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与谋-谋略学精要

智与谋-谋略学精要

作者:柴宇球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年:2007-11-01

评分:5分

ISBN:9787801706416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

书刊介绍

智与谋-谋略学精要 节选

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战场的成败,商场的输赢,是何种力量
在推动?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发现一个铁的事实:作为人类文化核心
的谋略,时时处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百年来,谋略导演了一幕
幕变幻莫测的智慧活剧,它既脍炙人口又让人感到几分神秘,既能令人
欢欣鼓舞也常使人扼腕叹息。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崇尚智谋的民族,对谋略的研究和运用有着杰
出的成就和丰厚的历史遗产。春秋战国时,诸子共有1 89家,著作
4324篇。其中, 《汉书·艺文志》著录汉以前兵家著作53家,790篇,
并曾把兵家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四类,而兵
权谋家被排在*前面。 “上兵伐谋”是当时兵家的共识。世人谈到中西
方军事传统差异时也有“东方重谋略,西方重技术”的评论。且不说这
种评论是否科学,但至少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谋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说数千年来谋略之花在中华大地上一枝独秀的话,那么目前在
世界范围内则呈现出满园春色。美、英、俄、韩、日等国倍加重视对谋
略的研究和运用。如俄罗斯的洛博夫出版了《战争中的谋略》一书;英
国的马克·劳埃出版了《军事欺骗的艺术》一书;瑞士的胜雅律出版了
《智谋》一书,曾在西方引起轰动,多国总统、总理和政要为其题词。
胜雅律还把题词的复印件寄给中国《谋略丛书》编委会,希望进行交
流。日本率先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用于商业竞争,在商战中
无数次凭借谋略优势出奇制胜。美国上世纪末掀起了《孙子兵法》研究
的热潮,美军几乎所有的军事院校均开设孙子兵法课,海湾战争时美军
将《孙子兵法》译本发给参战部队人手一册。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和
运用孙子兵法,美国仿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在美国军队中成立“全美孙子兵法研究会”,其研究成果则直接应用于
战争。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先后使用了上兵伐谋、攻心夺气、擒贼擒
王、瞒天过海等等谋略,取得明显效果。
作为谋略主要发源地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谋略研究热潮一浪高
过一浪,尤其经济谋略研究成为热点,军事谋略学已成为中国军事科学
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各种谋略研究专著不断问世,谋略研究跳
出军事圈子走向社会,谋略研究从少数专家学者涉足变为全民研究。为
了满足广大谋略爱好者,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谋略的渴求,中央电视台
邀请作者三次进行谋略基础知识的系列讲座,向群众普及谋略学的知识。
为在较短的时间内给谋略爱好者一个系统的认识,为给大家进一步
的学习谋略、研究谋略和运用谋略打下一定的基础,本书在广泛征求讲
座意见的基础上,对几百万字的《谋略丛书》中的内容进行精选,按照
讲座的话语风格,对谋略的基本问题进行精练、有趣的介绍。
佛经上有这样两句话: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在
各个行业和各个层次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当你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感
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多是谋略水平不够所致。 “智高无难”,不妨下工
夫学点谋略,长点智慧。衷心希望更多的爱好者投身于谋略的研究当
中,将谋略这门学科发扬光大。也希望这本小书能够成为大家在谋略方
面攀登更高阶梯的垫脚石。当然,谋略是个古老神奇而又新鲜的研究课
题,书中许多观点仅为一家之言,一管之见,欢迎方家不吝赐教。

第四章
谋略原则
就谋略本身而言,它是没有阶级性的。同一条谋略在正直
人的手里就用的是正道,在邪恶人的手中用的就是邪道。今天
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在研究学习和运用谋略的时候,在人民内部
用正谋,对待人民的敌人用奇计,既要堂堂正正用谋,又要时
时处处提防阴谋。在施智用谋时,有遵守一些基本的通则,是
需要区分场合、时机和对象的。不分敌我友,阴谋诡计、雕虫
小技满天飞, “厚黑学”盛行,是非常有害的。
那么,谋略有什么基本原则呢?
一、以正治国
凡是国家的治理,社会的管理,一定要用正谋,堂堂正正、方方正
正、公公正正。歪门邪道不能治国, “上梁不正下梁歪”,雕虫小技不能
治国,阴谋诡计更不能治国。治国需要宏图大略,堂堂正正。作为一个单
位,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无论是思想政治建设还是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
把正谋作为*基础的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出凝聚力,产生向心力,
才能有战斗力。否则以雕虫小技去笼络、收买人,甚至用阴谋诡计去驾驭
和控制人,一时可能得逞,从长远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中国古来的
国君都讲究以正治国。以正治国,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四点:
适应伦理环境。从谋略的发生看,谋略者总是要置身于一定的伦理
环境,离不开这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里所指的伦理环境包括谋略者
本身的伦理道德修养、谋略者所处社会的伦理体系和价值规范、谋略者
本身的价值观以及某一谋略所预设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
谋略的产生过程及其所呈现的状态。
把握价值尺度。从谋略的选择看,选择什么样的谋略来加以实施,
总要涉及一定的价值尺度。选择性是人类意志、心智和理性的特有性
质,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然要与价值尺度联系在一
起。这种价值尺度受到特定社会历史传统的影响,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
有关,也就是说,谋略的选择离不开传统和现实中的价值标准。例如,
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人选择激烈的暴力形态,英国人选择的则是
温和的改良形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同,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
与各自社会的价值尺度有关。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法国人较多地信奉
反抗现实、摧毁一切黑暗势力的浪漫主义,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他依
据的价值尺度是: “没有恐怖的德行是软弱无力的,没有德行的恐怖是
残酷的”;而英国人则较多地倾向于承认阴暗面的存在,愿意采取温文
尔雅的绅士式的改良方案,即使必须使用暴力手段的时候,仍然是“温
文尔雅”的,以克伦威尔为代表(有位雕塑家是这样表现克伦威尔形象
的:一手拿着宝剑,一手拿着祈祷书)。据资料表明, “二战”以来,
美国先后直接或间接地对南朝鲜、越南等11个国家进行了军事干涉。
同时,苏联则对下列国家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干涉:匈牙利、捷克
斯洛伐克、越南、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南也门、柬埔寨、阿富汗。其
中,美国对越南和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是*大的两次,且都以严重
的失败而告终。两个超级大国对本来就是相当复杂的地区冲突的干涉,
总是使这些地区的冲突更加尖锐,造成紧张局势进一步增强,并使政治
解决的可能性更加复杂,而且这种干涉增强了战争升级的危险性。事实
证明,肆意动用武力来解决地区冲突是绝不会有好效果的。苏联国内曾
上映了反映阿富汗战争的纪录片《痛苦》,其解说词中说:苏联人“必
须明白,通过使用暴力解决国际问题是行不通的;阿富汗的情况表明,
这种办法是行不通、不可靠和不可采取的”。这部影片上映后,场场爆
满,人们从血的代价和“痛苦”中汲取了教训。马列主义创始人主张革
命暴力,列宁曾说,暴力思想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基础”。必须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暴力思想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但苏联领导人坚持认
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
的,因而“必有一战”。为了在下一场“制度战”中彻底战胜对手,苏
联必须尽*大力量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军事机器,从实力上压倒对手。勃
列日涅夫曾说,苏联把它的国防力量保持在*高水平上符合马列思想,
是“过去60年以来的一个主要结论”。可以说,苏联崇拜武力的思想是
对马列“革命暴力”思想和价值尺度的变态继承和发展。再如,2003年
的伊拉克战争,与前三场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有所不同,由于是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企图占领伊拉克,美
军此战并没有得到人道主义的支持,所以美军特别强调将军与民分开的
战略指导,但伊拉克采取的却是藏兵于民的游击战术,因此,美军的行
动受到很大牵制,只能采取“蛙跳”和占领战略目标的战术。据媒体统
计,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截至2007年4月13日,美军在
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超过3290人。美国已经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
不能自拔。由此可见,谋略选择与应用必然与价值尺度发生千丝万缕的
联系。价值尺度决定谋略的应用情况。
运用道德手段。从谋略的运用看,任何谋略实践活动都少不了一定
的道德手段。谋略要得到具体的实施,必须得到人们对它的理解和同
意,这就体现出道德因素的作用。有的谋略,道德因素是如此之强,以
至于积极地运用它、强化它就可以取得巨大成功;而如果不恰当地引导
它或忽视它,就难以成功甚至彻底失败。中国革命史中有着丰富而生动
的范例。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只是少数人的革命,靠
一些热血青年的小规模起义或暗杀、收买等活动来进行,不相信广大民
众的力量,不懂得利用道德精神来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结果总是不能
成功,反而被掌握着军事实力的军阀官僚所利用。后来孙中山听从共产
党人的建议,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才搞
起了北伐,取得了一些效果。而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汲取了
孙中山的经验教训,从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走上了以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解放了全中国。对
比一下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我们就可以发现,重视谋
略中的道德因素以及如何重视、重视什么样的道德因素,是多么重要。
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不仅仅在于其洞察入微的政治谋略和出神人化的军事
谋略,还在于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代共产党人善于用精神聚
众(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
而且还身体力行,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显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
程就是运用道德手段实施谋略的典范。

智与谋-谋略学精要 本书特色

●你想在经济上富甲一方吗?你想在政坛上叱咤风云吗?你想在军事上所向
披靡吗?成大事,必善澡。
· 《智与谋——谋略学精要》集千业之智,成百事之谋,以通俗而深邃的语
言,为你解读壮丽奇异的政治外交事件、变幻莫测的战争史诗,带你领略力挽
狂澜的宏图伟略。
·一智能解万年愚,《智与谋——谋略学精要》引领你打开胜利之门!

智与谋-谋略学精要 作者简介

柴宇球1952年生,江苏沐阳人。
1968年入伍,少将军衔,著名谋略学家。
现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
士生导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
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
际战略学会高级研究员。历任解放军某军
作战训练处副处长、步兵团长、教导团
长,总参谋部研究员、副主任、主任。
1986年毕业于国防大学。他编著的《谋略
论》、《谋略库》、《谋略家》、《毛泽
东大智谋》、《军事领导学》分别获全国
图书评选多项奖。他三次作客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