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威廉斯出版了一本类似于工具书的《关键词——文化与
社会的语汇》。2005年,英国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本内特等人又重新
编撰了一本《新关键词——新修订的文化与社会的语汇》。从威廉斯
的《关键词》到本内特的《新关键词》,三十年间,学术界已经广泛接受
了威廉斯的一系列创造性想法,那就是把关键词作为社会和文化研究
的一种有效路径。
乍一看来,威廉斯的《关键词》和一般的语言工具书别无二致。但
作者却反复强调这并不是一本辞典,“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
探寻的记录;这类词汇包含了英文里对习俗制度广为讨论的一些语汇
及意义——一这种习俗、制度,现在我们通常将其归入为文化与社会”。
换言之,威廉斯认为关键词的讨论说到底就是对社会和文化的解析。
因为在他看来,探寻词汇意义变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进入社会文化
及其历史的过程。因为一方面,词语意义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和思想的
矛盾、冲突和争议,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社会历史演变其实就发生在
语言内部。威廉斯的这些说法实际上告诉我们,所谓自然而然形成
的、透明的、意义同一的词语是不存在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文
化必定会赋予词语以不同的理解和意义。而关键词作为一种研究方
法,就是要揭示出其中的意义之差异、矛盾、断裂和张力。这已从语言
的角度触及了文化研究的核心理念。
威廉斯的关键词研究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词语的关联性,即特定
词汇与另一些词汇构成了一个“星座”,进而彰显出该词汇的复杂意
义;二是关注词语的变异性和多样性,亦即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的差异
性。毫无疑问,威廉斯开创性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指引了方向。如他
所言:“我自己的分析重点是针对社会和历史层面。指涉与适用性是
分析特别用法的两大基石。就这两方面而言,我们必须强调的是:
1)关于意义的*大问题往往是存在于日常实际生活的关系中;(2)在
特殊的社会秩序结构里及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意义与关系通常
是多样化与多变性的。”假如我们不满足于“照着讲”,而是努力“接着
讲”,那么,在威廉斯开创性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想,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关键词系列丛书就是一种尝
试。威廉斯强调关键词的指涉是在日常生活关系中呈现出变异性和
多样性,但对这种变异性和多样性的研究本身也是多样的。既可以通
过他倡导的那种方式来研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记录、质询、探
讨与呈现词义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从其他路径来探索,这里我们尝
试的是一种从当代思想家和学者对同一关键词的不同用法中来彰显
其复杂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法。我们知道,当代思想界学派
林立,观念殊异,这不但体现在所强调的关键词有所不同上,即便是对
同一关键词也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我们注意到,不同思想家
的不同语境恰恰是呈现出关键词差异变化的背景所在。就对词语复
杂含义的把握而言,一个人的理解或一个人的用法总难免有局限性,
超越这种局限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学者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中
加以探寻,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正是本着这种想法,我们编
撰了这样一套风格体例独特的关键词系列丛书。
本丛书的立意用心得到了一些学界同仁的理解,一些学者积极参
与了这项工作。说实话,起初我以为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有充
足的资料,然后从中选出合适的文字即可。一俟真正进入编撰工作,
可谓大海捞针,费尽心思。要从各种不同的文献中找到相关文字绝非
易事,不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需要技巧和见识。所以,在这里我
由衷地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正是他们的艰苦
劳动使得这一想法得以实现,进而为国内关键词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思
路。同时,我也要感谢杨书澜女士,记得几年前和她聊天谈及这一想
法时,她以一个出版人的职业敏感当即把握到其中的价值。其后她做
了不少联络和组织工作,使得这套关键词系列丛书应运而生。
是为序。
周 宪
流行文化
大众文化
关键视窗
宽泛地说,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是指民众的文化,或者说是下层阶
级的文化,在大众文化研究中有两种主要的理论区分。(1)大众文化
的批评家们(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把它说成平庸的、商业化和被动的。
从这种观点来看,“大众文化”和群众文化(mass culture,译者按:也可
译作大众文化)别无二致。另一种路径的研究则提出,大众文化是创
造性的和本真的。(2)关于大众文化是不是现代都市社会的特殊产
物,或者说大众文化是否适合于用来指称诸如中世纪的通俗文化这些
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在英国,社会学的主要论争集中在大众文化是否属于一种挑战传
统趣味和价值的对抗性的运动,或是说,它是否属于保守的和商业化
的。就流行音乐来说,市场的垄断和大公司旗下的流行音乐群体一般
是排斥纯粹的抒情歌曲的,以确保一种标准的音乐包装。
大众文化并不必然是一种共同文化,它的多样性反映了受众中年
龄、性别和阶级的差异。例如,对青年文化所做的社会学研究就提出,
存在着一系列与特定的阶级、地区和性别差异相关的亚文化。
Nicholas, Abrcrombie Stephen Hill, and Bryan S. Turner,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Sociolo.Ty ,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4.
关键视点
[1]托尼·本内特(Tony Bennett)
大众文化这个术语过去一直被宽泛地用来指涉各种不同的
文化形式和时间的聚合,它们除了遭到“高雅文化”已被接受的经
典所排斥外,别无共同之处。与此相反,在晚近的争论中,聚集在
大众文化名下的形形色色的实践通常被视为系统地彼此相关联
的,因为它的各个部分与广泛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相关联,尤其
是与以下过程,即对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层面上的普遍社会秩序认
同的生产过程。
Tony Bennett,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Turn to Gramsci, in
John Storey,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 A Read-
er,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8.
[2]拉塞尔·伯曼(Russell Berman)
一种商业性的文化工业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扩张起来,在
好莱坞的全球霸权中初见端倪,它削平了地方性的差异以及真正
的通俗实践。一种现代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它缺乏前现代通俗文
化的传统特性。它是一种大批量的市场化的文化,受制于公关策
略和操作性的广告技术。由于失去了以前的自然状态,这种人工
性的大众文化层面不再被视为外在于艺术,就像自然那样,在资
产阶级社会的早期阶段作为文化的另一选择,已经变成了工业剥
削的普遍对象。所以,资产阶级艺术矛盾的前提条件(资产阶级
艺术的规定和体制化就依赖于该条件),已经被资产阶级经济的
进步所瓦解,这就使得自主性的资产阶级艺术的同一性变得越来
越不稳定。
Russell Berman, Modern Culture and Critical Theory, Madi-
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9.
[3]雷蒙·F·贝兹(Raymond F.Betts)
英国作家罗伯特·休伊森(Robert Hewison,1986)把大众文
化界定为一种拼贴的文化(collage culture)。这是一个很好的术
语,但它却是一个无法说明冷光,亦即它那如此之多的明亮的电
子外观。因此,我更倾向于合适的形容词——“万花筒般的”。今
天的大众文化是视觉性的,具有高度的可视性。频闪光、激光束、
霓虹灯管、焰火和电视屏幕的蓝色冷光都是光的构成要素,正是
通过这些要素,大众文化支配着夜空。
清华大学古代汉文学论集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它以整理和发掘民族文学遗产为职责,像历史学、哲学等学科一样,一直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生存。它是这...
语文教学参考书-职业模块 工科类-含光盘 本书特色 《语文教学参考书(职业模块 工科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教学用书。语文教学参考书-职业...
欧洲文学史(上下)——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
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黄侃手批的尔雅义疏全部内容,可供读者阅读。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全二册) 目录 重刻尔雅义疏足本书后尔雅义蔬序尔...
明清禁卫军密档 本书特色 明朝皇帝朱元璋、朱棣通过腥风血雨的起义和政变夺取政权,通过心腹内侍统领禁卫军。这些统领大权在握后,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将贪欲的个性发挥...
非线性最小二乘与测量平差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非线性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的*新成果,论述了其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张量与微分几何的基本概念...
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家-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 本书特色 知识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及身份的合理性。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掌握书面文化中美感经验...
盗墓贼闯入上古水神沉眠的地宫,人、龙、僵尸、僵王?飞僵连番激战,盗墓者雍怀一行战死,临死前雍怀与迷恋上自己的白龙化作的少年
萨苏-红楼梦TIMES 本书特色 《红楼梦TIMES》:荣宁府记者冷眼看,大观园内外皆新闻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头条 号外 闲话 专访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资料索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回望周作人》系列之一。本卷是周作人著译索引等工具性的资料集。包括近年来周作人研究的概貌、现状、成果及趋向,并附有周作人生平简表、著译...
文学:行动与联想 本书特色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
古代巴蜀妇女的文学生活 本书特色 《古代巴蜀妇女的文学生活》对她们的文学生活进行了描述,充分展现了她们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对生活的投入,对爱情的执著。读...
历代文选两汉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西东两汉的汉高祖刘邦、陆贾、汉文帝、东方朔、蔡邕等人所作的各类散文近百篇,除原文外,均附有作者简介以及较为详尽的注释。本书所...
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命运 内容简介 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历程是一条坎坷曲新的道路,应该站在理性和客观的高度来观照现代主义,应该客观公正地为现代主义正名...
飞黄腾达:刚工作就获得百万年薪的秘诀 本书特色 美国*火爆的王牌电视NBC真人秀节目《飞黄腾达》**季冠军的经典力作美国亿万富翁、房地产界**人、《飞黄腾达》创...
老舍与中国革命 本书特色 《老舍与中国革命》为教育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和兰州大学“萃英计划”项目。老舍的创作从总体上来考察,他的创作服从于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
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 袁勇麟选集 内容简介 《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 袁勇麟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分两辑,**辑是有关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文章,包括创立世界华文...
漫话机车 本书特色 什么是机车?机车为什么能拉动车辆?机车能任意跑出速度吗?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有什么不同?……——带你钻进火车头去看个究竟!《漫话机车》由中国科...
《王小波全集》分为十卷,每卷都以平装和精装珍藏版两种装帧形式出版。第一卷、第二卷为杂文;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为长篇小说
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 本书特色 《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王力先生为方便读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