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OO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乐观主义者的独白
来到这滨海小城已两天了,也就是说,我同海又相处了两个
昼夜。这里,窗下过了马路就是一片海滩。不知什么地方在大
兴土木,公社拖拉机成天往工地上运着石块。从远处开来时,柴
油机的转动像是什么飞蛾在扑扇着翅膀。拖拉机来到我们窗下
就该上陡坡了。这时,它发出尖细的呻吟,还夹杂着磨牙齿的声
音。随着夏云的浮动,一牙残月倒挂夜空,时隐时现,海面上闪
出微弱的青光。近处影影绰绰的泊了几条种植海带的作业船,
舱口依稀还透出点光亮。整个海湾像一只弯曲着的臂肘,潮涨
潮落,浪波有时斯文得像在悄悄叠着一巨匹软缎,忽灰忽绿,一
折一折地轻轻叠过;有时又势如千军万马,龇着凶恶的牙齿,大
声咆哮,真像是不依不饶地在追赶着什么。一排接一排,一排催
一排,*后都撞在褐色的峻岩上,溅成浪花,然后重新归人大海。
亘古以来一直重复着这过程,无止无休。每个波浪都各有它一
段历程,但每个波浪*终都归入大海。浪波——斯文的也好,汹
涌澎湃的也好——寿命再长,也是短暂的,包罗万象的大海却是
永恒的。它随时准备浪波回到它的怀抱。
我仿佛看见自己的一生也是小小的一道浪波,它在海上奔
驰了一段路程,如今眼看接近海滩,就要撞到那褐色的峻岩上
了。然而,也将像以前和以后的浪波一样,归人大海。
大海是永恒的,它将永远存在下去。
正因为这样,我希望自己病危时能把呻吟哼成心爱的曲调,
弥留之际。脸上将带着笑容向这个世界告别。
我曾诅咒过生命,也悔恨过。当黑色的世界笼罩着我那黑
色的心境时,我甚至一度把死亡看得比生命更美丽。但那仅仅
是一九六六年九月初的一刹那。归根结蒂,我是热爱生命的。
早年,在困苦中我爱过它。如今,我更爱它了。
我清醒地意识到“风烛”的短促,我和我那一辈人,将一浪接
一浪,走到尽头。越是热爱它,珍惜它,就越不肯撒开这枝秃笔,
我手中唯一的工具。几十年来我都是用它和同时代的人交流思
想感情,用它画出我的爱和恨、我的向往和我的噩梦。我知道这
是一枝拙笨的笔,一枝并不生花的笔,但它是我仅有的。
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是崎岖的,但它毕竟是越走越宽。
就以收在这四卷集里的东西来说,一九四九年一到北京,我
就颇有自知之明地把它们用旧报纸厚厚包起,用麻绳捆紧,高高
吊在屋角上,唯恐被人瞥见。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两次作为
自传的“附件”上交过。十年浩劫中,它们自然被抄走并作为毒
草编了号。如今,在八十年代,居然这么体体面面地同新一代的
读者见面了。这是它们的作者做梦也没敢想望过的事。这个微
不足道的例子也可以说明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僵化的,静止的;革
命的圈子并不是铁打或水泥砌成的。人的命运,书的命运,一切
的命运都会有变化。因此,没有理由悲观。悲观者只会叹息,而
叹息是世上*无用的东西,它不能把世界朝前推动一寸一分。
相信我们这个社会将会不断地向着合理境界前进——这种信心
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种动力。有时也许还会倒退一下,还会偏
离轨道,但总的来说,在历史长河中,它必然会顺着康庄大道向
前推进。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除了一九五六年当了几个月有名无实的(因为还身兼两职)
“专业作家”,我一直是个业余作者。我的小说全是我在上学及
编副刊时写的,散文和特写则大都是记者生涯的副产品。一点
评论不是编刊物时为了凑版面而写的,就是在大学教书时留下
的。我有时替自己开脱说,我还当过那么多年记者,编了那么些
年副刊,所以才写得少。其实,这只是辩解而已,还是应该怪自
己生性疏懒和才具的局限。
即便从《蚕》发表的年月算起,这一行当我也足足干了半个
世纪。我生长在黑暗的旧中国,脑袋里塞过乌七八糟的东西,一
生磕磕碰碰走了不少弯路,因而这四卷里的内容绝不是响当当
的。但既然毕生从事了这个行当,此时做个小结,对人对己也算
是有了个交代。我本可以用沉默代替序言,但想到大劫之后党
的温暖、社会的温暖、读书界对三十年代文学的念旧之情,我还
是鼓起了勇气,提笔同此书的读者推心置腹地谈上几句。
在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小说仅仅占去五年(1933—
1938)时间。那以后,我曾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小说艺术——不
是泛泛地研究,而是认真地把福斯特、弗吉尼亚·吴尔芙等几位
英国大师的全部作品、日记以及当时关于他们的评论都看了。
但我自己却没再写小说。对这一点,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有
时我想,研究工作和创作活动是相互排斥的。搜集资料,积累资
料,在资料中打转转,会使人陶醉,那同更艰苦的创作活动是两
码事。记得亡友陈梦家一回对我说,一搞起金石,就不大想写诗
了。然而世上也颇有一些学术和创作双丰收的能手,而我则两
方面都没什么建树可言,有时想起来不免为自己悲哀。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作家、记者、
翻译家。原名萧秉乾,北京人,蒙古族。
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
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
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
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
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
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
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
如果《陳世驤文存》讓你重新認識中國古典詩歌的抒情詮釋;如果你曾經錯過了高友工的精闢演說所吹起的「高友工旋風」;如果你喜愛
日本.中世.近世文学作品选析 本书特色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本着方便读者的原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文中出现的大部分汉字均有现代日语的假名注音,且以旧假名记载的正文...
碎琉璃 内容简介 《碎琉璃》回忆20世纪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和事,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色彩浓郁。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实...
周作人散文集 本书特色 周作人的散文,平淡如水、自然如风,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鲁迅晚年向斯诺夫人推荐周作人,认为他是中国zui...
奥威尔精选集 本书特色 《奥威尔精选集》精选他的《动物农场》、《一九八四》两部小说。《动物农场》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
灵魂只能独行 本书特色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所以,从人的悲哀也可证明人的伟大。借用帕斯卡尔的这个说法,我们可以...
《唐宋传奇选》收录了唐宋使得的传奇故事。唐代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成熟的一块里程碑。早在唐代初年,大约公元七世纪的二十年代,王度的《古镜记》已经突破了六朝志怪粗陈梗...
历代名家精选集--李贺集 目录 前言编年诗白门前梁台古愁美人梳头歌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选四) 出城昌谷读书示巴童巴童答送韦仁实兄弟入关野歌自昌谷到洛后门高...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红楼梦 本书特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
贾平凹精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编选的贾平凹小说作品精选集,是贾平凹创作历程和创作成就的集中展示。本精选集所收录的八部中篇,可以说都是自上世纪8...
十月典藏品·紫卷:散文 内容简介 《十月》走在当年思想解放潮流的前面,也走在艺术解放潮流的前面。要是《十月》只有领先于时代的思想领悟,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丰富而新...
老照片温情系列一封家书 本书特色 《一封家书》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按照《老照片》“定格历史,收藏记忆”的一贯格调,收录了自民...
舒婷诗精编 本书特色 舒婷的诗歌是朦胧派诗歌创作的代表,本书精选了舒婷*具有代表性地诗歌一百多篇。这些诗歌善于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这些句式便于表现...
《纳兰词笺注》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繁体竖排,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
一番共事著光影-当植物遇上电影 本书特色 乔治 伯尼肖说,找寻上帝,*好的地方是花园。卢梭说,植物学是纯粹出于好奇心的研究,一个热爱思考、心性敏感的人,能通过观...
作品目录奥狄浦斯王附:安提戈涅· · · · · ·精彩摘录国王走近一点,那听不清楚的凄惨手声就飘到他的耳边。他叫喊一声,说
思想的税利-名家杂文-聚经典.人文读本-2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的百余篇作品代表着杂文创作的*高成就,或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或求索真理、剖析人生、或托物言志、论述...
《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内容简介:每个孩子都该无忧地成长,可为什么当下的教育让本该纯真、可爱、活泼的孩子变得
空灵:邂逅古诗词 本书特色 人的故事,山川风月*清楚。翻开《空灵:邂逅古诗词》一书,简媜带我们乘着山水诗,做一趟心灵之旅。在她的文章里,能读到湿哒哒的青苔,甘甜...
天气 本书特色 贾平凹所著的《天气》为贾平凹自选自编的*新散文集,是他在几部重要长篇小说创作完成之后的间隙间所写,记述了他的所行所思和当时心境,展示了他真实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