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人们就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给予你大量善意的建议,但往往这些友善的建议却会让我们更加糊涂,而不是从中受益。
事实上,我们得到的教育孩子的建议越多,我们越不知道如何正确去做。
有过记者经历的安德里亚·比朔夫,出于她的职业感,常常向*有权威的相关专家咨询这些建议的正确性,然后向父母指出在这浩如烟海的教育方法中,哪些是家长们主观想象的正确,哪些才是真正有效和有价值的。她想用这本书的科学性唤起父母们自己的切身感受,以体会那些对
孩子是好的、正确的教育建议,而不仅仅是盲目地听从这些建议。
德国家庭教育2007年畅销书,读者评为五个星,目前在德国已有15万个家庭拥有这本书。常规的不一定正确,适合的才是*好的。
教育是用心的、双向的,作为教育者须有科学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教育者谬误手册》一书将会对中国的家长、教育工作者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程方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可贵的是这238个教育谬误,不是作者在屋子里杜撰出来的,而是在采访了二十多位专业人士,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并且加入自己的教子实践与思考后写出来的。所以你阅读此书时,会有一种在与你交谈的亲切感,而且你会觉得她讲的问题,你都经历过,她讲的许多误区。你曾有过。
——卢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
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家长,你一定会从此书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请记住书中提到的一句话: “孩子和闹钟一样,不能一昧地给他上弦,必须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走。”
——孙向红 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初读《教育者谬误手册》,**个感觉是太棒了,这是一部指导父母和教育者正确培养教育孩子的好书。第二个感觉接触这部书太晚了。如果时光能倒流,我还是初为人母人师的话,有这部书做指导,我相信肯定能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一批优异的学生。
——杨艳琴 海淀实验小学教师
阅读这本德国同行的书,会吃惊地感到,现在中国父母们在孩子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几乎和德国是一样的。书中对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不少独到的见地,这对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很有帮助。
——江亚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
此书写作手法幽默,并且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从与邻居、长辈、朋友的相处,到日常清洁、吃手指头等生活细节,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并且很实用的书。
——德国读者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 勤
一次,一家单位请我去做家庭报告会,走到会场门口,只见充气的大红拱门上镶了两条飞龙。我忍不住笑了,真是“望子成龙”心切呀!
报告会一开始,我问全场的听众:
“期盼‘望子成龙’的父母请举手!”
场上一半人举起手。
“期盼‘望女成凤’的父母请举手!”
场上另一半人又举起了手。
接着会场上笑声一片,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可笑。
等笑声停下来,我说:“是呀,现在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惟一的儿子、女儿成龙、成凤呀!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何为龙?何为凤呀?要知道,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呀!有的儿子会呼风,有的儿子会换雨:有的儿子会喷水,有的儿子会负重…他们所以都称其为龙,正是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本事。如果让会呼风唤雨的儿子去驮石碑,那他一定会压趴下;如果让会负重的儿子去喷水,他恐怕使再多的力气也喷不出水来”。
同样,孩子也是有差异的,孩子也是各有长处的。有的孩子擅长音乐,有的孩子擅长美术,有的孩子乐于计算,有的孩子乐于写作;有的孩子善于思考探究,有的孩子善于组织指挥…让喜爱数学题的孩子去演讲,他可能会犯愁;让喜欢体育的孩子去当翻译,他也可能会很困难…
家庭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善待每个孩子的个性,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长处,扬长避短,而不是十全十美,处处和别人攀比。
如果认为,只有考上清华的男生才是龙,考上北大的女孩才是凤,那一定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处处指责:“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原本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由于过高的期望,反而让孩子变得无望,开始厌学、逃学、甚至辍学,最终放弃学业,自暴自弃。本来生下来是龙神,最后却变成了跳蚤,谁之错?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发展?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前途?
是我们教育观念上出现了误区,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才能走出误区。
聪明的父母,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
智慧的父母,不是没有误区,而是善于反思,及时走出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呢?
今天,我隆重地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德国女记者安德里亚•比朔夫所著的《教育者谬误手册——纠正教育者的谬误,让孩子感受教育是爱》。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因为书中的238个教育谬误,不是作者在屋子里杜撰出来的,而是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采访了20多位专业人士,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并且加入自己的教子实践与思考后写出来的。所以你阅读时,会有一种和你交谈的亲切感,而且你会觉得她讲的问题,你都经历过,她讲的许多误区,你都有过。正因为她所讲的现象都源于生活,所以你会感觉此书贴近生活,十分实用。
这本书更大的价值还在于,引发人物去思考。作者是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告诉天下的父母教子是一门科学,要遵循自己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科学在不断地变化,新的认识层出不穷,所以教育孩子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存在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一样奏效的公理定理。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作者希望“面对种种误区,每位父母都能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十分赞同作者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始终认为,家教没有“百科全书”,天下没有哪条“秘诀”能拯救你的孩子,任何经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作为父母,读这本书时,要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孩子,想一想,试一试,改一改。
想一想,你是否也进入了误区?
比如:你是否也认为“只有打孩子才是暴力?”过去你传承老祖宗的教子观“不打不成才”,现在你进步了,知道孩子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随意打孩子是行不通的。但是,你是否意识到“对孩子不理不睬、侮辱、蔑视,让孩子承受超过他能力的责任和工作、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暴力呢”?
再比如:你是否也认为“再多的表扬也不过分”?有的妈妈读了我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后,对我说,我整天对孩子说‘你真棒’,他怎么就‘棒’不起来呢?我问她,你说他‘棒’有具体的事情和理由吗?她说:“没什么理由,我说他‘棒’是希望他更‘棒’。”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十分赞同作者的观点,“最美好的体验并不是得到表扬,而是真正完成了一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他做成一件事情的喜悦以及体会到自己是有用的,更能促进儿童性格的发展了。”让孩子棒起来,不是空洞地说他棒,而是给他机会让他做事,让他切身体会自己有多棒!正像德国诗人和教育家让•保罗说的:“孩子和闹钟一样,不能一味地给他上弦,必须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走。”自己走出的路,才是最值得自豪的。
试一试,这些方法对我的孩子灵不灵?
别人的做法不一定合适你的孩子,适合不适合,要亲自试一试才知道,道理像买鞋一样。
比如:怎样让孩子听话?
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可能打过、骂过、罚过、可效果却不好,那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可以“不去惩罚孩子,而是让他去感受并觉察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作自受,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孩子就会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听话”会比“不听话”要好受些。试一试多种方法,就会总结出你的教子经验。
改一改,认识到自己教子观念不正确,就要勇敢改正。
比如:许多父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替孩子把一切想好”。大量的事实证明,父母替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能力越差;父母越怕孩子吃苦,孩子离开父母吃的苦就会越大;父母越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孩子越是不快乐。因为父母的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无法享受自己独立来做决定的快乐。
一个二年级的上海男孩,在家什么事都由妈妈替他干。暑假,他参加了“知心姐姐”组织的“革命发现之旅”夏令营,和我们一起去了内蒙古大草原。160多个孩子中他最小,每天他都自己提着行李上车下车,今天住宾馆,明天住草原蒙古包,和大孩子一样跑来跑去,从不喊苦。回到上海,妈妈陪他去学琴,妈妈说琴很沉要替他拎着,他拒绝了:“不用,我能行,这琴一点也不重,比我的书包轻多了。知心姐姐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眼泪都流出来了:“儿子,你长大了!”
父母要希望孩子喊出“我能行”,自己一定要放手。父母只要做小小的改变,孩子就会有大大的改变。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真心希望每一位爱孩子的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世界。
“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多了就有了路”。
教育孩子,也没有现成的路,自己要走出自己的路。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父母和孩子是同路人,一边走,一边寻,走错了,再回来。请记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两个孩子的安德里亚·比朔夫是德国的一位自由作家,也是一位记者。多年来她专注于孩子的教育和健康问题;她曾是两家青少年杂志的主编,也曾参与多本儿童书籍的编写,同时她还在多家不同杂志、报纸上发表过很多关于心理学、医学的文章。
《社会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结构由总论、个体的社会心理、群体的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学四部分组成,大体上反映了当代社会心理
故事知道怎么办2-给孩子的101个治疗故事 本书特色 “故事医生”苏珊佩罗发现,当故事如实呈现孩子的状态,温柔地提供了从偏离回归平衡的解决方案,孩子就会发生令人...
家教神话—库金会平民教子实录 内容简介 告诉你每个孩子都能跳级的秘密告诉你每个孩子都能上重点大学的秘密告诉你使不听话的孩子听话的秘密告诉你做一个成功家长的秘密·...
婴幼儿喂养护理全图解-最新版 内容简介 宝宝成长**的营养有哪些,均衡摄入营养是关键,父母必知的喂养知识和方法,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哪些食物有利于宝宝智...
西尔斯母乳喂养全书 本书特色 母乳喂养对于哺乳的妈妈来说,是一种生化刺激,有助于她们度过照顾小宝宝的艰难时期。妈妈体内制造奶水的荷尔蒙也能让妈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培养*杰小的青少年造就社会精英的经典教科书,迄今为止*全面、*实用、*具珍藏价值的版本,300年哈佛教育智慧,*顶级的教育...
《晚点五十八小时》内容简介:能源学院某课题组的师生坐火车前去参加某地举办的一场大型学术研讨会,途中导师被害于自己的卧铺间内
父亲的责任-文化名家谈青少年教育 本书特色 谈家庭教育蔡元培家庭者,人生*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
让孩子快乐成才-冯德全新编0岁方案(1) 本书特色 中国*具影响力早教品牌!冯德全30年早教理念与方法精华。你可以有童年的遗憾,但不可以给孩子遗憾的童年!你可以...
给孩子的第一本心理健康书 本书特色 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的误区! 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密码,全面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真诚的心灵关爱为...
学习模式大发现 本书特色 辛西亚·汤白斯所著的《学习模式大发现》可以为每个在子女身上经历过挫折的父母亲,提供*佳忠言。作为父母,必须先了解自己天然的学习模式。当...
臭爸爸 本书特色 《爸爸去哪儿》节目风靡去全国之后,“森爹”田亮在《臭爸爸》一书中**次开诚布公地与读者分享“森碟教我做爸爸”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和女儿森碟《爸爸...
图说胎教280天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篇,内容包括:胎教前的知识准备、胎教从孕前开始、激发胎儿的潜能、胎教应讲究安胎养胎、行之有效的胎教方法等。图说胎教280天...
《Oracle查询优化改写技巧与案例2.0》内容简介:《Oracle查询优化改写技巧与案例2.0》不讲具体语法,只是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各种查询
我的事业是母亲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中国母亲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教子心得,她说:“首先得做一个‘好大人’,才能培养出‘好孩子’,父母正确有效的教育,才是决定孩子一...
千秋好诗词-6岁诵读版 本书特色 《千秋好诗词·6岁诵读版》,国学类古诗词绘本,由汤云柯博士主编,由插画师傅微薇绘,本书选择的古诗简单易读、轻松活...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本书特色 起名原理、五行起名、生肖起名五格起名、用字吉凶、起名宜忌、数理起名、宝贝起名、成人改名、企业起名、商品命名、店铺起名、好名字带给你一...
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本书特色 《父母向左 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这本书正视了叛逆孩子的存在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内容简介 编者提出,叛...
常见病防治护理方案 本书特色宝宝在不安、哭闹,是渴了、饿了还是生病了?如果生病了,又是什么病症?是需要立刻看医生还是爸爸妈妈可以在家解决?不同病症的宝宝又该如何...
斯瑟蒂克胎教法(修订本) 本书特色 一个中国本土*为成功的儿童英语家教个案,一个曾在台湾引起巨大轰动的平民教子经验,一个创造了十九世纪伟大人物的教育奇迹,一个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