是粗壮的花岗岩十字架,这是夏多布里昂的坟墓。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雕饰,简朴至极。坟墓的前面就是波涛汹涌的英法海峡,狂风,暴雨,飞溅的浪花,让它一年到头都潮湿,冰凉,带着铁一般的颜色,孤独然而傲岸地面对着一片空阔。这是夏多布里昂在55岁时自己做出的选择,他费了不少的周折方才得到这几寸土地。 人们告诉他,1768年9月4日,“预告秋分的狂风掀起的海浪发出阵阵咆哮”,盖住了他降生时的“哭叫声”,他认定这惊心动魄的景象预示了他一生的命运。1848年革命的枪炮声震动了巴黎,他所反对的七月王朝垮台了,他只能说一声“干得好”,却不能出去看一看,他太老了。夏多布里昂于1848年7月4日去世。他生于风暴,死于风暴,80年的人生旅途走得不容易,他想用文字为自己立一座纪念碑,是为《墓中回忆录》。岁月的风暴可以扫除许多东西,却似乎盖不住他从坟墓中发出的管风琴彀雄浑的声音。他这本从酝酿到写作历时40年的著作题为《墓中回忆录》,如果不是狂妄,那就是一种巨大的信心,相信活人会倾听他这个死人的诉说,继续接受他的文字的魅惑。夏多布里昂不止一次提醒他的读者,他们听见的乃是一个死去的人在讲述他和世界、和历史的纠葛,他的《回忆录》乃是他“用尸骨和废墟造就的一座建筑”。他在谈到幼年时受到死亡的诱惑时,这样写道“那些看到这一幅幅图画而心绪纷乱并且企图仿效这种种疯狂的人那些因我的空想而喜欢我的回忆录的人应该记住他们听见的是一个死人的声音。”他在回忆录快结束时,又写道:“读者,想象一下这些图案靶,绘制它们的这双手决不会伤害你们,它们已经干枯了。记住,当你们看见这些图案的时候,它们不过是一个画家在其坟墓的拱顶内里随意涂抹的涡饰罢了。”他曾在1833年和1848年分别为回忆录写过序言,都明确表示希望回忆录在他死后50年出版。他不想生前出版这部回忆录,其原因有二:“首先,我会不那么坦率,不那么真实,这由不得我;其次,我始终想象我是坐在我的棺材里写作的。”总之,他不愿意“压住这个发自坟墓的迢远的声音”,因为“我更喜欢在棺材里头说话,我的叙述将伴随着那些因发自坟墓而具有某种神圣性的声音。”这部回忆录就是他的坟墓,他的棺材,他唯一能够长久地享受宁静的地方。 活人写作,死人说话,这不是矫情,不是姿态,也不是故做惊人语,这是他内心的需要,他需要在泯除一切个人恩怨的平静中对历史和人生作出解释和思考,他也需要在纠结着现实和想象的空间里用文字来创造自己的生平。他在执笔撰写回忆录的时候,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他是在两个世纪之交“扎进翻腾浑浊的水中”,他游离旧岸是带着“遗憾”,而怀着希望游向的新岸却是一个“未知的岸”。旧岸已经永远地消失,然而他却没有片刻的忘怀;新岸已经呈现在眼前,然而他看见的却是“新的风暴”。这个用言语和行动为了一个他并未心仪的事业和一些他并不崇敬的人奋斗了一生的人,终于怀着解脱和依恋的心情说:“明天的景象已与我无关;它呼唤着别的画家;该你们了,先生们。”他给世人的遗言,说得轻松又沉重,多么像活人作死人忆:“我的窗子开着,朝西对着外国使团的花园:现在是早晨6点钟;我看见苍白的、得很大的月亮;它正俯身向着残老军人院的尖顶,那尖顶在东方初现的金色阳光中隐约可见:佛旧世界正在结束,新世界正在开始。我看得见晨曦的反光,然而我看不见太阳升起了。我还能做的只是在我的墓坑旁坐下,然后勇敢地下去,手持带耶稣像的十字架,走向永恒。”他还活着,可是已经告别了世界。假使他用语言为自己建立了一座丰碑的话,他却并不想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它,他知道,《墓中回忆录》将是一个年迈的勒内回首走过的道路而留下的痕迹,读者将时时刻刻看见一个拿着笔的龙钟老人在体验着文字的创造。对于40年间不倦地写作回忆录的夏多布里昂来说,生命不再是叙述的对象,文字不再是生平的载体,文字和人生已经合而为一。以考证对《墓中回忆录》,以阅读对《墓中回忆录》,人们将得到两本不同的书,一本是实录,一本是创造,一本是历史,一本是艺术。前者或有夸张不实之处,往往为人诟病;后者则创造了想象的奇迹,放射着史诗的美。瑞士作家拉缪论及夏多布里昂,有言:“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也许比他是什么更为重要。”人与文的不尽重合,甚至分裂,这也许是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人的特权吧。 ……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nd,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出身贵族,法国大革命期间参加保皇军,后逃亡英国。王政复辟期间曾任内政大臣、驻外使节、外交大臣等职。1797年发表《革命论》,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反思。主要作品有《基督教真谛》,其中的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曾风行一时。
《作家榜名著:人性的枷锁》内容简介:菲利普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收养,更不幸的是,他还有一只天生的跛足。学生时代,菲利普饱受
世纪之交,法国人举办了20世纪最佳法语图书的评选活动,结果,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但是,这位最佳法语图
《唐妞漫画:唐朝原来这么好玩儿》内容简介:漫画家二乔画了一张可爱的唐朝仕女俑画像,没想到竟然复活了,这个小妞来自唐朝,二乔
《耳听过爱情》内容简介:我们都曾为一个不可能的人奋不顾身。这世上特讽刺的事情大概就是,为前任设计婚房,自己却不是新娘。她站
这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以史家的如椽之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
小王子-名家导读版 本书特色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童话。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飞行员“我”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
《局外人/鼠疫》内容简介: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主人公
情感教育-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情感教育》主要是讲一个男人面对四个分别拥有美德,美貌,财富,青春的不同女人的爱情,三心两意,...
当代软件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中文版首次出版!《大教堂与集市》是开源运动的《圣经》,颠覆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思路,影响了整个
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5 本书特色 名作欣赏系列共10册,甄选了《故事会》杂志“外国文学故事鉴赏”栏目中历年来的名篇佳作。可谓是名家云集,星光璀璨。...
《绿山墙的安妮》内容简介:安妮是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女,被马修与马瑞拉兄妹从孤儿院接回爱德华岛抚养。安妮富于想象,性格开朗,真
人间喜剧 第十四卷 内容简介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一1850)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塑造典型的巨匠,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以二十年的辛勤工作,...
《小王子:中文译本·法文原文版(2014版)》内容简介:《小王子》的法文原版出版于1946年。语言纯净,内涵隽永,是一本“适合8至8
这本小说以作者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叙述了19岁的大二女生埃斯特·格林伍德经历了充当某知名杂志社的客座编辑、参加写作班被拒、
《最漫长的旅程》内容简介:《最漫长的旅程》是E·M·福斯特充满自传性的一部小说,主人公里奇是剑桥大学的学生,性格怯懦,身患腿
《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是一本关于建筑师运用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
汤姆叔叔的小屋-全译本 本书特色 《汤姆叔叔的小屋(全译本)》:汤姆叔叔是一个黑奴,他善良能干,虔诚地信奉宗教,相信上帝掌握着人们的言行,主宰着人们的命运。他命...
美丽与哀愁.蒲公英-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为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美丽与哀愁》、《蒲公英》合集,其中《美丽与哀愁》讲述了作家大木与年轻时的情...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克雷洛夫一生所创作的二百零八篇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语言明快犀利、幽默风趣,开创了
《幸福领导力》内容简介:在现代企业中,人人都期望自己有服务型领导力,具备系统思考力,但没有人说得清楚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