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序
山东理工大学以文学院为依托,于2002年末成立了“生
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体现了学校在学术研究上的前
瞻性。中心成立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
目前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态美学丛书》(共五本)。这是迄
今我所知道的一个科研机构在生态美学研究中所集中出版的第
一套丛书,从其覆盖面来说,既有韩德信教授论述生态文艺学
产生的必然性的史论式的论著,也有盖光教授有关“文艺生态
审美”的专论,还有岳友熙博士的“生态环境美学”、张艳梅
博士等人的“生态批评”、王立等人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
外文学作品”。在立论上,则主要凭借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
事实证明,生态、审美与人文三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在当代生态
存在论“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中才有可能,而在传统的
“主客二分”的在世结构中,三者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哲
学理念之由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的转变,成为当代生态美学与
生态文艺学成立的前提。我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当代
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生态美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历经13年
之久,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迄今为止已经召开有关学术会议
七八次,出版专著10余部,有10多名博士生进行这方面的研
究,有的已经写出博士论文并答辩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大约有
4个与之有关的项目获得立项。目前,生态美学的发展面临着
许多有利的条件与良好的机遇。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目
标的确立、“以人为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都为我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开拓了现实的空间;从国际学术
界来说,生态美学于20世纪中期产生以后,在人们越来越体
认到环境问题对于人的生存威胁倍加严重之时,包含生态美学
在内的各种生态理论日益勃兴。如果我们将1950年海德格尔
发表《物》一文,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作为其开端,那
么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作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寂静的
春天》的发表与1978年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
诗学”概念则是生态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伴随着生
态批评成为“显学”,20世纪90年代“环境美学”得到长足
发展。2006年,国际美学学会会长、荷兰美学家海因兹·比兹
沃德在我国参加学术会议时指出,当前艺术美学、生态环境美
学与生活美学构成了美学的热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
们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正是对于国际美学发展的一种呼应。何
况,我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无论是儒家的
“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善待众生”
等生态智慧,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成为我们构建当
代生态美学理论与进行中西对话的宝贵财富。
当然,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仍然处
于建构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特别是对其特有内
涵的探索更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生态美学理论形态更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但生态美学的发
展很可能是我国美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但愿山东理工大学
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与文学院的同行能在丛书出版的
基础上再接再厉,在生态美学理论的严整与完备上作出更多努
力,为我国这一新兴学科生长点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使
其逐步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
响。
当年,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
时邀请我加盟,我也欣然同意,曾经有幸去参加过几次活动,
但终因杂务繁忙没有尽责,深为遗憾。现在看到该中心与文学
院的同行写出系统的丛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实感欣慰,所
以写了以上的话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同行共勉。
曾繁仁
2007年3月10日
于济南六里山下
前言
从古人的“人定胜天”,到今人的“征服自然”,“做大自
然的主人”,这体现了几千年来人类不变的理想和追求。在21
世纪到来的今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造自然的理想
似乎正在不断地变成现实。尤其是*近50年的科学新发现和
技术新成就,比以往人类文明时代创造的总和还要多,还要
大。物理学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核能时代;生物学与遗传学的
革命使人类能够开展基因工程,科学发展现在又进入了以重组
DNA为标志的可控遗传和克隆生命的新阶段;信息技术的日
新月异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
度的扩大已经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领域。当代科学技术逐渐逼
近自然界的各种极限,广阔的大自然正在被迫对人类完全敞
开,于是,社会不再有自然崇拜,不再有祈求仪式。科学理性
成为主导当代文明发展的唯一动力,科学成为人类文化的*高
成就。可是,即使科学技术使我们进入了“后工业时代”或者
“后现代社会”,人类仍旧无法回避地遇到了更多的难题:新疾
病、恐怖主义、战争冲突、能源危机…这些被称为难以控制
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的“现代化”历程表现为一个迅速发展的
自然人化过程,即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过程,这对每个个
人同时形成了急剧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于是矛盾展现为两个方
面: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矛
盾;二是个人生存的“现代化”与“物化状态”生存的矛盾。
这个问题对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是生存还是毁灭?
虽然人存在的方式似乎将越来越合“人意”,但是作为对
人类来说是“自在之物”的自然规律,如果抛开或者试图“改
造”,就会*终出现恩格斯所说的表面上对自然的胜利而*终
遭到“自然的报复”。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有着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学者首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展开了对人
类文明历史和文化发展模式的深度反省,这种反省表现在文学
创作中就是生态文学的自觉出现。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影响日
益深入的批评方法和思想方法,近年来在各国兴起的生态批评
思潮,针对当代人类实践造成的“全球问题”和“人的物化”
状态的时代性矛盾,以其强烈的现实指向和理论勇气,在文学
评论中表现出当代意义的思想深度与理论自觉,为文学批评带
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其思想端倪
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成为了
生态批评*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
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史怀泽提出,人类的
同情如果“不仅仅涉及人,而且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
真正的深度和广度”的伦理。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则以生命
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为*高道德目标,这种观念标志着
生态学时代的到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对“现代
性”及其带来问题的反省,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初步形成,
进而又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发展。生态批评集中在对表达现代
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考察中。在众多对“生态批评”的界定
中,*能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倡导者彻
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
之关系的批评。”生态批评的主潮在美国,而欧洲的生态批评
起步较早,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批评话语。相比之
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批评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出
版了部分论著,但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且并不都是从文
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探讨的。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是通过立足于文学发展
的时代脉搏,以特定的角度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文本,探索并
反思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明的发展模式。这是对现代性带来的
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况的一种批判。生态批评置
身于“现代之后”众声喧嚣的文学话语之中,强调以关注自然
生态的价值立场,来“指导”或“反驳”文学创作。生态批评
具有这样的逻辑前提:经济(GDP)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
文明进步,文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和生
活环境的全面“革新”。在这样的前提视野下,文学欣赏应该
放弃工业化初期的“好大狂”癖好,追求人的生命活动与生态
环境自然演化的重新“合一”。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导致了伦
理要求的变化;与之相适应,学者们倾向于把伦理的变迁划分
为自然伦理、社会伦理、环境伦理三个阶段。在*深层的意义
上,伦理所表达的是人类的生存意识,而人类的生存意识总是
对生存状态做出的反映。生存状态发生变化后,生存意识也必
然发生变化,伦理的要求也随之出现相应的改变。20世纪中
叶以后,“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和伦理
要求。这种“回归”实际上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状况或生存意识
的一种转折,生态批评蕴涵的伦理价值正在于此。这一思想方
法首次把批判的矛头鲜明地指向了现代人类生存的本质。
生态学发出的指令,给人类的生存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
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主流艺术已基本丧失
或遗忘了它的生态根源,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
与“物化”让作家和艺术家们内心充满了恐惧、颓废、麻木乃
至绝望的阴影。而随着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各种危机,
人类终于承认现代文明的可持续性成了问题,文明发展不能与
维持生命的整个生态系统分离。因此,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
新视野——生态批评虽然不可能逆转对自然生态造成极大破坏
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但却可以和生态学及其他人文学科携
手消解和批判与自然对立、分离的世界观,颠覆征服自然、控
制自然、肆意挥霍滥用自然资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
通过构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生态建立和谐的张力关系,
努力唤醒人类在功利主义驱动下日渐麻木的心灵状态和过度膨
胀的权利意志;力图重新寻找工业文明遗落的“天人合一”的
田园理想。21世纪*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问
题,解决这一问题或是一系列问题的责任,将越来越被视做一
切人文科学的责任;生态批评的意义还在于它虽然立足于文学
但绝不拘泥于文学,而是把批评的触角伸向社会活动的各个领
域,全面反思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第三章生态批评的原则
建构与视域拓展
20世纪后期,随着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日益紧迫,文学
世界对存在的关注充满了悲剧意味,沉重的思考代替了书斋里
的自娱自乐,纷纷扬扬的“纯粹文学批评”转眼尘埃落定,那
种学院式的概念化批评走上“极致”之后,批评的视野开始转
移到符号和文本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之中,批评开始走出“批评
的实验室”和“批评的象牙塔”,走进现实世界,走进真正的
人生问题。正如美国批评家丁·希利斯·米勒指出的:事实上,
“自1979年以来,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大规模的转移:
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
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位置。换
言之,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即集中注意研究语言本身及
其性质的能力)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上(即注意语言
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等被看做是语言之外的事物的关
系)。”①在这次批评视野和批评立场的“大转移”中,*具有
代表性和世界性影响的是:以K.J.瓦伦为代表的“女性主
义批评”,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以米歇尔.
福柯为代表的“文化心态史批评”和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美学批评;生态批评与之相比有类似的共同特征。
一、生态批评原则的建构和延伸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在美国出现
得比较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了生态批评的方法
和原则,此后,这一批评理论迅速在世界许多国家相继涌现出
来。在众多对“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界定当中,*能为大多
数学者所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
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
关系的批评。
从表面上看,生态批评似乎是将生态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
的批评,就像精神分析批评或者神话原型批评那样。其实,生
态批评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绝不仅仅是两个学术领域的简单
嫁接。虽然有的生态批评家引用了一些生态学研究成果、环境
科学研究数据,但从整体来看,生态批评里的科学成分不是主
要的。生态批评家主要汲取的并不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成
果,而是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生态哲学思
想,前文已经论及,生态哲学是生态文学批评的*重要的理论
起点和思想依据之一。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卡尔·克洛伯尔对这
一点有明确论述,他认为:生态批评并非将生态学、生物化
学、数学研究方法或任何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文学分
析;它只不过是将生态哲学*基本的观念引入文学批评。在近
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生态文学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文学样
式,而生态批评体系的建构却还远远没有完成。正因为如此,
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探讨生态批评的批评原则和批评尺度,明
确其确立的过程、研究的范围、研究方法,以及多元化的价值
追求。
1.生态批评*重要的思想原则
生态批评*重要的思想原则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
何影响地球生态的”①。生态批评从这一原则出发,把文学世
界与人类的现实生存世界,以及自然存在的广阔的生命世界以
自己的价值取向为逻辑线索,紧紧贯穿起来。很多学者把生态
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批评,揭示
了这种批评*为关键的特征。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
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承担着具有独特价值的重要使命,那就是通
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并进行文化批评——探索人类思
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
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在对社会问题
的关注、考察和分析中,找出人类文化体系中的缺陷,从而进
一步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正如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
沃斯特指出的那样:“我们今天所面I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
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
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文学批评原理 目录 **章 批评理论的混乱第二章 虚幻的审美境界第三章 批评的语言第四章 交流与艺术家第五章 批评家注重的价值第六章 价值...
求富与近代经济学中国解读的最初视角:《富国策》的译刊与传播 本书特色 《求富与近代经济学中国解读的*初视角:〈富国策〉的译刊与传播》由黄山书社出版。求富与近代经...
宋庆龄图传 本书特色 这是我过去从未享受过的真正的家庭生活,我能与*佳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幸福!——孙中山孙夫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受人们尊敬是由...
民法学(第七版) 内容简介 教材的修订是为了吸收国内外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的新成果、新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本教材从...
无土栽培学 目录 序言**章概述**节无土栽培及其分类第二节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第三节无土栽培的特点和应用第四节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二章植物根系生理**节植...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1898-1999) 本书特色 从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提出“重写文学史”起,“重写文学史”观念深入人心,学术界为此作出种种尝试:包括对作家...
山东教育通史(古代卷近现代卷)两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地研究山东教育历史的著作,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梳理”与“解剖”两种方式。所谓梳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
太后病危、凤鸣遭劫,容恬倚为朝廷肱骨之臣的瞳家却叛变了!?内外夹击之下,容恬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之中。遭鹿丹挟持回国的凤鸣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热血豪胆-巴顿 目录 **章殷富之家第二章西点受训第三章初露头角第四章远征欧陆第五章告别坦克第六章热血与豪胆第七章火炬计划第八章北非登陆...
如果在桌子上放一颗美丽的水果糖,它能够意味着什么?也许是饥饿者眼中的美食,也许是少女温馨的收藏,又或许,是孩子们的梦一场
起诉媒体-新闻法律热点问题透视 目录 引子第1章 我是记者我怕谁?——媒体的采访权第1节 我到底是谁——媒体的权利第2节 我偏不告诉你——对公众采访权第3节 你...
团购:张舜徽集12种17册 内容简介 9787562233329 张舜徽集郑学丛著9787562230847 张舜徽集:旧学辑存(套装全2册)9787562...
土木工程施工(精编本)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在内容上力求符合国家现行法规、条例、规范、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施...
词学三著-邓乔彬学术文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邓乔彬学术文集》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本丛书运用综合...
《燃烧你的卡路里:只为塑形的健身宝典》内容简介:如果你去问一个健身者想要通过健身训练达到什么目的,绝大多数人的回答中都会有
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 内容简介 这部论集是根据作者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
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九辑 目录 中国诗经学会二十年 一一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诗经共同研究方案一从祭祀立尸与燕尸之礼以观周代人文教化精神与意义 一一...
词调史研究 本书特色 书稿是一部研究词调发生史的学术专著。词调,现在一般指文词和音调,或诗和词的格调。古代专指填词的格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
萤火虫快乐语文第一辑:看图作文一级棒 本书特色 这套书的一个共通特点是期待进行语文学习的操作性训练,为的是训练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其中一些语文学习方式...
△最轻松愉悦的经典重读,遇见最值得一读的文字△中央美院国画博士韩一维、清华美院教授王海燕配精美插图△良人、匠心、妙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