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盒装上下册,冯骥才、余未人主编。8开线装,布面书脊、装帧精美,荣获香港“*佳印制书籍奖”和“平装书刊冠军奖”。全彩图文,是一部完全**手资料的学术性极强的高质量图集,包括刺绣、蜡染、银饰、建筑等内容,将贵州民间美术遗产的精华尽纳其中。
作为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的首卷和示范卷,《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是对2003年以来由冯骥才先生主持,大量文化学者参与的贵州民间美术、民俗的抢救性普查工作成果的一个梳理。以40位民族民间文化专家与工作者为核心,组成的包括收藏家、贵州民族学院师生、苗寨居民在内的约180人的普查队伍在对贵州民间美术遗产集中做了一次前后迁延15个月的普查后,在8751个普查条目基础之上编选打磨,终成此卷。
面对贵州民间美术遗产蕴藏的丰富和研究力量的相对薄弱的现状,《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在回眸一个世纪贵州民间美术资料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搜集整理研究的方式,针对贵州民间美术遗产丰富性、独特性、原生性、唯美性、变异性、濒危性的六大特点,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美术学的角度切入,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二分法”为依据,强调文卷的科学性、全面性、专业性以及权威性。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的成书也是也是对以往各地区、各部门和个人所进行的调查工作的一次集大成。众多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年长者长期深入田野,所做大量留存均不可重复。入选文卷图片,除在普查中由专业摄影师拍摄外,也有部分遴选于数千幅前人成果。以此为基础,文卷对贵州的刺绣、蜡染、剪纸、纸扎、地戏等民间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知识性讲解,成就了一部由大量**手资料组成的高质量的民间美术图集。
整合前人所做过许许多多民间美术的田野作业,通过全面的、整体的、拉网式地搜索的方式为大地之花建立档案,在中国当属首次。这部耗时良久、投入巨大、制作精美的图卷,既是民间美术遗产遭遇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的极其濒危之时,当代文化界做出的富于高度文化责任感的选择,也是为后人留存先人的天才创造的责任体现。因此,它有着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
一、《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遵照中国民间艺家协会制定的编写体例,本着科学性、民族性、代表性和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原则选编。
二、本卷所收作品,主要是从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全省民间美术遗产普查所得的8751个条目和万余张实物照片以及少数博物馆藏品照片中遴选。普查条目中含有各市、州、地的普查成果和省内各民族专家、收藏家几十年来的调查、收藏精品。截至2006年年底,所选图片中的物件除附录一《百苗图》中的一幅外,都在贵州省内保存。
三、本卷按民俗分类和美术分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将物件分为八大类和附录一。上册:刺绣织锦类、蜡染类、服装类、银饰类。下册:祭祀类、游艺类、生活类、建筑类。附录一:岩画、百苗图。有的物件有多种功能,可分属不同的类别,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种功能来归类。在每一大类中又分若干小类,只在该小类首图的页眉标明其小类别。
四、各大类物件的尺码标识方法有异,详见各大类“图录”下方。
五、物件的年代划分是:明朝以前的按朝代划分;清朝的分为清代和清末。1911年至1949年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都划为现代。在同一类物件中如有各种年代的产品,原则上以年代久远的为首选。
六、各大类“概述”配图均为贵州人居环境和贵州各民族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图录。
七、为了更好地保存文化遗产,其产地只标注到县,只有建筑类标注了部分地址。
★ 8开盒精装,华夏出版社出版
★ 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评价《贵州卷》是“一部完全是**手资料的学术性极强的高质量图集”,“堪为全国各省民间美术遗产的普查做出示范”
★ 获得第二十届香港印制大奖“*佳印制书籍奖”和“平装书刊冠军奖”
★ 内容包括刺绣、织锦、蜡染、服装、银饰、祭祀、游艺、生活、建筑等
★ 资料丰富,收入万余张实物照片以及博物馆藏品照片
★ 集中反映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优秀艺术遗产
余未人,1942年生,女,江西铅山人,中共党员。1942年出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196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贵阳师范学校教师,贵阳市乌当区文化馆干部及《花溪》杂志编辑、副主编,贵阳市文联副主席,1993年任贵州省文联副主席,编审。贵州省第八届人大代表,贵州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1年至今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刊物发表了百余篇(部)中短篇小说和百余篇散文。
冯骥才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七项重要职务。2004年2月,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评为“2003年十大杰出文化人物”。
自20世纪90年代起,冯骥才先生全力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创办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中国墓室壁画全集:隋唐五代》主要内容简介: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墓道、甬道两
欧阳询楷书——临习技法精解 本书特色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
1905.Chambers,Americanartistandwriter,laterturnedtowritingromanticfictiontoearna...
《智慧营销:5G时代营销升级实战》内容简介: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营销都是它们必须迈的一道坎。本书讲述了5G时代下的营
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黄庭坚强调学书应自得,有『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之句。其书近取周越、苏轼,...
世纪刻痕-王琦 王炜艺术对话录 本书特色 王琦是20世纪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硕果仅存的艺术家,其创作面极广,版画、水墨、书法皆精,同时在美术史与美术评论上也成就斐然...
古今名家名字选(全两册) 本书特色 对生命的尊重、对长寿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是所有人心中的向往,也是人们*常用的祝福、*实在的期盼。从古至今,人们在节庆婚嫁、...
清代书法选 本书特色 ★ 8开大开本,铜版纸全彩印刷★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又一繁荣时期,书家辈出、流派云涌,书法作品繁富★ 本...
玉器鉴藏 本书特色 本书以玉器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从历代玉器的种类、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各个时期玉器的特征,从而揭示出玉器收藏的奥秘。文字详实,体...
史论卷-王国维论剧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的收辑旨在介绍先驱研究者的学术成果,用以供给今天戏曲研究者必要的参考资料。我们没有做校注和补充的工作,所收的材料,是根...
我的观影自传 内容简介 继《上海摩登》掀起上海文化研究及出版的热潮,此次李欧梵的「人生影史」将再带动老电影观赏疯!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电影著作,作者从自传的角度切...
西泠艺丛·篆刻书画丛刊·潘天寿专辑NO.33 内容简介 今天3月14日是潘天寿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本世纪中国画坛上,潘天寿是继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之后又一...
王旭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为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影视制作系副主任,并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录音师协
《东学西渐》内容简介:“东学西渐”系列作品是作者将自己热爱与熟知的东西方文化形象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表达和创作方式
历代碑帖精粹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本书特色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整篇结构严密,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
赵孟頫行书入门 内容简介 《赤壁赋》、《后赤壁赋》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为苏东坡贬...
钟繇小楷六种-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 本书特色 《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钟繇小楷六种》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钟繇小楷六种-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 内容简介 钟繇的书法天然古...
欧阳询-欧颜柳赵启五体楷书习字帖 本书特色 本从书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启功五位在书法史上有特殊影响的楷书作品中,按照一定的部首规律精心选编的楷书...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 1924年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
中国漆器图案集 内容简介 漆器具有耐酸、耐碱、耐热、防腐和绝缘等许多特性。器物用竹、木、藤、夹苎、皮革、陶瓷和金属为胎,适应性强,使用面广。其装饰工艺有描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