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

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

作者:韦茂繁 等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07-11-01

评分:5分

ISBN:9787105089765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 内容简介

丛书的编纂出版意义重大。一是对深入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思路,为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二是很好地刻录和保存了大量丰富的民族学资料,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学资料,为民族学及相关学科研究补充了新的学术美分,有力的推动了广西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三是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团队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锻炼和培养了学术队伍,各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申报民族学博士点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扩大了宣传,使广西各民族在面向东盟的改革开放前沿,更多地被世界所了解。
这套丛书资料翔实,整体风格多样统一,语言生动丰富,具有很高的资料性和学术性,适合国内外一般读者,既可视做了解广西各民族情况的基础读本,也可当做进行学术研究的参考文献。

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 本书特色

苗族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迁徙比较多的民族之一,本书以苗族典型村寨——广西融水雨卜村为代表,抓住变迁和发展两条主线,客观地反映了苗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就。

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 目录

**章苗族概况
一、苗族族源
二、苗族族称
三、苗族的南迁
四、苗族现今分布
第二章调查地概况
一、融水县
二、香粉乡
三、雨卜村
第三章生计模式及革新
一、农业生产
(一)农业概况
(二)每月农事
(三)生产工具
(四)生产设备
(五)耕作技术
二、林业生产
(一)农事安排
(二)主要环节
(三)特产:杉木和毛竹
二、民族贸易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物物交换
(二)村里的小商店
(三)节日里的商品交易
三、家庭手工业
(一)纺织
(二)酿酒
(三)刺绣
四、旅游
(一)雨卜村旅游开发过程
(二)苗族风情旅游点
第四章生活习俗
一、服饰
(一)日常着装
(二)盛装
(三)舞台装
(四)红白喜事的着装
二、饮食
(一)主食
(二)菜肴
(三)酒水
(四)小吃
三、住行
(一)吊脚楼
(二)砖木楼
(三)砖楼房
(四)行
四、民俗
(一)音乐舞蹈
(二)传统工艺
第五章婚姻与家庭
一、总论
(一)恋爱方式增多,恋人感情倾向自主化
(二)婚姻、生育仪式由繁到简
(三)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为主,其他类型也同时存在
(四)家庭成员的关系复杂化
(五)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二、择偶条件
(一)传统恋爱仪式的赋新
(二)新型的恋爱方式
(三)恋人情感
(四)恋爱中的危机
四、婚姻
(一)婚姻圈的扩大
(二)婚姻仪式
五、生育
(一)生育仪式
(二)生育观念
(三)生育教育
……
第六章社会组织
第七章宗教信仰
第八章公共卫生
第九章乡村教育
第十章雨卜村民族文化展演的功能及意义
附录一20世纪50年代关于融水县香粉乡的苗族调查
附录二融水县苗都旅行社
附录三芦笙表演队的节目单
附录四东兴屯芦笙表演队与邻村联欢活动的开支表
后记——关于融水苗族调查

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 节选

第三章生计模式及革新
一、农业生产
(一)农业概况
雨卜村地处高寒山区,田少地多,一般平均每人一亩左右,少的不到一亩,个别地区多的也不过两三亩,而且都是梯田和槽田,小块而石头多,田基高,地不平。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木薯、芋头和红薯,其次就是玉米、糁麦和荞麦等;蔬菜有南瓜苗、茄子、有茶叶、杉木林、竹林等。稻谷分为粳稻和糯谷两种,多种在屋边附近较肥的田中。雨卜村吃糯饭的较多,因为这里山冲水冷,适宜糯稻的生长,因此糯谷的产量也较高。以前主要种黏米和糯米,现在主要种灿优杂交水稻。
(二)每月农事
正月,由于天寒地冻,加之正值过年,一般在家休息的时间较多。正月十五以后才动工生产,主要的工作是挖田、挖地和种竹子、杉木等。
二月,挖地种玉米、芋头、糁麦及植树造林。
三月,积肥、耙田、播水稻种,种玉米、木薯等。
四月,耙田、整田基、锄草、运肥
五月,插田、破木、种晚玉米。
六月,耘田、积肥、铲草。
七月,刈田草、收早玉米。
八月,收晚玉米、水田第二次除草及收获糁麦。
九月,收稻谷和茶子。
十月,收木薯、芋头、红薯等。
十一月,主要是搞些副业,外出做短工,建屋,找柴薪准备过年。
十二月,同十一月。
(三)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有铁制、木制和竹制的几种。铁制工具由外地传来,木、竹工具是农民自己制造的。主要的农具有犁、耙、锄、刮、镰刀、摘刀、铁拌刀、禾剪和箩筐等。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