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我的出世、我是一个坏学生、跟两个小水手打架、布列塔尼的春天、外省的闲逸生活、项堡的幻影等。
作者是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本书是他回忆录的节选,有他童年时代的回忆,有他对1848年革命的思考,有他与拿破仑的相识与反目的叙述,还有他在退出政坛后与退位法王的关系的描写。作者通过自己的生平,还着笔于复辟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的种种场面,描绘了一幅法国自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的完整的社会图景。一位名人曾说,作者是用“*反常的方法把18世纪贵族阶级的怀疑主义与19世纪贵族阶级的感伤主义结合在一起。”这个“反常”在于他把新旧制度的交替当成历史的必然,失去的必然是些值得怀念的东西。
代译序 布列塔尼的圣马洛港外,格朗贝岛孤悬在锚地上,一块无名的方石立于其巅、石上立着一个不高但是粗壮的花岗岩十字架,这是夏多布里昂的坟墓。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雕饰,简朴至极。坟墓的前面就是波涛汹涌的英法海峡,狂风,暴雨,飞溅的浪花,让它一年到头都潮湿,冰凉,带着铁一般的颜色,孤独然而傲岸地面对着一片空阔。这是夏多布里昂在55岁时自己做出的选择,他费了不少的周折方才得到这几寸土地。 人们告诉他,1768年9月4日,“预告秋分的狂风掀起的海浪发出阵阵咆哮”,盖住了他降生时的“哭叫声”,他认定这惊心动魄的景象预示了他一生的命运。1848年革命的枪炮声震动了巴黎,他所反对的七月王朝垮台了,他只能说一声“干得好”,却不能出去看一看,他太老了。夏多布里昂于1848年7月4日去世。他生于风暴,死于风暴,80年的人生旅途走得不容易,他想用文字为自己立一座纪念碑,是为《墓中回忆录》。岁月的风暴可以扫除许多东西,却似乎盖不住他从坟墓中发出的管风琴彀雄浑的声音。他这本从酝酿到写作历时40年的著作题为《墓中回忆录》,如果不是狂妄,那就是一种巨大的信心,相信活人会倾听他这个死人的诉说,继续接受他的文字的魅惑。夏多布里昂不止一次提醒他的读者,他们听见的乃是一个死去的人在讲述他和世界、和历史的纠葛,他的《回忆录》乃是他“用尸骨和废墟造就的一座建筑”。他在谈到幼年时受到死亡的诱惑时,这样写道“那些看到这一幅幅图画而心绪纷乱并且企图仿效这种种疯狂的人那些因我的空想而喜欢我的回忆录的人应该记住他们听见的是一个死人的声音。”他在回忆录快结束时,又写道:“读者,想象一下这些图案靶,绘制它们的这双手决不会伤害你们,它们已经干枯了。记住,当你们看见这些图案的时候,它们不过是一个画家在其坟墓的拱顶内里随意涂抹的涡饰罢了。”他曾在1833年和1848年分别为回忆录写过序言,都明确表示希望回忆录在他死后50年出版。他不想生前出版这部回忆录,其原因有二:“首先,我会不那么坦率,不那么真实,这由不得我;其次,我始终想象我是坐在我的棺材里写作的。”总之,他不愿意“压住这个发自坟墓的迢远的声音”,因为“我更喜欢在棺材里头说话,我的叙述将伴随着那些因发自坟墓而具有某种神圣性的声音。”这部回忆录就是他的坟墓,他的棺材,他唯一能够长久地享受宁静的地方。 活人写作,死人说话,这不是矫情,不是姿态,也不是故做惊人语,这是他内心的需要,他需要在泯除一切个人恩怨的平静中对历史和人生作出解释和思考,他也需要在纠结着现实和想象的空间里用文字来创造自己的生平。他在执笔撰写回忆录的时候,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他是在两个世纪之交“扎进翻腾浑浊的水中”,他游离旧岸是带着“遗憾”,而怀着希望游向的新岸却是一个“未知的岸”。旧岸已经永远地消失,然而他却没有片刻的忘怀;新岸已经呈现在眼前,然而他看见的却是“新的风暴”。这个用言语和行动为了一个他并未心仪的事业和一些他并不崇敬的人奋斗了一生的人,终于怀着解脱和依恋的心情说:“明天的景象已与我无关;它呼唤着别的画家;该你们了,先生们。”他给世人的遗言,说得轻松又沉重,多么像活人作死人忆:“我的窗子开着,朝西对着外国使团的花园:现在是早晨6点钟;我看见苍白的、得很大的月亮;它正俯身向着残老军人院的尖顶,那尖顶在东方初现的金色阳光中隐约可见:佛旧世界正在结束,新世界正在开始。我看得见晨曦的反光,然而我看不见太阳升起了。我还能做的只是在我的墓坑旁坐下,然后勇敢地下去,手持带耶稣像的十字架,走向永恒。”他还活着,可是已经告别了世界。假使他用语言为自己建立了一座丰碑的话,他却并不想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它,他知道,《墓中回忆录》将是一个年迈的勒内回首走过的道路而留下的痕迹,读者将时时刻刻看见一个拿着笔的龙钟老人在体验着文字的创造。对于40年间不倦地写作回忆录的夏多布里昂来说,生命不再是叙述的对象,文字不再是生平的载体,文字和人生已经合而为一。以考证对《墓中回忆录》,以阅读对《墓中回忆录》,人们将得到两本不同的书,一本是实录,一本是创造,一本是历史,一本是艺术。前者或有夸张不实之处,往往为人诟病;后者则创造了想象的奇迹,放射着史诗的美。瑞士作家拉缪论及夏多布里昂,有言:“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也许比他是什么更为重要。”人与文的不尽重合,甚至分裂,这也许是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人的特权吧。 ……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nd,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出身贵族,法国大革命期间参加保皇军,后逃亡英国。王政复辟期间曾任内政大臣、驻外使节、外交大臣等职。1797年发表《革命论》,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反思。主要作品有《基督教真谛》,其中的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曾风行一时。
高龙芭智导复仇局 本书特色 《高龙芭智导复仇局》是梅里美的著名小说,描述了科西嘉岛特有的“家族复仇”这一古老风俗。滑铁卢战役后,雷索中尉退役返回家乡科西嘉岛。其...
《死魂灵》内容简介:本书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吝啬鬼)——假装成六等文官的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
雪子在印度支那和颓废不羁的富冈相遇相恋。战败前两人各奔西东,战后在废墟般的东京重逢。雪子明知富冈是个自私的有妇之夫,却无
复活 本书特色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复活 内容简介 《复活》(1889-1...
罪与罚 本书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对我国读者绝不是陌生的。他的主要作品《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白痴》、《少年》、《卡拉马卓夫兄弟》等...
傅雷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68.00) 本书特色 中国的未来属于喜爱读书的人们。读书是一生一世的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书,适合于不同的年龄阶段...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插图本] 本书特色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
《世界文学文库(插图本)·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女作家路易斯·梅·奥尔科特(1832—1888)。路易斯
丧钟为谁而鸣 本书特色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杰出的作家之一,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丧钟为谁而鸣》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美国青年罗...
《人机博弈:人工智能大辩论》内容简介:本书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八个人工智能定义、最该被人铭记的十大事件和人物、最受关注的八个人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二十世纪公认的小说大师纳博科夫早期代表作。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
德拉库拉-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巨匠积淀千年的珍贵遗产 著名翻译家呕心沥血的传世译本 原汁原味、清新隽永的全译名篇 外国文学权威资深学者的...
名利场(上下)(名著名译丛书) 本书特色 《名利场》描写的是什么呢?马克思论英国的狄更斯、萨克雷等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时说:“他们用逼真而动人的文笔,揭露出政治和...
《雾都孤儿》内容简介:《雾都孤儿》是一本出版于1838年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离
作者:寿岳章子(1924--2005)1924年(日本大正十三年)出生于京都。日本国立东北大学文法综合学部毕业。1987年(昭和六十二年)3月从京
三浦友和自述与山口百惠相爱、相契、相随三十年《相性》是日本演员三浦友和于2011年11月19日(他与山口百惠的结婚纪念日)出版的
他的记忆只能维持80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他的记忆就自动归零,重新开始,所以即便再快乐的时光,他也不会记得。他永远不记得
巴黎圣母院-全译本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阅读经典·陶冶心智巴黎圣母院-全译本 内容简介 简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
《作家榜名著:白鲸》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向全世界推荐的经典史诗小说 “如果太阳侮辱了我,我也会戳穿它。”船长
过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过河》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高尔斯华绥作品中一部具有独特地位的长篇小说。它是作者的*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者*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